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一個我覺得滿有趣的新詞兒,咬花。這是包裝或工業設計方面會用到的術語,但我遲至今日才知道這個技術跟名字,而且它有局限性。台灣的業界才說咬花,對神州中原的業者而言就不是這麼講的。 。 咬花呈現出來的效果類似打凹打凸,但從源頭的模板就把紋路塑形進去,所以能做到更細緻的紋路,被認為可以減少印刷燙金等後製過程所增加的碳足跡。雖然也可以成形後用雷射咬花,但這跟打凹打凸一樣就沒有節省工序的作用了。 。 以本質而言,咬花就是試圖用觸覺與光影來取代顏色的表達,在素面上做出裝飾和變化。 。 還曾經有陣子很迷三星堆,看新聞的過程發現了「窨井蓋」這個詞,覺得很有趣,是中國大陸人孔蓋的說法。居然在一個現代這麼常見的東西上用一個以台灣來說,很少使用的字,我應該是長這麼大才第一次發現原來有這個字,而且在中國還是常用字。 。 窨,讀若蔭,是地窖的意思。而且以前多少會疑惑人孔到底為什麼要叫人孔,原來因為是供人通過的孔洞的意思,來自英文的manhole。不過怎麼聽起來感覺很色,真的不是同時是肉穴的意思嗎。 。 相比之下,中國的翻譯還真的很走自己的路。反而一般電影名,中國都走直譯路線,但台灣在人孔一詞的翻譯風格則和電影譯名愛採創意翻譯的風格相反。 。 還有一件有趣的事是東北人叫人孔蓋為馬葫蘆蓋,是因為英文manhole翻成日文片假名mannhoru以後,在滿洲國時期又音譯成中文的結果。跟老虎窗是上海洋涇濱英文roof window一樣很可愛。 。 20231102 / 20240626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浮世塗說
1會員
105內容數
小題大作,大題小作著我,他們,與世界的浮光掠影。
浮世塗說的其他內容
2025/06/15
最近學到最喜歡的職場專名是公母片,指的是紙箱裝訂交接的兩片紙板印刷不一樣,也就是四面圖案不對稱的紙箱。好有時尚感。
。
現在上班要處理的工作包括嘜頭。到底甚麼是嘜頭,其實就是空白紙箱的標籤貼紙,或指紙箱上必須印刷的字與圖。
。
嘜這個字類似一種洋涇濱英文,也就是清末民初上海洋涇濱地區的商人,為了溝通
2025/06/15
最近學到最喜歡的職場專名是公母片,指的是紙箱裝訂交接的兩片紙板印刷不一樣,也就是四面圖案不對稱的紙箱。好有時尚感。
。
現在上班要處理的工作包括嘜頭。到底甚麼是嘜頭,其實就是空白紙箱的標籤貼紙,或指紙箱上必須印刷的字與圖。
。
嘜這個字類似一種洋涇濱英文,也就是清末民初上海洋涇濱地區的商人,為了溝通
2025/06/14
今天有一個新的想法。本來一直覺得用癢字來寫台語的癢,一點都不合理,完全沒有辦法說服我,這個字不管怎麼看,發音都不會是那樣。通常能夠說服我的都是一個聽起來就是合理的聲符,或具有可供發展聯想的類似或包含在廣義裡的意義。
。
比如件踐二字同音,在江蕙的歌裡有:踮這款世間行踏,感情放一邊,的歌詞。所以事實上
2025/06/14
今天有一個新的想法。本來一直覺得用癢字來寫台語的癢,一點都不合理,完全沒有辦法說服我,這個字不管怎麼看,發音都不會是那樣。通常能夠說服我的都是一個聽起來就是合理的聲符,或具有可供發展聯想的類似或包含在廣義裡的意義。
。
比如件踐二字同音,在江蕙的歌裡有:踮這款世間行踏,感情放一邊,的歌詞。所以事實上
2025/05/31
最近為了買車在聽廖怡塵的節目,因為我是不懂車的pussy,一度劇笨以為他在講擋泥板,後來才發現原來是阻尼器(!)。一做功課下,發現這個詞很有趣。
。
如今我們在使用「尼」這個字的時候,會覺得是使用頻繁的常見字。但其實幾乎都是拿來當音譯詞的標音,如國家尼日。
。
這個習慣是從翻譯佛經的時代開始的,如尼
2025/05/31
最近為了買車在聽廖怡塵的節目,因為我是不懂車的pussy,一度劇笨以為他在講擋泥板,後來才發現原來是阻尼器(!)。一做功課下,發現這個詞很有趣。
。
如今我們在使用「尼」這個字的時候,會覺得是使用頻繁的常見字。但其實幾乎都是拿來當音譯詞的標音,如國家尼日。
。
這個習慣是從翻譯佛經的時代開始的,如尼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初戀是澀味,再一次的初戀或許會是甜的。搭捷運時拿著花總會引來側目,臺灣拿著花給人一種儀式感。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閱讀、運動。路上的野花也成為生活的救贖。
初戀是澀味,再一次的初戀或許會是甜的。搭捷運時拿著花總會引來側目,臺灣拿著花給人一種儀式感。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就像閱讀、運動。路上的野花也成為生活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