
川普再掀貿易戰?鋼鋁關稅翻倍,美國製造業瑟瑟發抖
今天,川普政府針對鋼鐵和鋁製品祭出高達50%的關稅,這可不是鬧著玩的。究竟這項政策會如何影響全球經濟,又將對美國本土產業帶來什麼樣的衝擊呢?讓我們一起來抽絲剝繭,理性分析這場關稅風暴。
川普政府再出招:50%關稅劍指何方?
川普政府聲稱,此舉旨在保護美國國內的鋼鐵和鋁產業,並確保國家安全不受威脅。總統在行政命令中表示,先前的關稅未能有效阻止外國以低價傾銷鋼鋁產品,因此需要更強力的手段來維護美國產業的競爭力。川普更在賓州鋼鐵廠的演講中霸氣宣示,50%的關稅將讓外國競爭者「無法越過這道圍欄」,確保美國企業只能向國內供應商採購。
關稅大刀下的眾生相: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這項關稅政策一出,立刻引發各界不同的反應。美國鋼鐵協會(American Iron and Steel Institute)對此表示歡迎,認為在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特別是中國建築業衰退的情況下,這項措施有助於防止進口激增,保護美國鋼鐵生產商和工人。不過,罐頭製造商協會(Can Manufacturers Institute)卻警告,關稅將進一步推高罐頭食品的價格,增加美國家庭的負擔。
事實上,鋼鋁關稅的影響範圍遠不止於此。從汽車、建築到食品包裝,各行各業都可能受到波及。南卡羅萊納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Bill Hauk 預估,汽車製造商可能將增加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導致新車價格上漲2000到4000美元。福特汽車執行長 James Farley 也表示,即使福特90%的鋼鐵來自美國國內,關稅仍會透過供應鏈影響其成本。
美國製造業的寒冬?成本上升與供應鏈困境
儘管川普政府聲稱關稅將刺激美國國內生產和就業,但許多美國製造商卻對此感到憂心忡忡。他們指出,許多特殊鋼鋁材料在美國國內根本無法取得,只能仰賴進口。馬里蘭州罐頭製造商 Independent Can 的執行長 Rick Huether 表示,公司75%的金屬來自國外,面對不斷變動的關稅政策,公司難以維持穩定的營運。
更令人擔憂的是,過去的經驗顯示,關稅可能適得其反。《華盛頓郵報》報導指出,2018年川普政府對鋼鋁徵收25%關稅,雖然增加了約1000個鋼鐵生產職位,但也導致美國製造業流失了75000個工作崗位。稅務基金會(Tax Foundation)的 Erica York 認為,對鋼鋁等中間投入品徵收關稅,將增加美國國內的生產成本,造成更嚴重的就業損失。
各國的反制與角力:貿易戰火恐將重燃?
面對美國的關稅大刀,各國也紛紛採取應對措施。加拿大總理 Mark Carney 表示,正在與美國政府進行「密集且即時的談判」,尋求取消關稅。墨西哥經濟部長 Marcelo Ebrard 也表示,將尋求關稅豁免,並稱關稅「不公平且不可持續」。
歐盟方面,歐盟委員會發言人 Olof Gill 表示,歐盟正與美國進行密集談判,希望美國能夠撤回關稅威脅。同時,歐盟也準備了一系列反制措施,如果與美國的貿易談判破裂,將於7月14日或更早生效。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目前暫時獲得豁免,鋼鋁關稅維持在25%。不過,如果美國政府認為英國未能履行貿易協議的承諾,關稅仍有可能在7月9日上調至50%。
川普政府的50%鋼鋁關稅無疑在全球貿易格局中投下了一顆震撼彈。這項政策能否真正保護美國產業,還是會引發更大的混亂與損失,仍有待時間驗證。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場關稅風暴已經開始影響各行各業,並可能對全球經濟帶來深遠的影響。後續發展,值得我們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