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盞燈亮起:重新長出人生的根》
第八章:學會怕,也學會前進
天氣逐漸轉熱,陽光灑進屋內,帶來微微刺眼的亮度。志宏的手機跳出一則通知,他點開,愣了三秒。
「您好,我們是陽光電商有限公司,經初步審核,誠摯邀請您參加下週三的面試……」
他的心跳忽然快了起來,這是三年來第一次,有公司願意主動回覆,還指名要與他面談。
他握著手機走進客廳,兒子正在寫功課。
「阿傑,爸爸下禮拜要去面試喔!」
「哇,那你要穿襯衫嗎?」
「要啊!還要打領帶。」志宏笑。
「那我幫你挑一條幸運的。」阿傑興奮地衝去翻抽屜。
那一刻,志宏感到某種久違的期待,不只是對工作的渴望,更是對自我價值的回歸。
當天晚間,他照例參加了社區的「自助成長小組」聚會。這是一個由課程結束後學員自發成立的團體,每週輪流分享近況與互助,今天輪到他擔任主持人。
「我今天有一個小好消息…」志宏清清喉嚨說,「我收到面試通知了。」
現場響起掌聲與歡呼,最熱烈的是建國。
「我就說你那套講話方式遲早會有人看上,這不就來了嗎!」
沈老師也在一旁微笑,「記得你是誰,也記得你怎麼走到這裡的。」
志宏點點頭,開始主持分享時間。
他發現,許多人雖然還沒找到工作,但心態正在改變。
一位年輕媽媽說:「我開始每天練習寫日記,把自己當作正在『創業』,主業是找回自信。」
另一位曾是司機的大哥則說:「我報名去當老人送餐志工,沒錢,但每送完一餐,就多了一點活著的感覺。」
輪到建國,他一貫地幽默開場:「我最近在研究YouTube,要不要拍一個中年失業生存紀錄片?」
眾人大笑,但笑聲中有理解、有同理。
「我曾經以為自己一旦離開職場,就什麼都不是了。」志宏說。
「但現在我明白了,有人願意陪你走低谷,是一種祝福;而你願意走出來,是一種選擇。」
聚會結束時,社區志工阿嬤送上一張手工的「祝福小卡」,上面寫著:「願你在迷霧中找到下一盞燈。」
他收下那張卡片,貼在家中的冰箱門上,那是他每天出門前最常經過的地方。
週末,他和建國再度練習模擬面試。
「不要只講你做過什麼,要講你學會了什麼。」建國提醒。
「好,我試試看這樣說:在過去的空白期間,我重建了對自我的信任,也學會更有耐心地與他人合作。」
「哇,這句不錯耶!」建國點頭,「你真的變了,變得有點像……那種會出現在成功學講座的主講人。」
志宏笑著搖頭,「我寧願當個知道怎麼跌倒的普通人。」
他回家後,打開電腦,重新整理面試資料。這一次,他不再只是想「找一份工作」,而是想看看自己,能否在全新的土壤中再次扎根。
夜裡,他躺在床上,阿傑靠在他身邊問:「爸,你會不會怕明天又失敗?」
他沉默了一下,輕聲回答:「怕啊!但我更怕停在原地不動。」
窗外傳來夏蟬的聲音,那是提醒,也是召喚。
他知道,試煉才剛開始,但他已不再是孤單一人,也不再懷疑自己是否還能再站起來。
以上故事為虛擬情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