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元可能買不了一個豐盛的便當,一個人也扛不了一百斤的鋼筋水泥,可是如果是一萬元、一百個人,力量就大了,能做很多事,能幫助很多人。有一位少婦就是這樣,覺得自己的孩子很幸福,想將愛分出去,可是她個人力量微薄,家裡也不是金山銀山,後來她加入慈善團體,團結別人的力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僅成就自己,也圓滿了別人。
從國一到高三,小清的學雜費都由慈善團體支付,就學不成問題。高一那年,媽媽無預警倒下,小清學會了自己生活、自己照顧自己,他很幸運,除了有慈善團體補助房租、學雜費,以及生活費,還有志工媽媽、班導師、柔道教練像親人那樣噓寒問暖,讓小清感覺自己沒有失去太多,反而得到更多。志工阿純說,「這個孩子從小吃太多苦,身邊的人只擔心他走偏,希望大家就近關懷可以安定他的心。」
今年高三的小清是市立高中體育班柔道隊的學生,事實證明,他沒有走偏,而且還能幫助柔道班的學弟妹。李教練說,「小清成熟了,從前他比較獨善其身,因為他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現在不一樣了,他變得有自信,會鼓勵表現不好的學弟妹,用自己的例子增加他們的信心,這很不容易,風雨過後,他也體會出『手心向下』的快樂。」
星期假日,小清會去安養院陪媽媽逛街買東西,這兩年來,阿桃從半癱到可以扶著桌沿走路,實在不容易,她不想讓兒子失望,也不希望兒子看到自己的軟弱,兒子都努力生活了,自己怎麼可以輸。今年六月,小清申請大學社工系,他很明白這些年來自己和媽媽的生活能步上正軌,都靠身邊的貴人幫助,所以他也想要做一個永遠手心向下的人。
也許有很多人想幫助類似小清這般懂事上進的孩子,可是一個人的力量有限、金錢有限、時間有限,如果善用團體的力量去實踐,就會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倘若我們是幸福的人,福氣飽滿,想要回饋社會、幫助弱勢,那就不要想太多,對的事做就對了。付出是福,知足是富,做福不求福,一生永不匱乏。
#付出是福
#廣結善緣
#暖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