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走進水晶纜車時,鞋底貼上透明玻璃,心也跟著懸了起來。 纜車緩緩離地,像是被什麼溫柔地提起,帶著我離開熟悉的平面,投入一場高空的旅程。 不是追風,而是想從更高的角度看看那片我曾多次路過的湖——日月潭。 腳底是層層疊疊的杉木林,如濃密的綠色波浪,靜靜拍打著山的輪廓。 纜車影子斜斜掠過樹頂,轉瞬即逝。陽光灑落,森林閃著點點光斑,像是有眼睛正在眨動。 遠方的湖水閃出一線亮藍,如山林之心,靜默地跳動著。 我記得這次搭乘遊湖船,船長一邊掌舵,一邊說起日月潭的往事:「其實啊,日月潭原本並不是一整片湖。」 原先是日潭與月潭,兩片靜水各自安好。 直到日治時期,日本人為了發電,築壩、挖隧,引來濁水溪之水,湖面因而擴大成今天的模樣。 那些淹沒的村落、遷徙的族群、消失的山徑,是否還藏在湖底? 我望著水面,覺得那是一本未曾闔上的舊日記。 從纜車望去,中央那圓形站體靜靜矗立,如同一道界線,劃開山與湖的交界。 水面平如鏡,倒映著天的藍。森林靜默、山脈起伏,時間彷彿被溫柔拉長。 纜車裡不再交談,只有窗外世界緩緩述說,語速極慢,字字清晰。 我坐在座位上,看著自己的腳懸空,雖覺得不安恐懼。 這透明的視角,好像也讓心變得透明起來。 日月潭,不只是台灣地圖上的一滴水,而是歲月在山林與湖泊間寫下的一首詩。 不是每次旅行都能這樣靜靜看見,但這一次,我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