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土不二》展&藝術欣賞經驗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佛光緣美術館

猶記一次到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欣賞莊家勝西畫個展。這間美術館給人平靜、祥和、清幽的氛圍,適合一個人靜靜地觀畫、思考並融入畫中進行沉浸體驗。

展覽主題

那次展覽的主題是「身土不二」。身土不二來自宗教用語,指「身」(正報)與「土」(依報)二者無法分開,如同藝術家依土地(現實環境)來吸取創作所需的生命經驗,接上人文信仰地氣,得以開展真實的藝術生命。值當時疫情年代,此展亦可作為回歸簡樸生活的提醒,以感恩、謙卑、恭敬的態度面對大化。

展覽特色

展覽的作品給人一種生命如真似幻的體悟,傳達己身與大地生命脈動的連接,並以綿密的筆觸營造出整體結構的豐沛,讓身心靈安頓踏實。因此畫面無特定的焦點,而是以全面性的擴張延展,自然浮現出信仰的底蘊。展覽以花與樹的冥思姿態為主軸,筆觸綿密、色調光亮,如溫熙的陽光般,綻放著藝術與哲理之美。

我認為最具特色的作品是苦行林,這幅圖畫以抽象的方式表達,線條流動的節奏躍然紙上,筆觸清晰但整體的氛圍有虛無縹緲之感,引人思索這些點線面所形成的意象及含意。圖中下方有密集的白色橢圓點,中間縫隙摻雜黃黑棕色,推測這是布滿落葉的道路;而中間偏左有部分的線條轉換成縱向,應為長在土地上的兩株草;小草右方彷彿是一顆斷木,下方根莖仍根著於大地,然而中間似乎被砍斷了,呈現出圓形截面;斷木的後方也就是整幅作品的上半部,從線條看來是一 株株的樹木及延伸到遠處的道路,整體讓人有身處林中的感受。 畫中路途綿延不絕,行行重行行,茫茫無邊際,腳踩落葉漫步而行,似乎只有兩旁無數的林木作伴,是苦行之人修行的過程(苦行是印度宗教的一種修行方式,目的為獲得神靈的祝福或得到解脫,通過各種超越自我的修行來達到目的),畫作所呈現的是這樣的情境。

觀者自行想像在冷清寂靜的林中,獨自行走,沉澱心靈並向自我對話,達到清心寡慾能夠忍受孤寂的折磨、承受煩躁無趣的攪擾,修養心性培養耐心並磨練心志,即使只剩獨自一人也要堅定地走下去。 畫面中的小草與斷木象徵著修行路上或人生路途中遭遇的阻礙與挑戰,在經歷信念與耐力的磨練後又要面對隨之而來的險阻,這看似平靜無波的畫面, 卻暗含各種試煉的意義,不愧名為「苦行林」。 作畫者將自然景物融合人生哲理寄託於圖像,將信仰文化以色彩與線條堆 疊,並以宗教意象和歷史意念填充,因而充滿豐富的想像空間。

名畫賞析-心得

印象最深的是「最後的晚餐」、「岩間聖母」及 「雅典學院」,過程十分有趣,並且能夠習得一些作圖技巧與表現手法。 其中「最後的晚餐」,使用透視原理以及三角構圖,老師告訴我們耶穌頭上的天空彷彿光環是刻意設計的,代表耶穌的神性。這才知道原來連那麼細節的部分都暗含玄機,藝術作品真的是需要小心審視、仔細觀察的寶藏,藏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等著我們去發掘!此外,每位門徒的表情動作也都不同,觀察以推斷他們的心理活動也很有趣,猜猜誰是猶大環節,就像偵探要找出潛在犯罪者般,這些體驗讓我喜歡上欣賞藝術作品。除了上面所述,背後還有許多值得探討的部分,像是約翰的形象、猶大的錢袋、天空是白天等等。 在欣賞「岩間聖母」過程中也充滿樂趣,畫家用畫中人物的手指方向,將我們的注意力移到聖母那邊,而畫中人物間的關係和故事也為欣賞增添趣味; 觀察和判別「雅典學院」中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其他著名人物的過程,發現作者拉斐爾自身藏在其中。

一幅畫娓娓述說著歷史,並由一連串的故事交織而成。

藝術欣賞能了解關於畫家和該時代的故事,或是一些神話宗教等文化瑰寶,還能從藝術作品中了解過去人們的思想價值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dea的沙龍
4會員
12內容數
Mede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8
摯友的離去,曾讓主角感到孤寂無助,但他的人生智慧仍在主角心中生根萌芽。 終於,他學會了從容面對,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8/08
摯友的離去,曾讓主角感到孤寂無助,但他的人生智慧仍在主角心中生根萌芽。 終於,他學會了從容面對,走向更廣闊的人生。
Thumbnail
2024/08/08
在冷清的桌面上,兩只馬克杯的映照下,一段失去的友誼悄然浮現......。本文探討友誼、失落與心中珍藏的那些難忘瞬間,並透過冰箱的隱喻,反映出主角對過去的懷念與內心的空虛。
Thumbnail
2024/08/08
在冷清的桌面上,兩只馬克杯的映照下,一段失去的友誼悄然浮現......。本文探討友誼、失落與心中珍藏的那些難忘瞬間,並透過冰箱的隱喻,反映出主角對過去的懷念與內心的空虛。
Thumbnail
2024/08/07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Thumbnail
2024/08/07
本文探討腫瘤治療中的免疫療法,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與CAR-T細胞技術,解析免疫系統如何對抗腫瘤細胞及相關的治療方法,並評論臺灣的醫療支出與對應的挑戰。透過這些技術的發展,期待能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醫療體系的運作,為未來提供更多的治療可能性與希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不是搭機出國叫旅行,不是吃齋念佛是修行。歡迎跟著安布爾沒搭機、不唸經的一起旅行與修行。 旅行,是為了跳出一成不變的生活迴圈,修行,是想看見完全、完整的自己。透過每一次的離開和尋找,我們一起來發現這世界和自己更多的美好!共同分享每一次旅行的經歷和修行的故事!
Thumbnail
不是搭機出國叫旅行,不是吃齋念佛是修行。歡迎跟著安布爾沒搭機、不唸經的一起旅行與修行。 旅行,是為了跳出一成不變的生活迴圈,修行,是想看見完全、完整的自己。透過每一次的離開和尋找,我們一起來發現這世界和自己更多的美好!共同分享每一次旅行的經歷和修行的故事!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近期有許多討論度很高的展覽話題,像是北師美術館的《戰鬥之城‧終》、奇美博物館的國際大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科教館的「teamLab共創!未來園》以及《波隆那世界插畫大獎展》,這些很熱門的展覽,適逢暑假期間,據說連平日都人山人海,或是預約登記要排得比較久,讓不喜歡湊熱鬧的我望之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愉悅,這場展覽套票購入許久,雖工作與家庭忙碌,仍心繫展覽,渴望一窺莫內於《光》的創作,終於,我完成了這趟一日短旅。 在這次的展覽中,很多的畫作,都是同一主題在不同光線和空氣下變化無窮的外貌,甚至是四季替換下的不同光線。 「睡蓮」系列亦是,因油彩描繪下來的,不是所見的物體本身,而是畫家觀照的過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前些日子去看了《繪島浮生|現代油畫聯展》,由林聰明、郭艶雅、蔡岱臻三位藝術家,以油畫的方式去呈現山林的豐碩、動物的情感、花季的遞嬗,現場觀展時比預期的還要來得震撼,在作品與作品間彷彿建構起島嶼浮生。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臺南藝術展覽提供了精緻的美術作品,讓人深刻體會到畫作、畫框各有各的美,與自己的認真與定位,成長的認知。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大膽探索臺北的藝廊,感受藝術家張曜昌不同展覽中的獨特創作。動物擬態的陶片作品讓人為其色彩、觸感,及聲響驚艷不已。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這篇藝評介紹了在觀賞《愚公移山:楊逵聲與影》及《在縫隙中拾起》兩檔展覽的感受和內容。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心靜為尋找創作空間來到東勢,開啟了與山林的連結。四年間,在這片山水間漫步,與自然共舞,感受雲霧和生態的變化。把感受轉化為詩與畫,並在當地咖啡店展出,與鄉親共享這份山居之美。這是一段尋找創意與自我實現的旅程,也是一次心靈與自然對話的體驗。在這裡,每一個善念都可能引發無限的可能。
Thumbnail
跟著畫中的線條跟意境、或許也會勾動內心的連漪
Thumbnail
跟著畫中的線條跟意境、或許也會勾動內心的連漪
Thumbnail
新作典藏並呈開 雕塑攝畫文書懷 苦晝短焚膏繼晷 踟躕眼望眸復徊
Thumbnail
新作典藏並呈開 雕塑攝畫文書懷 苦晝短焚膏繼晷 踟躕眼望眸復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