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予想を大きく超えてきた”北川景子の芝居 『あなたを奪ったその日から』制作陣が語る秘話
文・採訪=石河コウヘイ
機翻修飾,純收藏用

由關西電視台與富士電視台共同製作的《從奪走你的那天起》,講述的是因食物過敏事故失去女兒的中越紘海(北川景子飾),綁架了加害者結城旭(大森南朋飾)的女兒,並將其當作自己的孩子撫養的故事。這部交織著秘密與謊言、血緣與非血緣親情的影集,在演員逼真的表演下,打造出獨特的世界觀。在最終回播出前,採訪了本劇企劃者水野綾子與製作人三方祐人,請他們談談這部作品與演員的點滴。
最想傳達的訊息是:「血緣並不是那麼重要」
——這是一部兼具懸疑與人性描寫的原創劇,請問當初是怎麼誕生這個企劃的呢?
水野綾子(以下簡稱水野):與其說是明確想做某個題材,不如說是一直以來心中想法的總和。也許是因為對自己家庭環境的不滿吧,我經常製作以家庭為主題的劇集。我認為家人是由共同度過的時間所構成的,而不是血緣。即使無法擁有真正的家庭,也可以被他人拯救,與他人成為家人。我一直想創作這樣的主題。另外,我也非常喜歡「復仇劇」。雖然過去也製作過,但復仇劇的結局往往大同小異──牽連他人,引發新的悲劇,最終復仇者也走向毀滅。我一直在想是否能創作出不同結局的復仇劇。至於為什麼選了這個題材,是因為我喜歡看鐵道迷親子互動。我家住在鐵道沿線,每當看到帶著孩子看電車而感到開心的父母,就覺得很美好,於是就想讓這樣的親子出現在故事中。
三方祐人(以下簡稱三方):「一位綁架他人孩子的女性,將孩子當作自己親生撫養」這種題材雖然不是從未出現過,但這次由北川景子以壓倒性的演技,將「背負絕望與大罪的母親」詮釋得淋漓盡致。我本身也很喜歡《梨泰院Class》等復仇劇,這部作品也帶有不少韓劇的元素,不過最終回的結局則有著《奪你》(備註:『あな奪』,本劇專屬hashtag)獨有的味道。
——透過撫養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想最傳達什麼訊息?
水野:最想傳達的是「血緣並不是那麼重要」。我相信共同度過的時間,可以創造出超越血緣的羈絆。當然,也有以「血緣」為核心的故事類型。但我常想,如果某天突然得知自己有個素未謀面的孩子,那會有什麼情感呢?那不就像是與陌生人一樣嗎?與其那樣,我更想傳達即使沒有血緣,只要一起生活,也會自然成為家人。我想把這個訊息傳遞給那些沒有幸運家庭的人。
——本劇給人一種不同於過往「月10劇」的印象。您對「關西電視月10劇」這個品牌有什麼看法?
三方:我認為「品牌」是由每位製作人努力耕耘後自然形成的結果。只要精雕細琢、不輕言放棄,對細節執著到底,自然會有「關西電視劇」的風格。我們始終專注於拍攝現場,不會因為所謂的品牌而自我施壓。
——劇中大量展現了母親的堅強與脆弱,甚至女性的可怕一面,也有呼應當代女性處境的台詞。這部作品想傳達什麼訊息?
水野:其實我並沒有特別強調「女性」這個角度。我想描繪的是「母親」這個角色的普遍面貌。當然父親也一樣,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永恆主題。即使再理性的人,一旦牽涉到孩子的事,也會變得瘋狂。第10集有句台詞:「因孩子而墜入黑暗」,正是這個意思。至於砂羽的上司元木,雖然她身為女性努力打拼,但卻迎來悲劇收場,也反映了現代女性的處境。
——第7集,美海對紘海說「我真希望能像媽媽一樣」,這種母女間的真實互動也成為了劇情基礎嗎?
水野:這算是「親子常見橋段」吧。每個孩子應該都曾說過想要像父母那樣的話。雖然當時還沒決定誰來演美海,但既然北川這麼美麗,自然就想寫下這句台詞。不過,那場戲的用意,其實是想讓紘海心頭一震。
——北川景子的演出堪稱生涯最佳,請問當初是怎麼邀約她的?
水野:因為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員。這是一個強烈展現母親身份的角色,因此需要絕對的說服力。北川育有孩子、並且讓人覺得「她有認真在育兒」的女演員。兼具母親的說服力與演員的魅力。
三方:這次我也想看到她放開自我、展現瘋狂的演技。雖然過去作品有過這樣的片段,但這次完全無法預測會有怎樣的演出。以粉絲的角度說有點不好意思,但當時我真的想:「我超想看北川演中越紘海!」這就是我決定邀請她的主要原因。
——北川本人似乎也非常投入這部作品?
水野:她雖然沒明說,但從第一天開始就展現出驚人的表演。我感受到她用演技表達一切。她曾輕描淡寫地說「我會當作紀錄片來演」,我們事前也跟她說,希望她能以真實感來演出。
三方:北川曾說「想追求極致的真實感」,我們與導演松木創也討論過要如何捕捉她的演技。她所塑造的中越紘海不但沒有走偏,反而遠超預期。根本不用我們多說,因為她能理解腳本中自理行間的情感,每一集都帶來令人讚嘆的演出。
——飾演結城旭的大森南朋,也展現了穩定且有說服力的演技。為何選擇他?
水野:我覺得大森有種讓人心跳加速的性感,看著他就覺得很有魅力又好像是好人。旭一開始要讓人覺得是壞人,但隨著劇情推進又展現出善良的一面。當紘海看到他的善良時,才會產生悔意。我想像大森能演出那種「讓人真心感到抱歉」的表情,於是選擇了他。
三方:大森的演技獨一無二。像是在回憶場景中說出「這種好天氣還要上班」的表情,就真的讓人火大(笑)。他能完全掌控臉部肌肉,自由變換表情,看起來既像壞人,也像好人。重新看剪接完成的版本,也覺得結城旭這角色非他莫屬。
——第9集中,旭得知紘海是事故受害者家屬,但觀眾中也有不少人質疑:為何他沒有早點察覺?
水野:我們也收到了許多類似的意見。雖然他曾看過那場記者會,但紘海拒絕接受他那種「沒有誠意」的道歉。劇中設定是,兩人沒有直接見過面,也沒有看過彼此的臉。
三方:新聞媒體在報導結城旭時,並未刊出被害者一家、也就是皆川家的照片。唯一的照片是砂羽在葬禮上偷偷拍的,也從未公開。因此觀眾覺得疑惑,我們確實應該再補充說明。
水野:雖然劇中有提到「受害者未收下賠償金」,但沒見過對方面孔這件事,應該另找機會清楚交代。這是我們需要的反省地方。
《從奪走你的那天起》最終回:「每個角色都有完整結局」
——本作起用多位年輕演員。請問選用阿部亮平和小林虎之介的原因是什麼?
水野:關於小林先生,我是在TBS的《下剋上球兒》中認識他的,覺得他很不錯,之後也看了他演出的NHK《宙わたる教室》。兩部作品中他都演了有點叛逆的角色,不過看得出來他應該是個很善良的孩子。我和他經紀人關係不錯,從對方那裡得知他果然是個非常純真、正直的年輕人……我一直很希望有機會合作,他也完全沒有辜負期待。
——觀眾指出,小林先生這次飾演的是首次有「已婚」設定的角色。
水野:沒錯,他說這是第一次。有這個設定是因為我們刻意安排的。中學生的女生在喜歡上年長對象時,一定會在意對方是否已婚。對中學生來說,「結婚」還是很遙遠的事,但她們往往會把初戀當作永恆,這就是我們認為的「中學生定番心理」。
三方:這其實也在我們的計算之中。列車長戴的白手套剛好能遮住結婚戒指,所以觀眾很難注意到。至於阿部先生,他飾演的玖村在第1集登場時是個認真的大學生,之後卻逐漸成為社會邊緣人,這樣的角色對觀眾來說很容易理解。而且阿部先生本人是聰明帥氣型,擅長答題,和早期的玖村形象非常契合。我們也有點小壞心,希望能看看他「走偏」的模樣,帶著這樣的期待邀請了他。他的聲音也很有魅力,這點我也很喜歡。
——玖村這個角色拉近了觀眾與劇情的距離,讓我們能從他身上找到視角。
水野:玖村是我們特別用心安排的角色。在復仇劇裡,常會有些無辜被波及的人,我一直希望加入這樣的角色。他被設定為結城家的家庭教師,是讓他能自然地在事件發生時出現在家中、巧合聽見隱瞞計畫。而他是「自動販賣機補貨員」的設定,靈感來自我朋友的經歷。因為幼兒園設有販賣機,便創造了他和紘海產生聯繫的契機。
——本劇的懸疑氛圍很濃,配樂主題也很突出,經常在關鍵時刻響起,這是刻意安排的嗎?
水野:是的,我們是刻意設計的。主題曲有好幾個版本,有鋼琴獨奏、以中提琴為主的版本,也有慢速版,但最常播放的版本是最能營造高潮的。那段音樂一響起,就有種「來了!」的感覺。有時候音效師選了其他版本,我們還會要求換回主版本。
三方:關於音樂的時機,我們是經過多次討論、反覆嘗試才決定的。雖然說「配樂是劇中最重要的元素」或許誇張了些,但它確實是作品最後的收尾,賦予整體氛圍,我們對這點相當講究。
——主題曲back number的〈Blue Amber〉也和本劇主題相呼應,當初是怎麼溝通的呢?
水野:我們有傳達「萬花筒」這個關鍵詞,而他們在寫歌前也已經看過幾乎完成的劇本,所以我覺得這首歌和劇情非常契合。
三方:「Blue Amber」是種會隨光線變色的礦石——琥珀。這和我們劇中「人的內心就像萬花筒」的主題相通,也就是人不能只看外表,換個角度看會有不同面貌。back number以這為靈感創作,我認為這種創作者間的共鳴非常美妙。
——你們之前提到這是一部復仇劇。像《半澤直樹》或《梨泰院Class》這類作品常在劇情中段轉換舞台,本劇中紘海加入「Switchback」公司是類似的安排嗎?
水野:與其說是模仿,不如說是劇情的必然。雖然也考慮過讓紘海遠距復仇,但為了推進故事,必須安排她和旭接觸,讓她能夠真正了解旭並產生後悔與苦惱。這正是本劇後半的核心,因此她必須主動接近。
——劇中讓人感受到《火曜懸疑劇場》、午間劇場、韓劇等元素,是否受到這些影響?
水野:我從小就是看火曜懸疑劇、午間劇場和韓劇長大的,所以這些風格早已融入在我的創作中了(笑)。我也很喜歡《真珠夫人》《愛之嵐》這類午間劇場作品(附註:下午播出,主打主婦觀眾的家庭倫理愛情狗血劇),如果劇情不來點激烈展開,就會覺得不夠味。那種「平淡日常」的描寫在我作品裡基本不存在。
三方:連續劇雖然也有家庭劇類型,但我們就像《週刊少年Jump》一樣,必須做出「讓觀眾下週一定要收看」的內容。不論是否像《半澤直樹》那樣有強烈角色,劇情一定要持續推進。我也非常喜歡《火曜懸疑劇場》。
——進入最終回,旭曾拜託望月調查到女兒萌子13歲生日(11月17日)為止,這天是否會是劇情高潮?
水野:是的,這個生日非常重要。
三方:我有個同齡朋友也在追劇,昨天突然傳訊來問我,結果他竟然猜中結局。雖然選項不多,但紘海和旭都真心愛著美海,所以我相信他們不會讓她陷入不幸的未來。最終該怎麼做,將會是身為父母的重要抉擇。
——那麼請分享一下最終回的看點。
水野:不只是親子關係,這部劇所有角色都會有明確的結局,這部分也希望觀眾關注。而玖村還有更多表現空間。
三方:從「兩個家庭」的角度來看,最終必然是圍繞美海展開。請關注兩個家庭將如何收場,以及美海的選擇。
水野:本劇並沒有特別參考哪一部作品,但如果非要說的話,稍微有參考中國電影《和你在一起》,可能可以作為一些暗示。
——最後一個問題。這部作品裡幾乎沒有「正確的人」。除了玖村是被捲入的,其他角色都做了錯誤的選擇,卻又似乎假裝沒發現。你們對於「人生中的正確」是如何看待的?
水野:雖然大家都犯了錯,但這些角色中沒有一個是壞人。每個人本質上都是善良的,只是方式錯了而已。像紘海、旭,都是因為太愛孩子才會失控。我認為玖村反而是最「像人」的角色。
三方:大家都很有人性,我覺得這就足夠了。世界上不全是正義使者或清白無瑕的人。這部劇的角色,包括江身子(鶴田真由)在內,都很有血有肉。他們會犯錯,但仍努力生活,抱著對他人的關懷繼續前行,這樣的人性本身就很動人。
水野:是的,他們都是讓人喜歡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