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耳環
這種玉器應該是耳環用途,主要形制就照片這兩種,一種是兩節式瓶花樣式,上面一個環,下面是瓶花。另一種是三節式,上面一個環,中間是花籃是「壽」字。
三十幾年前兩岸剛開放往來時,這種玉器在玉市場上並不常見,大概在1998前後,市場先是小量出現,成對用棉繩綁著販售,質地、工藝都和照片這兩件相似,玉市場上一對大概三千多台幣。之後越來越多,但尺寸有比最早出現的小一些,兩節式的價格我曾問到一對1900元。那時我已經多次購入,越買越便宜,從有信心買到沒信心,問到最便宜的價格反而不敢買了。
最早看到時還會下鏡觀察,後來看到類似的,一對一對買,以為都是同時期的,所以價格合適就沒多看直接買下。問玉商怎麼最近常有這種貨?玉商說聽說是北京文物商店搬庫房,花片類庫存太多,所以放一些貨到市場上。
多年以後才發現,這種玉耳環有新有老,自己後來買的其實只要仔細觀察就知道是電動工具刻製,只是自己大意了!隨著這幾年對國營玉器廠發展史的研究,只要有市場需求,國營廠會製作一些傳統樣式玉器批售。文物商店搬庫房這種以前覺得合情理的故事,現在就很懷疑了。
其實在經濟改革開放前,這種清代小玉器未必會比玉器廠剛做出來的新工貴,大概就是二手貨和新品的差異。不過隨著收藏古玩的風氣興趣,就變成古玩和新工的距離,價格當然也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