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之寶(Hasbro)近期宣布全球裁員約 3%,相當於約 150 名員工,此舉是在該公司為提高營運效率而進行長期重整計畫的一部分。此次裁員發生在 2023 年底與 2024 年初更大規模裁員之後,標誌著該公司在邁向多年期節省 10 億美元成本目標的進一步行動。透過全球多部門的精簡人力,孩之寶希望改善其成本結構,並將資源重新配置至最具增長潛力的領域。
雖然裁員聽起來令人擔憂,但仍需放在更廣闊的脈絡中看待。與 2023 年約 1,900 名員工遭裁的規模相比,此次 150 名的裁員明顯少得多。因此,這一輪裁員更像是精準調整,而非營運危機的信號。這顯示出孩之寶在進行策略性修剪,而不是在恐慌下操作。
為了抵銷日益升高的成本,特別是關稅壓力,孩之寶預計將在多年期計畫中節省 10 億美元。截至目前,公司已實現約 3.7 億美元的總成本節省,淨節省為 3.2 億美元。這一成本控制策略的嚴格執行,有助於在經濟不確定情況下,強化利潤率並維持每股盈餘的穩健表現。關稅確實對孩之寶的獲利能力造成顯著壓力,因為該公司近一半的美國產品來自中國。在某些時期,關稅甚至高達 145%,儘管後來暫時降低至 30%。根據估算,這些關稅每年可能導致高達 3 億美元的利潤損失。作為回應,孩之寶已多元化其供應鏈布局,在越南、印度、土耳其及印尼等地建立生產據點,並對部分產品進行價格調整,以部分轉嫁成本壓力。
即使正進行重整,孩之寶仍維持穩健的營收增長。2025 年第一季,營收年增 17%,達到 8.87 億美元,主要受益於旗下 Wizards of the Coast 與數位遊戲部門 46% 的強勁成長。與此同時,傳統玩具業務則出現約 4% 的小幅下滑,顯示雖受總體經濟環境影響,但遊戲與授權業務的抗跌性較強。
孩之寶策略重心已從低毛利、對中國高度依賴的玩具製造,轉向高毛利的遊戲與數位授權領域。Wizards of the Coast 旗下品牌如《魔法風雲會》(Magic: The Gathering)與《龍與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目前已貢獻公司近一半的利潤,超越傳統消費性產品部門。未來,孩之寶計劃進一步強化這方面的比重,推動品牌導向的差異化增長策略。
這項轉型計畫的核心之一是「Kidult」(青少年與成人收藏族群)策略,主攻對懷舊與高品質玩具有高度興趣的年長消費者。從收藏型遊戲商品銷售強勁與顧客參與度指標來看,此策略初見成效,但具體的轉換成果仍有待觀察。投資人應留意未來財報中不同年齡層產品的營收占比變化。
重整策略的另一個關鍵,是成功建立新的供應鏈模式。孩之寶計劃到 2026 年底,將中國供應的比例降至美國市場的 40% 以下,並轉向越南與其他新興市場的低成本生產。然而,這項轉型也伴隨挑戰,因為新設廠初期成本可能比中國工廠高出 20–30%,且實施過程仍可能出現延誤風險。
與競爭對手如美泰(Mattel)相比,孩之寶展現出更精簡的成本結構與更清晰的策略重心。雖然兩家公司都在降低對中國的依賴,但孩之寶憑藉其強大的遊戲產品線,在業界中擁有一定的緩衝空間。近期的業績優勢,也體現出其相對優勢。
儘管如此,頻繁的重整仍會引發營運風險疑慮。裁員與供應鏈轉移可能中斷創新流程、品牌建構及執行力,而這些因素正是推出新產品成功的關鍵。投資人應特別留意,在推動成本控管的同時,公司能否維持創意與產品節奏。
展望未來,孩之寶的前景將受到幾個關鍵因素影響。下一季財報(預計在 2025 年 7 月底公布)將揭示更多部門營運與毛利表現細節。同時,美中貿易政策動向也可能左右關稅前景:若再度調升關稅,將對公司造成拖累;反之,若有關稅減免措施,將可望帶來利多。供應地變化、庫存水準、價格轉嫁能力與各業務部門毛利率的變化,都是接下來觀察重點。
結語
孩之寶正處於策略轉型的關鍵時刻。從裁撤低效率成本、重組供應鏈、再到大力投資於高毛利遊戲與數位業務,其整體策略已逐步見效。2025 年首季的業績證明,公司主要成長引擎仍運轉良好,儘管傳統業務有所下滑。然而,供應鏈轉型與關稅變動所帶來的執行風險與外部風險,仍不容忽視。以目前估值低於歷史均值來看,若投資人對孩之寶未來執行力具信心,現階段或許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不對稱機會。持續追蹤即將公布的數據與發展,將是判斷這波股價回調究竟是短暫修正或深層結構轉折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