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ok
提示詞:現在是台灣時間2025年6月18日17:45,請幫我彙整一下伊朗跟以色列最近發生的戰事,給我簡要的說明,並附上參考資料來源(以下是請Grok做成研究報告後,請他把格式簡化的版本。)
!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報告(2025年6月)
引言
2025年6月13日,以色列發動「雄獅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對伊朗的核設施、軍事基地和部分住宅區進行大規模空襲,引發伊朗強烈反擊,標誌著兩國衝突的急劇升級。伊朗隨即以「真誠承諾III」行動回應,發射超過150枚彈道飛彈和100架無人機,針對以色列的軍事和民用目標。截至6月18日17:45(台灣時間),衝突已進入第六天,雙方持續進行導彈攻擊,造成重大傷亡和破壞,國際社會密切關注。
衝突時間線
- 6月13日:以色列發動「雄獅行動」
以色列出動超過200架戰機,襲擊伊朗約100個目標,包括核設施、軍事基地和部分民用區域。伊朗官方報告224人死亡,1277人以上受傷;人權組織估計死亡人數高達452人。國際原子能機構此前報告伊朗核計劃進展迅速,美國中央司令部警告伊朗距離擁有核武器僅「數週之遙」(Reuters: Israel-Iran air war)。 - 6月13日晚間:伊朗反擊
伊朗發動「真誠承諾III」行動,發射超過150枚彈道飛彈和100架無人機,目標包括以色列的軍事中心、情報設施和住宅區,造成24名平民死亡,592人受傷(Wikipedia: June 2025 Iranian strikes)。 - 6月14日至17日:持續交火
雙方繼續交換導彈攻擊,影響特拉維夫、巴特亞姆、海法和德黑蘭等多地。6月14日,伊朗發射約200枚飛彈,25%擊中開闊區域,造成以色列5人死亡,172人受傷。6月15日,伊朗與也門胡塞武裝聯合襲擊,導致巴特亞姆9人死亡,約200人受傷。6月16日和17日,伊朗進一步發射飛彈,造成以色列8人死亡,90人以上受傷。以色列則聲稱在德黑蘭暗殺伊朗軍方高級將領,包括陸軍參謀長阿里·沙德馬尼(Al Jazeera: Key events, June 17)。 - 6月18日:最新進展
以色列戰機連夜轟炸德黑蘭,目標包括飛彈生產基地和與伊朗革命衛隊相關的大學。伊朗回以小規模飛彈攻擊,尚未報告新傷亡。數千人逃離德黑蘭,北部省份交通嚴重擁堵(Reuters: Israel-Iran air war)。
傷亡與破壞
以下為截至6月18日的傷亡與破壞概況:
地區-傷亡情況-破壞情況
伊朗:
- 至少224人死亡,1277人以上受傷(多為平民)
- 核設施、軍事基地、18個省份受影響
以色列:
- 24名平民死亡,數百人受傷
- 住宅區、軍事設施、美國大使館分支受損
伊朗報告顯示,以色列的襲擊摧毀了約30%的飛彈發射器,嚴重影響其軍事能力。伊朗的核設施(如福爾多核設施)因深埋山中,需大型炸彈才能摧毀。以色列的攻擊還導致多名伊朗高級軍官和核科學家喪生,進一步削弱伊朗的軍事和核能力(Al Jazeera: Live updates)。
國際反應
- 美國:總統特朗普讚揚以色列行動「出色且成功」,並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考慮對伊朗核設施採取軍事行動。他在X平台上發文提及可能暗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並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通話(Reuters: Israel-Iran air war)。
- G7:支持以色列,指責伊朗為地區不穩定的根源(Al Jazeera: Live updates)。
- 中國與俄羅斯:譴責以色列的襲擊,俄羅斯總統普京提出調解,呼籲雙方克制(Al Jazeera: Key events, June 17)。
- 法國:總統馬克龍警告軍事手段尋求伊朗政權更替將導致混亂(Reuters: Israel-Iran air war)。
- 其他:土耳其和國際法學家委員會(ICJ)指責以色列行動違反國際法,學者稱其構成侵略罪。英國首相斯塔默將戰機部署至中東,作為應急措施。
當前狀況與未來展望
截至2025年6月18日,衝突未見緩解,雙方持續進行導彈攻擊。以色列50架戰機襲擊德黑蘭約20個目標,包括飛彈生產基地,伊朗則以小規模飛彈回擊。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宣稱「戰鬥開始」,顯示強硬立場。數千人逃離德黑蘭,北部交通嚴重擁堵,凸顯人道危機。
美國的潛在介入增加局勢不確定性,特朗普考慮對伊朗核設施採取行動,伊朗則威脅報復美國在中東的基地。衝突已影響全球油價,分析師預測可能進一步 destabilize 中東地區。以色列的行動削弱了伊朗的飛彈能力,但也可能關閉外交渠道。伊朗前君主之子禮薩·巴列維呼籲起義,稱伊斯蘭共和國「正在崩潰」,可能加劇伊朗國內不穩。
結論
伊朗與以色列的衝突已造成重大傷亡和破壞,國際社會反應分化,美國支持以色列,中國和俄羅斯則呼籲克制。隨著衝突進入第六天,未來走向取決於雙方的軍事行動和國際調解的成效。持續的緊張局勢可能對地區穩定和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