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飛機上俯瞰浩瀚的納瑟湖(Lake Nasser)後,我們的行程緊接著來到今日壯遊的第一站─亞斯文水壩(Aswan Dam)。
這座舉世聞名的水壩,由低壩與高壩組成。為解決尼羅河長年氾濫的水患,最初由英國協助建造;隨著需求擴大,後由蘇聯出資支援,興建高壩。因此在水壩入口,矗立著一座《蘇聯埃及友誼紀念碑》,作為對援建之舉的感謝。
登上壩頂,視線兩側展開截然不同的景致。一側,是寧靜廣闊的納瑟湖,湖面在陽光照映下閃爍粼粼波光,藍得深遠、靜得攝人,彷彿是一座靜默的內海。它的邊界,延伸至數小時車程外的<阿布辛貝神殿>。
站在湖畔,我彷彿能看見尼羅河的過往與未來,於無聲之中,說著古老的故事。
另一側,則是低壩區:一片鋪展在沙地上的工業景觀。高壓電塔林立,水力發電設施排列整齊,昭示著人類現代文明的力量,也讓人不禁感受到:這條孕育埃及文明的母親河,如今已被重新編織命運。
亞斯文自古便是埃及重要的南方城市,這片土地上承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菲萊神廟、阿布辛貝神殿……然而水壩的建設,意味著部分古蹟將永遠沉沒於納瑟湖之中。
為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水壩興建前即展開搶救行動,將神殿逐一切割、編號、遷移與重建,才得以讓這些歷史瑰寶繼續屹立於世。這些古蹟,也是我此行最重要的追尋之一。
我緩緩地走在壩頂,感受埃及的陽光灑落臉頰,聽著一輛輛遊覽車駛過。風從湖面吹來,夾雜著乾燥的朦朧的沙氣,也帶著說不出的溫柔。我忍不住微笑,腦海中浮現電影‘’托斯卡尼艷陽下‘’的一句話:
「生活,就是應該抱著熱情,大膽嘗試。」
是的,也許每一場旅行,都是我們與自己靜靜對話的機會;在古老與現代之間,在浩瀚與荒蕪之間,尋找那條屬於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