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筆記的沙龍
首頁
質性研究與田野
地方小故事
興趣紀錄
制度與組織
逛逛倉庫
個人意見
關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22
公開內容
一些自己田野、閱讀的經驗分享
全部
全部內容
免費與付費
最新發佈優先
漫步筆記
2025/02/11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濃縮歸納一下進入田野的心得
田野調查、質性研究這個系列停了很久,久到自己都有點忘了之前寫過什麼。於是盤點一下:現象與概念、證否、不要先入為主、不要急著給意見、觀察是雙向的、展開互動後,慢慢形成各自的位置與身分(1、2)...等等。簡單來說,大概就是進入田野這一段。
#
研究報告
#
研究
#
對話
40
4
林燃(創作小說家)
6
元宵節快樂喔~~~
漫步筆記
2025/01/09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關於輸入法這件小事
之前聊田野工作會帶的東西時,講到筆電 這裡稍微再解釋一下。
#
創作
#
筆電
#
數字
86
8
一字橘
7
例如我常習慣用上下引號「」,以前都用"",但有些人很介意;又例如我常習慣用半形的括號(),有些人也很介意。 —來自漫步筆記發佈於漫步筆記的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77fdcfefd8978000198c09f 縮蕊了,我就是會介意這種細節的那種很機車的人。😆
漫步筆記
2024/12/21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適當漫步II:serendipty
多點漫步,可以有更多的理解。對此,我覺得一個是融入田野的問題,... 因此這邊再次講一下。
#
身分
#
田野
#
創作
86
11
雅米
7
冬至快樂🥰
漫步筆記
2024/12/07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田野工作的個人習慣III
前篇提到拜訪地方團體,時間拉長來看,對於雙方的關係來說,還是有點幫助的。
#
田野
#
身分
#
質性研究
103
1
李英華
8
「甚至當作出成果後讓受訪者瀏覽,都應該盡量的達成。」 受訪者會認為訪問者是真的在做事的人。
漫步筆記
2024/12/05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田野工作的個人習慣II
講了自己大概會帶的東西後,接著聊一下自己一些慣例。 (PS:我個人認為這次copilot畫的圖頗為傳神,雖然車子古老了點,但街景倒是很像)
#
質性研究
#
創作
#
田野
68
3
林漢清
6
嗨,晨安!興趣成為工作且醉心真棒呀!
漫步筆記
2024/11/29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田野工作的個人習慣
列了列自己基本上會帶的東西,感覺還蠻雜的。理論上若要極簡化,我覺得帶幾張紙帶枝筆就可以出門了,頂多加個手機。
#
身分
#
質性研究
#
田野
95
13
國王 K
6
我喜歡你的筆記本和筆
漫步筆記
2024/11/28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田野中的身分與關係
總之,身分、關係影響著資料的性質。
#
身分
#
田野
#
質性研究
81
5
雅米
6
這系列的內容真的蠻棒的,說的很實在,我這樣子覺得,🥰很認同欸,🤜🏻🤛
漫步筆記
2024/11/25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進入田野:身分II
承繼上一篇。
#
質性研究
#
角色
#
身分
57
2
慕風
3
沒想到做田野調查,還牽涉到這麼多的因素跟技巧。
漫步筆記
2024/11/24
發佈於
質性研究與田野
進入田野:身分
承繼前篇的討論,你在田野中觀察別人,田野中的人也在觀察你。在這種情況下,你就有個身分了,這身分可能是你自己想建立的,也可能是別人幫你設定好的。
#
身分
#
作者
#
專欄作家
89
7
❦ 莊小昕
8
謝謝您的分享!我在讀文的時候,也是去查了這兩個字「蹎躓」,文末才看到您也特意說明了! 我覺得這個詞極少見,英文裡,真的有針對「蹎躓」的英文字嗎?還是,譯者的國學能力太強?!
漫步筆記
2024/10/05
發佈於
2 個房間
進入田野-互相觀察
首先,我完全不能理解為何copilot給我這張圖,不過既然都給了那就用了。 前面提到,不要急著給意見、不要先入為主。進入田野時基本上就是多聽多看多認識,在此同時也別忘了,你在看社區的人,社區的人也在看你。這時候,你是誰,你來做什麼,就必須思考一下。
#
身分
#
互動
#
反身性
101
4
夏青青說文解字
7
當我們進入一個陌生的社區時,我們在觀察他們,他們也在觀察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