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布拉芙卡·烏格雷希奇 Dubravka Ugrešić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中 )
出版日期:2023/08/01
語言:簡體中文
簡介
市場純粹以暢銷書來判斷好壞,文案似乎比文字本身還重要。每個不入流的名人都有機會在大型書店裡兜售自己的作品,而「真正的」作家則被冷落......
這是本散文集,寫著作者對於這個閱讀社會的鋒利體會。
心得
「一個作家關心文學環境,就好比一個本該安於在傳送帶前某一崗位工作的工人,突然開始詢問傳送帶的工作原理、工廠的結構,突然開始關心在自己雙手間傳遞的小釘子的命運,儼然他是個老闆。」
我在想,初次認識杜布拉芙卡這位作者就從這本冷硬的散文集開始,會是個好主意嗎?
但是,我確實看得滿開心的,出版這件事是如何被市場規訓的,就好像有了作家這個身份,就能增加自己在社會上的籌碼一樣,杜布拉芙卡對於文學界的觀點很直接,直接到我會說「這說出去不會得罪人嗎(笑)」的地步。但這裡還有一個前提,原作的成書時間是2003年,記錄的是她從1996年到2000年期間斷斷續續的文字。畢竟都過了20年,現在是否還如她所觀察到的那樣,還有待考據(?)
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書裡,杜布拉芙卡提到她是位被市場定型的東歐作家,這似乎代表著與她合作的出版社對於她的作品主題,會提前帶有一個假設,往往希望看到一些特定的主題,例如對於共產世界的回憶,或是人們處於動盪年代下的無奈與混亂。文字不帶多餘感情,她不抗拒大眾認定自己來自主流之外的邊緣世界,只是對那個被異化成東歐模板的她表示不滿。
這種書寫讓我想到,當我們在討論原住民文學的時候,我們期待看到的是什麼,或者說我們的腦袋裡第一個冒出來的畫面是什麼,部落、祖靈、山林(別忘了海洋)或是獵人。如此,提筆寫下的內容是對於思想的發聲,還是按照市場期望的劇本在演出呢?
延伸閱讀
書名 : 邦查女孩
作者 : 甘耀明
出版社 : 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 : 2015/05/20
語言 : 繁體中文
簡介 : 由一段少女與伐木工的旅程,帶出部落如何在歷史與現代之間找到立足點的討論。
我整理了一份蝦皮好物推薦清單,裡面都是我自己覺得不錯的商品,歡迎逛逛,連結有分潤回饋,如果你透過它下單,我會收到一些支持,謝謝你 🙌
感謝你的來訪閱讀,希望此地能提供一些樂趣,也歡迎交流關注:部落格(同名)、臉書(日常的不定時放送),還有Threads(同名) 。
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