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去年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觀了《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展》,由中華文物交流協會與財團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會主辦,雲岡研究院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承辦,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與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協辦,開展當天特別邀請了

🔸主持人(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郭鎧銘

🔸雲岡研究院 院長-#杭侃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館長-#如常法師

三位貴賓致詞,透過現代科技將早在文成帝和平元年(西元460年)至今的佛像藝術,重展現在全台喜歡歷史藝術的朋友們眼前,展覽即將於今年7月27日結束,還沒參觀的朋友敬請把握時間。

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

展期 : 2024/12/7 — 2025/7/27

地點: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本館第一展廳

展覽詳情: http://lnago.com/ADQS3

特展相關報導   • 20241223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特展 佛陀紀念館盛大展出|‪ @FGSBLTV  

《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展》特輯,影片引用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yJAZ2IbW0&t=22s

我透過AI生成圖像重現雲岡石窟的佛像藝術,並非真正在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展》展出的6、7、10、12、13、17、18、19、20、34與38石窟的真實圖像,想親眼欣賞雲岡石窟的佛像藝術,請前往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免費參觀。

根據主辦單位的介紹,雲岡石窟位於山西大同(北魏首都平城)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北岸。北魏時稱為武州山石窟寺或代京靈岩寺。雲岡石窟是中原北方地區出現的第一座大型石窟群,據《魏書•釋老志》記載,文成帝和平元年(西元460年),高僧曇曜上奏皇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鐫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於一世。」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約1公里。現存大小窟龕254個,主要洞窟45座,造像59000餘尊。石窟規模宏大,造像內容豐富,雕刻技藝精湛,是五世紀中國佛教藝術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2001年,雲岡石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雲岡石窟根據洞窟類型和造像風格大致可分為三期,早期為文成帝時曇曜五窟的開鑿,帝佛合一,真容巨壯;中期為獻文帝、馮太后、孝文帝時皇家營造的大窟大像,富麗堂皇,窮諸巧麗;晚期為遷洛後民間補刻的窟龕,精緻繁縟,法相綿延。

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在《水經注》裏描述雲岡石窟:「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註)

一、 本篇中引用的《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展》特輯影片,引用自佛光山人間衛視 Youtube 頻道,​版權歸屬佛光山人間衛視,本文引用純粹為推薦特展好影片,無任何商業考量運用。

二、 本篇中的圖像,是根據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芥子納須彌─雲岡石窟藝術展》介紹的文字,然後再以文字對Windows Bing Image Creator AI生成圖案器下指令,以照相實景主義藝術風格搭配,共生成34張圖像,本文圖文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非商業使用,歡迎載明圖文出處與作者名稱後轉載,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細節,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煙跟你聊聊
174會員
773內容數
透過跟你聊聊的方式,聊電影、聊戲劇、聊音樂、聊教育、聊網路觀察、聊小說、圖文與音樂劇場創作、聊藝術、聊愛情,藉由分享觀看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藝術創作者的作品,持續保持對各國民族、歷史、文化、語言、宗教、信仰、音樂、舞蹈與戲劇創作的開闊視野與敏銳度,並與世界各地讀者交流,豐富深刻彼此的生命意涵。
輕煙跟你聊聊的其他內容
2025/06/21
薄霧籠罩林間溪谷,一片巨大枯葉靜靜漂浮於水面,脈絡清晰,像寫滿人生初章的書頁,水面平靜如鏡,倒映出天光,也映出過往,本篇圖文故事的起點,也是人生最純粹的覺醒瞬間。葉,曾經在枝頭飽滿,如願如夢如青春;如今脫離枝幹隨水而行,不是墜落而是另一種形式。
Thumbnail
2025/06/21
薄霧籠罩林間溪谷,一片巨大枯葉靜靜漂浮於水面,脈絡清晰,像寫滿人生初章的書頁,水面平靜如鏡,倒映出天光,也映出過往,本篇圖文故事的起點,也是人生最純粹的覺醒瞬間。葉,曾經在枝頭飽滿,如願如夢如青春;如今脫離枝幹隨水而行,不是墜落而是另一種形式。
Thumbnail
2025/06/20
大雨淋漓,水滴盪開漣漪,紙傘在空中緩緩旋轉,雨絲如珠自傘緣飛旋垂落,花朵在傘面上下盛開,不為避雨,只因彷彿早知 : 這場雨,是為它們而來。畫面中無人卻滿滿情韻。傘,是庇護,也是距離;花,是美好,也是短暫,這是一場靜謐中的開場......
Thumbnail
2025/06/20
大雨淋漓,水滴盪開漣漪,紙傘在空中緩緩旋轉,雨絲如珠自傘緣飛旋垂落,花朵在傘面上下盛開,不為避雨,只因彷彿早知 : 這場雨,是為它們而來。畫面中無人卻滿滿情韻。傘,是庇護,也是距離;花,是美好,也是短暫,這是一場靜謐中的開場......
Thumbnail
2025/06/20
茶盞香氣四溢激起水花盪漾,佛像於空中水流中靜坐,紙傘隱現荷花盛開,經卷與茶香交錯氤氳,水化為氣,氣化為形,兩尊佛影於蒸氣對流相視而不語,卻勝萬語千言。 這不再是現實的風景,而是內心修行初入「法境」的顯現。
Thumbnail
2025/06/20
茶盞香氣四溢激起水花盪漾,佛像於空中水流中靜坐,紙傘隱現荷花盛開,經卷與茶香交錯氤氳,水化為氣,氣化為形,兩尊佛影於蒸氣對流相視而不語,卻勝萬語千言。 這不再是現實的風景,而是內心修行初入「法境」的顯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誠摯敬邀全球法友共襄盛舉,發心護持「觀音山 彰化 釋迦牟尼佛苑」,一同擁護弘揚佛陀正教。令有緣者走入佛法教育的殿堂,深獲真實法益,破迷歸覺,亦期許培育出弘法利生之僧俗七眾,繼而將佛陀顯密法教弘遍全球各地,全球善信法友與佛有因、與佛有緣、有緣有分、成就佛道!
Thumbnail
誠摯敬邀全球法友共襄盛舉,發心護持「觀音山 彰化 釋迦牟尼佛苑」,一同擁護弘揚佛陀正教。令有緣者走入佛法教育的殿堂,深獲真實法益,破迷歸覺,亦期許培育出弘法利生之僧俗七眾,繼而將佛陀顯密法教弘遍全球各地,全球善信法友與佛有因、與佛有緣、有緣有分、成就佛道!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展覽主題「身土不二」,帶領觀者體悟生命與大地的連接。特色作品「苦行林」以抽象方式表達修行人的孤寂與堅毅。印象深刻的名畫「最後的晚餐」、「巖間聖母」等,給觀者帶來豐富的觀畫體驗與心得。藉著藝術欣賞,瞭解畫家、時代和文化瑰寶。
Thumbnail
觀音山 彰化 釋迦牟尼佛苑 (國際八思巴顯密佛學院 中臺灣分院),敬邀十方參與護持道場之殊勝功德。令有緣者走入佛法教育的殿堂,深獲真實法益,破迷歸覺,亦期許培育出弘法利生之僧俗七眾,繼而將佛陀顯密法教弘遍全球各地,全球善信法友與佛有因、與佛有緣、有緣有分、成就佛道。
Thumbnail
觀音山 彰化 釋迦牟尼佛苑 (國際八思巴顯密佛學院 中臺灣分院),敬邀十方參與護持道場之殊勝功德。令有緣者走入佛法教育的殿堂,深獲真實法益,破迷歸覺,亦期許培育出弘法利生之僧俗七眾,繼而將佛陀顯密法教弘遍全球各地,全球善信法友與佛有因、與佛有緣、有緣有分、成就佛道。
Thumbnail
「交通部觀光署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為觀光交流友好結盟」,2024年4月26日由觀光署周永暉署長及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代表簽署合作。
Thumbnail
「交通部觀光署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為觀光交流友好結盟」,2024年4月26日由觀光署周永暉署長及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代表簽署合作。
Thumbnail
交通部觀光署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今(26)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Thumbnail
交通部觀光署與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今(26)日舉行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Thumbnail
寶生百法佛畫展是佛教唐卡藝術展覽,由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精心策劃。這篇文章介紹了唐卡的展覽內容、策展理念以及唐卡繪畫的特色。文章還分享了參觀展覽的心得以及展覽中的互動體驗活動。
Thumbnail
寶生百法佛畫展是佛教唐卡藝術展覽,由大慈恩譯經基金會精心策劃。這篇文章介紹了唐卡的展覽內容、策展理念以及唐卡繪畫的特色。文章還分享了參觀展覽的心得以及展覽中的互動體驗活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