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我懷疑我自己用「貓」騙大家看書XD
但是,誰叫貓可愛呢?而且「喵喵書」有個共同點,
總是叫我們放鬆,我愛喵喵書。
***********************
有時候,人生不是突然變好,
而是靜靜的鬆了一口氣。
這本書,就像是那一口氣的形狀。
🐱每一頁都是一句很小的話,
像是提醒,又像是在聊天。
就像常常迷路的我,每次聚會時都會提前出門,
很焦慮很緊張怕自己遲到,
但現在好多了,有個朋友說:
「偶爾迷路,剛好可以逛到不同的風景。」
我突然覺得遲到也沒那麼嚴重啊!

這本書的封面已經誠實透露它的意圖,
一隻貓,靜靜坐在木平臺上,
看著遠方的月亮與山影。背對讀者,不說話。
🐱那隻貓沒有什麼特殊姿態,
牠沒有豎起耳朵,沒有擺出可愛模樣,
牠就是這樣安然坐著,
你有發現嗎?我們也常常這樣,
在公車上、在捷運上、在洗完澡的某個深夜,
我們也這樣坐著過,懶得解釋,
不想說話,沒有心情不好,
只是也沒有想幹嘛。
🐱這本書的書名是種貼近生活的哲學,
「沒什麼,也能有什麼」看起來是逆勢語法,
但實際上,它正中日常的心事。
因為我們太習慣把「什麼都沒做」視為失敗,
把「沒感覺」視為不正常。
但這本書卻告訴你,
其實這些「沒什麼」,本身就夠值得被保留。
🐱翻開書頁會發現,
它的編排結構非常舒服,
每則大約一百來字,一個簡短主題、
一段輕聲細語的文字、
一張情緒拿捏得剛剛好的喵喵插圖。
插圖中的貓是主角,牠時而發呆、時而走路、
時而皺眉、時而舉起爪子給自己一個讚,
牠的出現讓頁面多了一點「鬆弛」。

🐱「讚美自己一下」這一則,
對很多人來說極其不容易,(包含我自己也是)。
我們不是沒有做事,也不是什麼都沒完成,
只是很少人記得去肯定一下自己。
書中的那隻貓站在鏡子前,
眼神帶點不確定的對自己比個讚。
那個動作有點萌也真實,
牠它不是在告訴自己「我很棒」,
牠只是說:「今天撐到現在了,不錯。」

🐱另一則我特別喜歡的是「迷路一下」,
不過它開頭說「長大後就很難再迷路了。」
沒這種事情,我應該還蠻常發生的。
那天才在熟悉的路上繞錯了一個轉角,
卻在陌生的小巷裡遇見一間賣小物的店。
不是什麼特別的店,很安靜,燈光昏黃,
老闆娘俐落的整理桌上的東西,
我在店裡翻了一些來日本的可愛小物,
莫名的,竟然有一種久違的驚喜感。
我選了自己喜歡的某個「小廢物」,
沒什麼用,但那段「沒有按計畫」的時間,
莫名讓人覺得活過來一點。
這本書的魅力,
正在這種
「不是特別,但有一點什麼」的地方。
它提出很多做法,沒有說哪個會有什麼效用,
翻到哪裡,就看到一個提議躺在那裡,
別以為看起來沒什麼分量,
它渴能讓一整天變得比較不那麼糟。

🐱書中有一則「讓好孩子休息一下。」
卻剛好說進我心裡那個總是繃緊的地方。
我是那種很用力過生活的人,
什麼都想顧好、做好、不失誤,
不是因為完美,
而是因為怕麻煩別人、怕做不好會被嫌。
這句話把我心裡那個總是想做好、
怕被說閒話、被嫌棄的聲音輕輕按住。
就像幫你脫下一件太緊的外套,
不用丟掉,只是讓它先掛在一旁,
讓皮膚重新碰到風,
讓自己有一點點空隙可以呼吸。

🐱還有一則「手寫一下。」
在滑來滑去的日常裡,提筆寫幾個字,
是一種幫情緒找到出路的方法。
我有本拿來寫雜事的本子,
寫點什麼,好像就有些壞東西跑掉,
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換個空氣」的做法。

🐱全書的標題充滿某種幽默的溫度:
「吹吹自然風一下」、「生氣一下」、
「走不同路一下」⋯⋯
每一個「一下」都像是給生活加上的備註,
提醒我們每天只需要有一點點時刻,
是屬於自己的,就夠了。

這些話看似輕,但它們的重,
是藏在我們每個沒說出口的疲倦裡。
當我們一直被要求你快一點、
好一點、多一點時,
這本書反過來告訴你,
「不快、不強、不多也沒關係。」
這不是放棄,而是一種新的開始。
書裡的貓看起來像什麼都不在乎,
但牠每一頁都像演出了我們的心情。
牠站著想事情的樣子、吹風的樣子、
半躺在地上的樣子,
還有發火時把自己包起來的樣子,
全都不張揚,卻很精準。
牠就像在說:「你現在這樣,其實沒人說不行。」
不是每一天都要過得有意義,
有時候,能讓心靜一點的事,才真的有用。
讀完之後,當然不覺得自己變得無敵,
但我好像比較能陪著自己,好好待著。
哪怕什麼都沒發生,也覺得今天不是白過的。
(就算沒更新粉絲頁,也不容易焦慮了XD)
日子太緊的時候,
不需要一堂課,不需要一套方法,
我們需要有個空格,這樣就夠了。

P.S.這本書還有送可愛的小卡,
是從書裡摘錄出來的小語,
我自己很喜歡,
大家也可以看看照片💛
《沒什麼也能有什麼》
作者|中谷彰宏
譯者|蔡晴宇
出版|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