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已不再愛投資中國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現象:外資從中國撤出?

1. 數據明顯呈現驟降趨勢

  • 2021年外資流入中國高達 3441億美元,為歷史高峰。
  • 至2023年降至約 42.7億美元(同比跌77.5%)。2024年僅 45億美元,遠低於前幾年水平。
  • 2025年前五個月則持續萎縮,年減約 13%,進一步惡化布局。

上述數據顯示,外資對中國的投資熱度自2021年起急劇降溫,2024年已跌至極低點。

2. 外媒洞見:投資信心驟降

  • 路透與美國商會(AmCham、EU Chamber)指出,仍有部分企業在中國保有投資,但「排名第一投資目的地」地位已創25年新低。
  • 中國財經媒體亦指出:“Net FDI falling significantly in 2024”且外資企業調查顯示經營風險提升(ft.com)。

在媒體、官方報導與外資公司紛紛指出“中媒表面樂觀,但數據不說謊”,正說明外資正快速撤離。


二、原因分析

探究為何短短三年,外資熱情大幅下滑,可能原因如下:

1. 經濟增長放緩與內需疲弱

  • 中國經濟成長從2021年的8%以上降至2023、2024年約5%左右。
  • 房地產泡沫與債務風險(恒大等)重創投資信心。
  • 零售物價指數甚至出現通縮現象,內需復甦乏力。

這些結構性問題讓外資審慎部署,期待更穩定回報環境。

2. 地緣政治與政策不確定

  • 中美關係緊張——從晶片、科技封鎖到民企監管多變,使外企不敢重倉中國。
  • 疫情政策轉變、監管政策反覆,如反壟斷、高科技限制,增加經營複雜度與風險。
  • 外企感受「favoured status」不再明確,甚至擔憂被邊緣化。

若制度信任度降低,長期投資將成為高風險選擇。

3. 其他市場吸引力提升

  • 印度與越南等亞洲新興市場崛起,以成本與市場潛力吸引產業移轉。
  • 中國企業大量外向投資至歐洲,顯示資本與產能跨境再布局,反映其國內投資受限。

中國「不起舞,產業卻終將流失」,外資布局正轉向新興區域與成熟市場。


三、外資流向哪裡?

是否外資改投美國?答案是複雜而具層次的。

1. 美國仍是全球第一投資目的地

  • 2024年美國全年FDI流入 2270億美元,占全球14%,仍為最受青睞國家。
  • 2024 Q4有 799億美元,2025 Q1為 528億美元,雖下滑但仍高居前列。

美國吸金能力強,雖受關稅與政策影響,卻仍具深厚吸引力。

2. Q1 2025 FDI陷谷,但看似暫時

  • 2025 Q1美國FDI降至僅 52.8億美元,為2022末以來低點。
  • 路透指出,因川普政策、關稅不確定性影響企業決策,但大型資本案(如Nippon Steel併購美國鋼廠等)可能推動後續回升。

結論:美國地位仍穩,Q1仍屬市場短期調整。

3. 全球資金分布呈現多元化

  • 印度FY25年FDI達 500億美元,年增13%,顯示亞洲新興市場吸金力提升。
  • 中國企業對歐洲投資首次回升,2024年約 520億歐元,反映跨國布局策略多樣。

資金配置正呈現多極化趨勢,中國、美國、印度、歐洲皆瓜分外資焦點。


四、數字拆解:中國 vs 美國 FDI 流量對比

中國FDI走向

  • 2021:344.1 B
  • 2022:190.2 B(年減44.7%)
  • 2023:42.7 B(年減77.5%)
  • 2024:45 B (BOP) vs 116.2 B(utilized FDI,扣除再投資、母公司債務等淨流入)
  • 2025 Q1前5月:同比下降約13%

可見淨流入驟降,實體投資仍有一定量,但趨勢偏弱。

📊 美國FDI走向

  • 2024全年:292 B(略低於2023約297 B)
  • 2024 Q4:79.9 B
  • 2025 Q1:52.8 B(年減約34%)
  • 美流入金額仍高於中國,即使2025短期回落。

美國保持全球最大FDI吸引力,但關稅與政策授權仍可能影響未來走勢。


五、長期挑戰與展望

A. 中國內部對策

  1. 吸引高端製造與服務業:utilized FDI顯示高科技製造與研發成長

但內需疲弱、政策穩定性不足仍是最大陰影。

B. 美國外資環境

  1. 市場多樣性與創新能力強:美國擁有效率資本市場與技術聚集效應。
  2. 政策不確定影響投資判斷:關稅、稅改、通貨政策等使企業保守。
  3. 企業大型案仍支持後續走揚,如日韓車廠在美新建廠投資案。

總體而言,美國依然強勁,但政經風險仍在市場上揮之不去。


六、結論與評估

結論總結

  • 中國FDI大幅下跌:從2021的344B跌至2024僅45B,降幅巨大,反映內外因素交織。
  • 美國依然最受外資青睞:2024年FDI居全球首,2025雖小回調但仍高於中國。
  • 全球資金多元輪動中:印度興起、歐洲吸引新能源資本,中國不再獨霸。

未來觀察重點

  1. 中國能否持續吸引尖端產業?utilized FDI轉向高科技仍值得期待,但整體流入下滑如要逆轉需內需與制度同步強化。
  2. 美國能否改善政策透明與投資穩定性?關稅與稅改若仍多變,可能導致流入放緩。
  3. 新興市場能否提升吸金競爭力?印度、越南若能提供穩定營商環境與配套設施,將是外資下一波聚焦。

七、結語

「外資不再愛中國」並非危言聳聽,而是數據真實反映。中國FDI從344B跌至45B,消失90%以上;美國則依舊為全球首選,持續吸金。雖中國仍具潛力,但若無內需回暖與制度保障,難以重建長期投資吸引力。全球資金分配已進入多極時代,在不穩定背景下,中美皆需提升競爭力,迎接下一輪全球資金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股市 | 行銷 | 老耿的經驗寶庫
2會員
76內容數
二十多年前,研究生的我創立全台最大IT社群網站。 二十多年後,小耿變成老耿了,我將多年來的投資經驗以有別於專業性文章,深知新手們遇到的問題,在此提供淺顯易懂,並分析大戶或主力操作手法與他們的策略。 這些投資心得分享,部份是自己觀察後的心得,更多資訊都是從大戶那邊學來的,讀完這一本,任何的新手都可以立即進入股市實戰。
2025/07/02
自2018年起,川普政府以「美國優先」為旗號,透過大刷關稅,特別是對中國輸美商品課徵高達25%關稅,試圖讓美國製造業回流、降低貿易逆差、減少對中國依賴。政府期望透過提升中國出口成本,扭轉約每年數千億美元的美中貿易逆差,同時刺激本土產業、創造就業。
2025/07/02
自2018年起,川普政府以「美國優先」為旗號,透過大刷關稅,特別是對中國輸美商品課徵高達25%關稅,試圖讓美國製造業回流、降低貿易逆差、減少對中國依賴。政府期望透過提升中國出口成本,扭轉約每年數千億美元的美中貿易逆差,同時刺激本土產業、創造就業。
2025/06/25
在投資股票時,許多投資人會問一個常見問題:**「融資是不是只有大戶或主力在玩?它是散戶的指標嗎?」**這個問題乍聽之下很簡單,但實際上卻牽涉到對市場結構、資金行為與股票籌碼變化的深入理解。 多數人會直覺回答:「當然是散戶在用融資啊!」這正是陷入了市場中流傳已久的「股市常識迷思」。實際情況遠比想像中
2025/06/25
在投資股票時,許多投資人會問一個常見問題:**「融資是不是只有大戶或主力在玩?它是散戶的指標嗎?」**這個問題乍聽之下很簡單,但實際上卻牽涉到對市場結構、資金行為與股票籌碼變化的深入理解。 多數人會直覺回答:「當然是散戶在用融資啊!」這正是陷入了市場中流傳已久的「股市常識迷思」。實際情況遠比想像中
2025/06/25
籌碼可以看出大戶或主力的動向嗎? 這是很多投資人關心的問題,但可惜的是,真正的答案是——很難,只靠籌碼數據不夠,需要搭配其他工具與經驗判斷。 為什麼呢?因為大戶並不是你想像中那麼容易識破,他們往往非常有經驗,懂得隱藏自己的意圖,而且操作方式靈活多變。
2025/06/25
籌碼可以看出大戶或主力的動向嗎? 這是很多投資人關心的問題,但可惜的是,真正的答案是——很難,只靠籌碼數據不夠,需要搭配其他工具與經驗判斷。 為什麼呢?因為大戶並不是你想像中那麼容易識破,他們往往非常有經驗,懂得隱藏自己的意圖,而且操作方式靈活多變。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中國經濟可能尚未落底,但中國科技股確實已在谷底。 我們可能從沒注意過,從他們的獲利看,中國科技股怎麼這麼便宜。
Thumbnail
中國經濟可能尚未落底,但中國科技股確實已在谷底。 我們可能從沒注意過,從他們的獲利看,中國科技股怎麼這麼便宜。
Thumbnail
全球股市巨震,資金轉向美債避險
Thumbnail
全球股市巨震,資金轉向美債避險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7/26 收盤) 成交量 4,693 億,外資賣超 846.46 億,歷史第二多,投信反手買超 82.65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ABF載板、IC 設計、散熱、重電 週五反應前兩日美國科技股的重挫,開盤跳空下殺九百多點灌破季線後小幅收斂並持穩到尾盤。
Thumbnail
台股大盤動向(截至 07/26 收盤) 成交量 4,693 億,外資賣超 846.46 億,歷史第二多,投信反手買超 82.65 億 成交值前 20 名聚焦在 AI 伺服器、ABF載板、IC 設計、散熱、重電 週五反應前兩日美國科技股的重挫,開盤跳空下殺九百多點灌破季線後小幅收斂並持穩到尾盤。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根據眾多報導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外商直接投資連續下降、股匯雙殺、房地產市場崩跌及財政收入萎縮等問題。中國政府本應提振內需促進經濟成長,但卻補貼供給。 中國經濟,最後下場,恐怕會像日本「泡沫經濟」崩盤,最終淪入「失落的三十年」一樣,甚至可能還會更加悽慘。而想要復興,恐怕則需要幾十載!
Thumbnail
台灣四月外銷訂單年增率為10.84%,自三月的1.25%增加,二月的數據則是比去年同期衰退10.42%,可以說台灣上市櫃企業整體的外銷訂單才剛復甦而已,不過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近期卻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這的確是有趣的現象。於是,老習慣就犯了,自耕農仍舊嘗試從歷史中尋找相似的情況,雖然這幾年研究歷史數據經常
Thumbnail
台灣四月外銷訂單年增率為10.84%,自三月的1.25%增加,二月的數據則是比去年同期衰退10.42%,可以說台灣上市櫃企業整體的外銷訂單才剛復甦而已,不過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近期卻不斷創下歷史新高,這的確是有趣的現象。於是,老習慣就犯了,自耕農仍舊嘗試從歷史中尋找相似的情況,雖然這幾年研究歷史數據經常
Thumbnail
2025年第二季,由於中國大陸的經濟衰退疑慮,全球股市回檔的趨勢影響臺股,使臺股回跌了近三成。市場悲觀氣氛擔心會有中國產生的新風暴來臨,影響投資者信心。然而,持股業績和配息並未出現大幅衰退,符合當初購買理由。因此,投資者應冷靜面對波動市場。
Thumbnail
2025年第二季,由於中國大陸的經濟衰退疑慮,全球股市回檔的趨勢影響臺股,使臺股回跌了近三成。市場悲觀氣氛擔心會有中國產生的新風暴來臨,影響投資者信心。然而,持股業績和配息並未出現大幅衰退,符合當初購買理由。因此,投資者應冷靜面對波動市場。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 中國決策者越來越擔心資金空轉 中國的決策者越來越擔心,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已經導致銀行系統流動性過剩,而這些流動性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
Thumbnail
<華爾街日報> 中國決策者越來越擔心資金空轉 中國的決策者越來越擔心,加大貨幣政策支持力度已經導致銀行系統流動性過剩,而這些流動性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