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Stablecoin)是一種特殊的加密貨幣,其主要特點是將其價值與某種穩定的資產(通常是法定貨幣,如美元)掛鉤,以維持價格穩定。與比特幣或以太幣等波動性較大的加密貨幣不同,穩定幣旨在提供一種更可靠的價值儲存和交易媒介。
穩定幣的種類
穩定幣主要根據其維持價格穩定的機制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 法幣抵押型穩定幣 (Fiat-backed Stablecoins):
- 這是最常見的類型,由等值的法定貨幣(如美元、歐元)或現金等價物(如短期國庫券)作為儲備資產支持。
- 每發行一枚穩定幣,發行方就會持有等值的法定貨幣作為抵押品,理論上可以1:1兌換回法定貨幣。
- 代表幣種:Tether (USDT)、USD Coin (USDC)、TrueUSD (TUSD)。
- 優點:透明度較高(尤其是USDC),流動性好。
- 風險:發行方的儲備透明度問題、發行機構的信用風險、監管風險。
- 加密貨幣抵押型穩定幣 (Crypto-backed Stablecoins):
- 由其他加密貨幣(如以太幣、比特幣)作為抵押品,通常會採用「超額抵押」的方式,例如:發行100美元的穩定幣,可能需要150美元的加密貨幣作為抵押,以應對抵押資產的價格波動。
- 這類穩定幣通常更去中心化,因為抵押品由智能合約自動管理。
- 代表幣種:Dai (DAI)。
- 優點:去中心化程度較高。
- 風險:抵押品價格波動大,可能導致清算風險或脫鉤。
- 算法穩定幣 (Algorithmic Stablecoins):
- 不依賴任何實物資產或加密貨幣抵押,而是通過算法和智能合約來自動調整代幣供應量,以維持價格穩定。當穩定幣價格高於錨定值時,算法會增加供應;當價格低於錨定值時,則會減少供應。
- 代表幣種:Ampleforth (AMPL)、Frax (FRAX)(部分算法)。著名的TerraUSD (UST) 也屬於此類,但在2022年發生了嚴重崩盤事件,凸顯了其高風險。
- 優點:完全去中心化,無需信任第三方機構。
- 風險:設計複雜,存在較高的系統性風險,在極端市場波動下可能難以維持穩定。
- 商品抵押型穩定幣 (Commodity-backed Stablecoins):
- 以黃金、白銀或石油等實物商品作為抵押。
- 代表幣種:PAX Gold (PAXG)、Tether Gold (XAUT)。
- 優點:價值相對穩定,有實物資產支持。
- 風險:實物資產的儲存和審計問題、商品價格波動。
穩定幣如何保持價值
穩定幣保持價值的主要機制是透過「錨定」(Pegging)到某個參考資產,並利用不同的抵押或算法來維持其價格穩定:- 儲備金抵押:對於法幣抵押型和商品抵押型穩定幣,發行方會持有等值或超額的儲備資產。當用戶想要兌換穩定幣時,發行方會銷毀穩定幣並返還相應的儲備資產,反之亦然。定期審計儲備金的透明度對於維持信任至關重要。
- 智能合約與超額抵押:加密貨幣抵押型穩定幣通過智能合約鎖定超額的加密貨幣抵押品。當抵押品價值波動時,智能合約會自動調整,例如觸發清算或鼓勵鑄造/贖回來維持穩定幣的價格。
- 算法調整供應:算法穩定幣則透過智能合約自動調整穩定幣的供應量。當價格偏離目標時,協議會透過鑄造或銷毀代幣來影響市場供需,從而將價格拉回目標值。
穩定幣的風險
儘管穩定幣旨在提供穩定性,但仍存在以下風險:
- 發行機構的信用風險:對於法幣抵押型穩定幣,如果發行機構的儲備不足或不透明,穩定幣可能失去其掛鉤價值。
- 監管風險:全球各國政府對穩定幣的監管政策仍在發展中,新的法規可能對穩定幣的發行、運營和流動性產生重大影響。
- 脫鉤風險 (Depeg):即使是設計精良的穩定幣,在極端市場波動、駭客攻擊、技術漏洞或缺乏流動性的情況下,也可能暫時或永久失去其錨定價值。例如,2022年TerraUSD (UST) 的崩盤就是一個典型的算法穩定幣脫鉤案例。
- 技術風險:智能合約的編碼錯誤或平台安全漏洞可能導致資金損失或功能障礙。
- 市場操縱風險:缺乏監管的市場可能導致惡意行為者操縱穩定幣的價格。
- 流動性風險:在高波動期間,如果基礎資產無法迅速轉換為現金,穩定幣的流動性可能會出現問題。
穩定幣對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
穩定幣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提供流動性和交易媒介:穩定幣作為加密貨幣與法幣之間的橋樑,使得交易者可以在不轉換為法幣的情況下,快速進出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進行交易和對沖風險。
- 作為避險工具:在加密貨幣市場劇烈波動時,投資者可以將資金轉移到穩定幣中,以避免資產貶值,類似於傳統金融市場中的現金或政府債券。
- 推動DeFi發展:穩定幣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統的基石,廣泛應用於借貸、流動性挖礦、質押等服務,降低了DeFi應用的波動性風險。
- 促進跨境支付:穩定幣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比傳統銀行轉帳更快速、手續費更低的跨境支付和匯款。
- 吸引主流金融參與:穩定幣的穩定特性使其更容易被傳統金融機構和企業接受,有助於加密貨幣在主流金融中的更廣泛採用。
台灣穩定幣法規
目前(截至2025年5月),台灣金管會正在積極推動「虛擬資產服務法」(VASP專法),其中穩定幣的監管是重要的一環。主要監管重點包括:
- 許可制:未來穩定幣的發行將採「許可制」,發行人需符合特定資格,並經金管會與中央銀行審核通過。
- 允許銀行發行:草案最大亮點是允許銀行發行與法定貨幣掛鉤的穩定幣(例如與新台幣、美元或歐元連結)。
- 足額準備資產:發行人需儲備足夠的備用資產,並存放於境內金融機構,確保持有人能隨時贖回。
- 資產隔離:穩定幣的準備資產需與發行人自有財產區隔,以避免發行人破產影響持有人權益。
- 監管範圍:目前草案僅允許穩定幣與法定貨幣掛鉤,尚未納入與黃金等資產掛鉤的可能性,這可能在未來形成監管漏洞。
- 罰則:對於虛擬資產詐欺或市場操縱,最高可判10年徒刑,併科新台幣1,000萬至2億元罰金;無照經營的幣商則可能面臨最高7年徒刑,併科1億元以下罰金。
整體而言,穩定幣在加密貨幣市場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也伴隨著相應的風險,各國監管機構正積極制定相關法規,以應對其發展帶來的挑戰。
美國在全球穩定幣市場中扮演著核心角色,不僅擁有全球市值最大的穩定幣(如 Tether (USDT) 和 USD Coin (USDC),兩者合計市佔率超過90%),同時也積極推進相關的監管立法。美國政府正試圖在金融創新與系統性風險之間找到平衡,並藉由穩定幣來維繫甚至強化美元的全球霸權地位。
美國穩定幣市場現況與重要性
- 市場規模龐大:截至2025年6月初,全球穩定幣市值已接近 2,500億美元,自2019年底以來成長45倍。其中,美元穩定幣佔法幣掛鉤穩定幣總量的83%以上,市值達2,330億美元,顯示其絕對主導地位。
- 與美債的連結:穩定幣發行商通常會將其儲備資產配置於高流動性的美元資產,特別是 美國短期國債(T-bills)。這使得穩定幣發行商成為美國短債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有助於美國政府應對其龐大的債務負擔。
- 推動數位美元:美國政府將穩定幣視為「美元數位化」的重要一步,因為穩定幣能在區塊鏈上全年無休、即時轉帳、跨國無障礙流通,這將極大提升資金效率,並可能改變傳統的支付、清算與金融基礎設施。
- 應用場景廣泛:穩定幣已被企業和金融機構廣泛採用,例如Shopify支援USDC結帳,Visa也使用Circle協助穩定幣跨境結算。它不只是加密貨幣市場的交易媒介和避險工具,也正在加速DeFi(去中心化金融)和跨境支付的發展。
美國穩定幣立法進展
美國政府一直積極推動穩定幣的聯邦立法,旨在將穩定幣從「灰色地帶」納入正規金融體系。目前主要的進展包括:
- 兩院法案推進:
- 眾議院 版本:主要由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起草的 《STABLE法案》。該法案強調建立「聯邦-州雙軌」的監管框架,要求穩定幣發行方必須獲取執照或註冊,並賦予持幣人明確的 1:1贖回權,確保用戶可隨時將穩定幣按面值兌回美元。此法案已於2025年4月3日在眾議院全院表決中獲得通過。
- 參議院 版本:主要推進的是 《GENIUS法案》。該法案強調穩定幣必須以1:1的安全資產支持,儲備資產限於現鈔、硬幣、政府貨幣市場基金及其他高流動性資產。此外,發行商必須每月揭露準備金資訊,並遵守反洗錢規範。若發行商市值超過500億美元,還需每年提供經審計的財報,並確保穩定幣持有者在發行商破產時享有 優先清償權。該法案已於2025年6月18日在參議院通過。
- 協調整合中:目前兩法案仍有分歧,特別是在由誰負責監管以及具體監管細節上。預計國會將在2025年第三季完成協調整合,最終形成一部聯邦級的穩定幣法律。
- 關鍵立法內容:
- 發行資格明確化:只有符合儲備資產、資本充足、透明揭露要求的機構才能發行穩定幣。
- 儲備資產規範:需以短期美債或現金等高流動性資產作為100%擔保。
- 定期審計與申報:增加透明度與信任機制。
- 監管歸屬統一:可能由美國金融穩定監理委員會(FSOC)等主管機關統一管轄,取代過往模糊的州級發牌制度。
- 禁止提供收益的消費型穩定幣:兩項法案都明確禁止穩定幣付息,這可能會限制其部分應用。
美國穩定幣面臨的挑戰
- 監管不確定性:儘管立法進展迅速,但兩院法案仍存在分歧,最終內容和立法時程仍有變數,這給市場帶來了一定的不確定性。
- 信用風險與脫鉤:儘管有法案要求足額準備,但市場仍需關注發行方的儲備透明度和營運風險,以防範潛在的脫鉤事件。
- 對傳統金融的衝擊:穩定幣的普及可能對傳統支付系統(如Visa、萬事達卡)和銀行業帶來競爭壓力,因為它提供了更低成本和更快速的支付方式。
- 國家貨幣主權:穩定幣作為「鏈上美元」在全球範圍內的流通,雖然有利於美元霸權,但也引發了其他國家對其貨幣主權可能受到侵蝕的擔憂。
- 反洗錢與消費者保護:穩定幣的匿名性和跨境特性,使其可能被用於非法活動,因此需要建立嚴格的反洗錢(AML)和客戶身份識別(KYC)機制,並確保消費者在發行商破產時的優先清償權。
未來展望
隨著美國穩定幣法案的逐步確立,穩定幣市場有望進入合規成長的新階段。市場預期穩定幣市值將持續擴大,甚至在2030年達到1.6兆至3.7兆美元,其中美元穩定幣將繼續佔據主導地位。這不僅是加密貨幣的合法化,更是美國政府將「美元數位化」納入國家金融框架的重大舉措,預示著一場深層的金融基礎建設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