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不易了解的馬勒
Gustav Mahler
July 7, 1860 --- 18 May 1911
出生地:捷克卡利斯特
馬勒出生在奧匈帝國時的波希米亞,在家庭和種族的因素影響下,他的作品深富自傳色彩,大部分的作品都是個人人格與情感的寫照,或是生命中特殊事件的音樂紀錄。馬勒青少年時期,父親嚴格的管教讓他心靈受到創傷。藉著學習音樂,他得以離開家鄉,在一八七五年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修習鋼琴及作曲。初時他想成為鋼琴演奏家,但連他的學生都比他快出名。他為了生計,畢業後在中歐不同的大小劇院中輾轉擔任劇院指揮。一八九七年獲聘任維也納宮廷歌劇院的總指揮,為該劇院帶來了空前的全盛時期而聲名大噪。因著他把自己定為成作曲家,指揮之餘,也不曾停止作曲。他前後寫作了九部交響曲,每首都有龐大的結構和主題。他與布魯克納並稱為浪漫後期最偉大的兩大交響曲作曲家。他在生命最後三年,任紐約大都會劇院指揮,並指揮紐約愛樂交響樂團。
代表作品:第二號交響曲《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