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經試圖忍住不點那杯手搖、
或者在體重控制期路過鹹酥雞攤,
假裝沒看到沒聞到,那麼,你一定會懂這隻叫米諾的貓。
他只是一隻貓。
一隻對魚有天然渴望,
但又努力記得任務的小貓。

這隻貓的CP值好高
🐱封面上一隻貓背著包,
眼睛亮晶晶的在森林深處走著,
彷彿正要開始一場愉快的散步。
🐱故事的開頭很簡單,
像是每個小孩初次接到大人交辦任務一樣:
「你可以幫我買個東西嗎?」

不同的是,這個任務是
「去幫一位身體虛弱的爺爺買魚」,
而且接受任務的是一隻貓,
對貓來說,魚不是一個小東西,是「夢幻逸品」。
也就是說,
這個故事的主題根本不是「完成任務」,
而是「在無數次想偷吃的念頭裡,如何生還」。

🐱米諾踏出家門,雖然背上了背包,
但沉重的是心裡小惡魔和小天使的交戰:
「如果我不小心吃掉了,
該怎麼說才不會被罵?」
「我只是試吃一下,不算吃光吧?」
「也許爺爺根本吃不了那麼多⋯⋯」
這些想法,我超級熟,(手機前的你也是吧?)
那是偷吃冰淇淋時的「不然就一口」、
是賴床時的「再五分鐘」、
是追劇時的「最後一集我一定關」、
是深夜滑手機時的「看到這篇就睡」⋯⋯
(我覺得我可以寫一千字)
🐱不過,
這本書厲害的地方就在於,
它把這些念頭通通呈現出來,
還畫得非常可愛、非常真實。

就像這個跨頁,
完全是米諾幻想中的對話場景,
編出「魚哭得太傷心所以放回去」的藉口,
還模擬遇到瘦得皮包骨的朋友,
這是一場場活生生的內心戲,
畫面誇張又真實,
幽默展現「偷吃慾望」與「預防被罵」之間的拉鋸戰,
絕對是全書最貼近「我」心聲的一幕。

🐱這個畫面裡的米諾兩眼放光的盯著魚攤:
「哇,這條魚看起來好好吃啊!」
構圖裡,米諾身高甚至不及大人們的一半,
這也強化他「身小志氣高」的形象。
這不只是買魚的瞬間,
而是他歷經無數「天貓交戰」後,
終於抵達的象徵性時刻。
🐱在這些畫面裡,
我們看到的不只是貓的掙扎,
更是人類日常心魔的縮影。
這本書的節奏輕快,
幾乎每頁都能看到米諾的情緒變化與動作轉折,
他是一路內心交戰、腦補成風,
還會自我催眠的「普通貓」,
就像每個「我們」一樣。
正因為如此,
他的選擇讓我想喊:「你不要撐了!」
這種「撐著不爆發」的張力,
全靠「吃還是不吃?」維繫著,搞笑又真誠,
像極了我們面對甜食、購物、拖延或愛情時的理智攻防戰。
甚至可以說,
這是本關於「忍住不做一件很想做的事」的修行日誌,
而這份「忍」並不是被強迫的,
而是他自己選擇去完成某件重要的事。
這點,也許比很多勵志書還要深刻。
🐱米諾的任務是爺爺交給的。
一位身體狀況不太好的老爺爺,
住在森林裡,需要一尾魚來提提精神。
聽起來像是個平凡的請求,
但對米諾來說,像是一份信任、一種交付。
我們可以從米諾一路上的行動中意識到,
他其實是很在意這件事的,
那些內心掙扎的各種時刻,
都是因為他真的不希望讓那位需要魚的爺爺失望。
這種「希望對方好起來」的情感,
在他每一次試圖忍住自己時,
被圖像不動聲色的傳達出來。
無比乾淨、溫暖、純粹,直達我心。
🐱這本書的畫風也是個亮點,
森林的樹幹彎曲得像會說話,
雲朵像是捲起的布條,
橋的每一塊石頭都有不同色彩,
就連市集的攤販也不是那種冷冰冰的背景,
而是有溫度、有故事的人物。
每個畫面都有豐富的小細節,
米諾的表情從困惑、懊惱到偷笑,
這些圖像不是為了「可愛」而存在,
而是為了「誠實」,
誠實呈現一隻小貓心中千回百轉的思緒,
以及他每一次走向選擇時,所經過的掙扎與跳躍。
🐱這本書適合誰呢?
對孩子來說,
這是一場有趣的忍耐遊戲;
對大人來說,
這是一次很溫柔的「反射練習」。
尤其當我看著米諾擔心的想:
「我真的可以忍住不吃掉嗎?」
那瞬間感覺這本書寫的是我們在人生中,
那些一次次與自己交手的時刻。
那尾魚其實是一道測試。
測的不只是米諾是否記得任務,
而是米諾在慾望與責任之間,如何選擇;
在快樂與承諾之間,如何掙扎;
在「我想要」與「我答應」間,如何修煉。
這尾魚感覺沒什麼,
卻承載著一份心意。
米諾,雖然小,卻把它好好背著,
也許對他來說,那不只是回家的路,
而是一次值得驕傲的成長。
🐱如果你也曾有過那樣的時刻,
為了一個小小的目標努力自律、
為了不讓某個人失望而忍住衝動、
或者只是單純想成為一個值得信任的大人⋯⋯
那麼,你會很喜歡這本書。
然後你可以跟米諾一起笑著對自己說:
「我們做到了,好像也沒有那麼難嘛。」
《米諾貓上街去買魚》
作者|石津千尋
繪者|廣瀨弦
譯者|黃薇嬪
出版|小漫遊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