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reWeave 自 2024 年 3 月 IPO 上市以來,股價已暴漲超過 340%,成為市場焦點。但這波驚人漲勢背後,實際故事比表面複雜得多。這場由積極樂觀的分析師評等與整體市場動能推升的上漲浪潮,值得投資人更深入思考其持續性與真實價值。
此次股價大漲的關鍵之一,是來自美銀分析師 Brad Sills 的一份「看似負面、實則利多」的報告。他雖將 CoreWeave 評級由「買入」調降為「中立」,卻同時將目標價上調至 185 美元,並稱該公司第 1 季財報亮眼──年增營收達 420%、新增如 OpenAI 等核心 AI 客戶,且微軟在該季營收中占比高達 72%。然而,分析師也提醒,目前股價已高度反映未來成長預期,該公司本益比與營收乘數遠高於同業平均。
從基本面來看,CoreWeave 的確處在一個結構性成長產業:AI 雲端基礎設施。但目前營收極度集中於少數大型客戶,例如微軟與 OpenAI,一旦主要合約出現變數,成長動能恐遭重創。同時,其財務結構負擔沉重──公司已累積約 87 億美元債務,5 月再增發 20 億美元、利率高達 9.25%。未來 2 年仍計劃追加 180~210 億美元資本支出,財務壓力不容忽視。利息費用在第 1 季占營收比重達 72%,這對一間尚未穩定獲利的新創企業構成極大挑戰。整體市場氣氛亦助長了此波漲勢。隨著 AI 題材與「動能股」主導市場,CoreWeave 被視為新興 AI 基建代表,吸引大量資金湧入,股價在籌碼稀少下出現劇烈波動。MoffettNathanson 分析師指出,這類上漲常伴隨非理性炒作,建議投資人應等待基本面穩定後再行布局。
不過,CoreWeave 在技術層面確實具備一定優勢。它是 NVIDIA 支持的雲端運算合作夥伴之一,擁有超過 25 萬顆 GPU,規模在新創企業中極為罕見。惟技術快速更迭也帶來風險:NVIDIA 新一代 Blackwell 晶片問世後,舊有 Hopper 架構可能快速貶值,進一步壓縮利潤空間與投資報酬率。
機構投資人對 CoreWeave 的看法分歧。部分分析師仍看好其 AI 計算需求持續攀升,但也有機構如 DA Davidson 對其常態性融資歷史表示擔憂,指出未來可能透過可轉債或增資稀釋股東權益,以維持擴張計畫與現金流。
未來 12 至 24 個月,CoreWeave 將面臨多項關鍵挑戰,包括資料中心能否按時擴建、融資成本是否可控、核心客戶是否續約、以及硬體折舊壓力是否過重。倘若宏觀市場氛圍轉弱、AI 題材退潮、或利率預期逆轉,這些「動能型股票」可能面臨劇烈修正。
總結來說,CoreWeave 的股價表現雖令人驚豔,但風險也相當明顯。該公司象徵著當前 AI 雲端基礎設施熱潮的代表性企業,若能成功將高速成長轉化為穩定獲利與高效資本配置,未來仍具想像空間。否則,一旦市場情緒降溫,修正壓力也會同樣猛烈。對於考慮進場的投資人而言,必須清楚這是一場「高風險、高波動」的賭局,操作需極度謹慎。
想持續掌握 AI 雲端基礎建設、資本動能與技術產業的轉折點,歡迎訂閱《美股101》,我們將提供最具洞察力的市場趨勢與投資解析,助你在變局中找出真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