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覺得,自己是不是有一張「問路體質」的臉,不管在哪裡,總會被外國人搭訕問路或詢問事情。有時是在便利商店門口,有時是在等公車,甚至連在醫院候診區都逃不掉。
但最尷尬的是——我的英文,真的不太流利, 拼拼湊湊、語法奇怪、台式口音,但我總還是會很自然地回應:
「My English is not good, but I try to help!」
場景一:醫院篇
某天在醫院,我坐在等候區,一位金髮女生看著叫號螢幕,一臉茫然,她小心地問我:「Excuse me… how does this work?」
我立刻進入尷尬又戰鬥的模式,靠著破英文和肢體語言,開啟人生小任務。
手刀開始解釋,從叫號系統、看診流程一路到她該去哪裡登記,全靠著我有限的單字庫加表演系肢體語言。
她聽完後,露出一種像是終於有救的笑容,接著真誠地對我說:「I know you are waiting too… but really, thank you so much.」「You are so kind.」
那一瞬間,我差點感動得以為自己做了什麼了不起的大事 !
場景二:路上篇
有次出門買豆漿,又被一位外國觀光客攔住,他問我怎麼去車站。
我瞬間開啟「內建導航」模式:「Uhh… you go straight, then… left turn… and… wait wait I show you!」然後手刀掏出手機開地圖,外加全程比手畫腳、方向指示,手舞足蹈地當起一日小導遊。
最後對方不但聽懂了,還笑得很開心說:「Thank you so much!」
我那天整路心情都很好,差點感動得以為自己是旅遊大使了 !

語言,不完美 沒關係
後來我開始慢慢發現——
雖然我的英文常常講錯、忘詞、說完自己也想笑,但我相信那種「想幫忙對方」的心意,其實早就透過眼神和笑容傳達出去了。
有時候,一個認真的指路動作、一個鼓勵的點頭、一句:「Don’t worry, I help you」,都能讓一個人安心,讓一段旅程順利。
重要的是那個願意陪伴、不怕卡住、還一起解決的心。
現在的我英文還是破破的,但我越來越不害怕被問路,因為我知道,只要用心,溝通就永遠不會迷路。
你也有過「破英文卻暖到人」的經驗嗎?歡迎留言分享~我們一起用語言,拼出生活中的善意風景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