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裡的「定錨效應」:別讓第一印象矇蔽你的雙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往往都有這種經驗,就是一看到某個人的外表,就在心裡默默為他貼上各種標籤。不論之後相處的時間長短,那張標籤就像性格認定一樣,深深貼在他身上。

我自己遇過這樣的情況,還不只一次。所以當我在讀一本經濟學書時,看到「定錨效應」(Anchoring Effect)這個詞,我整個人瞬間清醒:哇!這不就是我常在戀愛初期掉進的坑嗎!


首先,跟你們解釋一下什麼是「定錨效應」?

這個概念最早是由心理學家 Amos Tversky 和 Daniel Kahneman 在 1974 年提出,他們發現:人們在做決定時,會過度依賴「最初接收到的資訊」作為判斷的基準,不論這個資訊是對還是錯,這個「資訊」就是所謂的「錨」。簡單來說,它就是一種心理習慣。

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會根據那個「錨」在心裡默默幫它訂一個價格; 第一次看到某個人的時候,也會一樣。因為他的穿著光鮮亮麗、開著豪車,我們心裡就會想:「他應該很有錢。」即使後來發現他其實是月光族,或那些錢都是家裡給他的,我們還是會下意識覺得:「嗯…他一定是懂生活、有品味、很大方。」

這就是所謂的「定錨」—

你以為你正在認識他,其實你只是越來越認同自己最初的判斷。而那些判斷,其實只是來自於你過去的經驗,或他人的經驗。


我遇過「定錨效應」在戀愛對象的條件裡,最容易出現的三種判斷失誤:

  1. 長得帥/美,就覺得他一定很會玩男女關係、很多人追。
  2. 職業是醫師或IC工程師、穿搭極簡,就投射他應該個性內斂、社交單純、不約砲不養魚。
  3. 待人有禮、說話有內涵與教養,就認為他對感情一定專一負責。

但這些推論,都可能只是過去的經驗值在作祟。每一個錨點,都來自我們對人的印象、媒體的灌輸、或者是曾被騙後建立的自我防禦邏輯。


我自己也曾是「定錨效益」的受害者—

有一段時間,我很容易被那種「外表斯文、穿搭乾淨、氣質沉穩」的男生吸引,因為在我的經驗裡,那樣的人代表安全感、內在深度與溫柔穩定。

       但現實是..他們只是很會包裝自我,差別只在於能夠包裝多久。我不是被外表騙了,而是我太相信自己「定錨後帶來的直覺」。 我沒有慢下來觀察,而是急著把這個人,帶入我以為的理想條件裡。

       然後,反過來我自己也常常因為外表亮麗、會穿搭、身材火辣,總被別人貼上標籤。「這個女生一定很會玩、玩得起、養很多魚、追求者很多、一定很難追⋯⋯」但那些標籤,根本和我本人完全不符。


所以現在的我——會先觀察,再靠近。

當我在第一眼對一個人貼上標籤的同時,我會多給他幾次機會,也給自己一點空間,觀察他。(前提是:在跟他相處時,我沒有感受到任何不舒服或不安全。)

我有幾個觀察點,分享給你們參考:

1、第一印象不是認識這個人的終點,只是是否想繼續了解的起點。

2、觀察他的語言邏輯與情緒反應。**我會提出我想知道的問題,而不是只聽他怎麼「介紹自己」,或他「想讓我聽到什麼」。

3、看他怎麼對待與他「沒有利益關係」的人,因為那才是真正的人格本質。

4、我非常重視自己在關係裡的自在感。而這份自在是需要靠「信任度」一點一滴地慢慢累積。

      信任度的建立,不只是我們相處時的感覺,還包括他怎麼談論自己的興趣、朋友、社交觀點,對人生的展望、從小的家庭背景,甚至是對時事的觀點… 越多面向的開放性討論,越能讓我建立對於對方的信賴度。說再多的甜言蜜語,還不如這些真實的內心交流來得讓我安心自在。

所以我要說的是,這些愛情裡的「錨點」,其實只是個參考,更重要的是「覺察」— 觀察對方的行為,用時也夠了解自己。

我會慢慢把這些經驗寫進我的文字創作裡~希望你們少走點彎路、不用花太多時間在治癒自己而是去享受愛情帶來的美好。

雖然,我們在生活裡聰明、工作裡專業負責、理財時是個高手,但談戀愛時也要看懂人性、拎得清情感,拿得起也放得下;其實我們的第六感通常是不會錯地,只是它需要訓練,還需要更多的觀察力輔助。

      如果你在異性關係裡常自我懷疑、喪失自我、不確定眼前的這個人能不能信任,這段關係該不該繼續…那就多看看我寫的文章按個❤️給我,讓我知道你看到了也留言告訴我,你的看法或是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聊聊。


🌙月野寫所 原創·版權所有尋找出版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月野寫所
0會員
11內容數
我在閱讀裡學會了相信, 在抒寫中找回了自己。 歡迎妳來到~月野寫所|我的秘密基地。 這裡有,我走過輾轉花路後,寫下的溫暖字句。 我用我的文字陪著妳一起… 體驗生活、療癒自己、暢玩人生。 特別給: 正在「暈船」裡掙扎、 還在猶豫「要不要放下」、 或準備展開「新旅程」的你們~ 我在這裡,陪你們慢慢走、慢慢好。
月野寫所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許多女性在約會過程中,常遇到一些男性並非真心想交往,只想享受曖昧關係。我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辨別此類男性,並鼓勵女性勇敢表達需求,及早發現並遠離不適合的對象,保有愛人的勇氣與能力。
2025/06/04
許多女性在約會過程中,常遇到一些男性並非真心想交往,只想享受曖昧關係。我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如何辨別此類男性,並鼓勵女性勇敢表達需求,及早發現並遠離不適合的對象,保有愛人的勇氣與能力。
2025/05/28
本文探討在愛情中,如何放下執著,找回自我價值。作者以自身經驗,描述因缺乏安全感而投射到對象身上,以及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和療癒,最終理解真正的愛情是雙向的,並找到自信與自愛。
2025/05/28
本文探討在愛情中,如何放下執著,找回自我價值。作者以自身經驗,描述因缺乏安全感而投射到對象身上,以及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和療癒,最終理解真正的愛情是雙向的,並找到自信與自愛。
2025/05/25
三峽北大國小交通事故後,肇事者五年內二度肇事,引發社會大眾質疑法律制度的缺失。本文呼籲關注高齡駕駛換照制度、執法單位責任以及社會預防機制,並悼念事件中的無辜生命,促成社會制度的改變。
2025/05/25
三峽北大國小交通事故後,肇事者五年內二度肇事,引發社會大眾質疑法律制度的缺失。本文呼籲關注高齡駕駛換照制度、執法單位責任以及社會預防機制,並悼念事件中的無辜生命,促成社會制度的改變。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