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an-avatar-img

Yuan

13 位追蹤者

Yuan

13 位追蹤者
邁向財富(投資)、健康和心靈的富足
avatar-img
Yuan@心之所向
15會員
88內容數
財富(投資)、健康和心靈的富足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我早起的習慣已經持續兩年多,時間感覺變多了,閱讀喜歡的書籍及觀看影片,但是感覺陪在我身邊的人越來越少了............. 沒想到,這個習慣慢慢改變的不只是時間的長度,還有我和世界之間的距離。 當天還沒亮,我已經打開電腦閱讀或寫點什麼。 這段屬於自己的靜默時光,讓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慢了下來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對話#節奏#閱讀
一、我們都太在乎了 你有沒有發現,我們一整天都在被「別人的眼光」塑形? PO 一張照片會想:「這樣會不會太做作?」 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又怕別人覺得「太奇怪」。 甚至連下班點杯珍奶都怕同事說:「你不是在減肥嗎?」 我們太習慣被別人的「預期」綁架, 忘了問一句——那我自己想怎麼樣? 其實,很多時
Thumbnail
李同正-avatar-img
2025/10/12
人生也是一場「做自己的長期投資」。 這句話可以收納為格言了。 多年前我在台東鐵花村市集買了一張明信片,正面是某個人牽著腳踏車走向另一個方向,旁邊寫著:走自己的路,義無反顧。 直到今天,我很慶幸走自己選擇的路,當時其實很害怕、很沒把握...,憑藉的是那只內在清明的羅盤。 看看現在的自己,也回首過去的自己,真得感謝當時的自己走了一條不附和群眾的路。
Yuan-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2
李同正 好棒,很勵志的一段「走自己的路,義無反顧。」向您學習
🌱 前言:努力不等於幸福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努力才會有收穫」,老師、父母、長輩都這樣叮嚀。但等到真的踏入職場,才慢慢發現一個殘酷的真相:努力 ≠ 幸福。 很多人拚命加班,換來的不是升遷或高薪,而是失眠、過勞、甚至醫院的病床。 努力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常常努力錯了方向。 --- �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自由#財富#人生
宮羽莫-avatar-img
5 天前
很棒的分享~感謝我自己正走在「少一點努力,多一點人生」的路上
Yuan-avatar-img
發文者
5 天前
宮羽莫 感謝您喜歡
開場:時間最公平,卻也最殘酷 有人說,世界上最公平的東西,就是「時間」。不管你是富翁還是上班族,每天都只有 24 小時;不管你年薪百萬還是月光族,每天都要面對同樣的時鐘滴答作響。錢,可以借、可以再賺,但時間一旦流逝,永遠不會回來。 而在投資的世界裡,時間就是那個能幫你翻轉未來的「隱形槓桿」。它不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市場#投資#資產
前言 在我們的生活裡,「早起」經常被標籤為自律與高效率的象徵。有人說,成功人士幾乎都有早起的習慣;也有人認為,早起是一種對身體的最佳投資。 但如果把早起僅僅理解為「犧牲睡眠來換取時間」,那可能就誤解了它的本質。對我來說,養成早起習慣並不是為了追趕更多工作,而是讓生活有機會回歸節奏,擁抱清晨的安靜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人生#靜坐#財富
(投資健康,才是報酬率最高的長期資產配置) 前言|為什麼長壽是一種「投資策略」 想像一下,如果你現在 45 歲,計劃 55 歲退休,帳上有 2000 萬資產,月領 7 萬被動收入,準備開啟旅居人生。 但如果到 60 歲時,身體健康亮紅燈,那些財富跟夢想,其實都「變現」不了。 長壽不是光靠基因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飲食#身體#健康檢查
✈️ 為什麼我們總是說「以後再去」 每次在社群上看到別人的旅行照片,我們心裡都會冒出一句話: 「等有空的時候,我也想去。」 「等錢存夠了,再計畫一次完美的旅行。」但是,人生的「以後」常常一轉眼,就變成了「錯過」。 我們忙著工作、忙著養家、忙著存錢,忙到忘了去問自己一句話: 「我想去的地方,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旅行#自由#人生
轉貼分享@clec1684 小時前 在資產配置的世界裡,每一個選擇都像在戰場上佈局軍隊。你需要航空母艦(指數基金),需要飛彈部隊(槓桿ETF),更不能少了食物與水——也就是「現金」。 很多人問我:「老師,為什麼你不鼓勵買房,反而叫我們租房把錢拿去投資指數基金?」 我知道,從「擁有房產」到「搬
Thumbnail
✅ 計較,不如提升價值 — 斤斤計較的人,永遠在計算成本;提升價值的人,永遠在創造收益。 ✅ 成績,不如財商重要 — 分數決定起點,財商決定終點。 ✅ 名牌,不如自我品牌 — 名牌能給你光環,但自我品牌能給你長久的影響力與收入來源。 ✅ 人脈,來自價值交換 — 先付出,再收穫;先成為有價值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財富#理財#影響力
前言:你的餐桌,決定了你的未來 你有沒有想過,你現在餐桌上的那碗白飯、那杯手搖飲、那塊奶油蛋糕,其實都是一張「未來健康的信用卡帳單」? 我們習慣用食物滿足口腹之欲,但很少去想,這些選擇會在 5 年、10 年後,以三高、肥胖、慢性病的形式「向我們收帳」。 事實上,飲食是慢性病最關鍵的影響因子。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飲食#蔬菜#燕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