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股

總經
2025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動盪不已。川普總統的「解放日關稅」政策推升美國有效關稅稅率從年初3%飆升至13%,最終恐達17%。亞馬遜上逾1400種中國商品上漲2.6%,高於核心通膨1%,家具、電子品尤為明顯。高盛預測,消費者恐承擔七成關稅成本,但企業利潤亦遭擠壓,標普500第二季EPS增幅恐自12%驟降至4%。PCE物價指數在5月加速攀升,若關稅全面恢復,CPI恐升至4%以上,令聯準會在通膨與經濟放緩間左右為難。
金融市場充滿波動。美元自4月起受川普關稅衝擊及衰退疑慮拖累,彭博美元指數寫下近20年最差上半年表現,摩根大通預估全年續貶2%。股市方面,年初AI熱潮推升那斯達克100,卻在2月市值蒸發近7兆美元,部分因中國AI新創崛起與關稅衝擊。4月底川普暫緩部分關稅後,市場回溫,標普500再創新高,仍由科技巨頭領漲。
全球資金流向轉變。歐股表現超車美股,Stoxx 600截至6月已超越標普500達16個百分點,創2006年來最佳紀錄;歐元匯價突破1.17美元。新興市場受益於AI發展及美元走軟,股東財富上半年增加1.8兆美元。亞洲貨幣波動劇烈,日元因升息預期升值9%,人民幣雖升至七個月新高,但仍面臨中國經濟放緩隱憂。債市則短債領漲,長債受財政支出與債務壓力影響,利差擴大。
川普推動「大而美法案」試圖延長減稅,卻引爆赤字疑慮,美國今年恐增2兆美元赤字及1兆美元利息支出。達里歐警告美債危機如「財政心臟病」。市場對Fed降息期待升溫,但摩根士丹利認為短期仍難鬆手,降息時點可能延至9月後。
美國對各國施壓,要求在7月9日前達協議。在加拿大政府取消數位服務稅後,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哈塞特表示,將立即重啟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歐盟傳出願意接受對多數歐洲出口產品徵收 10% 「普遍關稅」的貿易安排,但相對地要求美方對包括製藥、酒精、半導體與商用飛機等關鍵產業降低關稅。不過歐盟堅持數位市場法立場,已對蘋果、Meta祭出罰款,貿易摩擦向科技領域延伸。而美國總統川普威脅要對日本向美國出口的產品實施新一輪關稅,因為日本拒絕進口美國稻米。
科技與產業方面,特斯拉在中國推V4充電站,但比亞迪已布局1兆瓦超充技術,並在歐洲市場攻城掠地。特斯拉在歐洲市佔連五個月下滑,5月市佔僅0.9%,「賣碳」收入5.95億美元甚至超越當季汽車淨利。AI產業競爭激烈,Meta砸重金挖角人才並開源Llama模型,但面臨版權爭議與模型延遲。輝達內部人士一年套現逾10億美元。
能源方面,OPEC+計劃增產每日41.1萬桶,布蘭特原油跌破每桶68美元。今年以來跌逾9%。美國頁岩氣產區面臨管線瓶頸,影響產能擴張。
歐元區通膨降至2%,市場預期ECB暫緩降息;英國首季GDP增0.7%,但4月意外收縮。日本工業產出僅增0.5%,韓國經濟陷困,預測增長由2.1%下修至2%。中國製造業PMI雖升至49.7%,仍處收縮區間。
中東局勢緊張,伊朗要求聯合國追究美以侵略責任。台幣年內升幅超過10%,近期卻劇烈波動,引市場憂心央行干預。全球經濟在地緣衝突、政策變數與產業洗牌中持續走向高度不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