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多數人談存股,想到的是領股息、穩穩退休,但其實還有一種鮮少被討論的操作方式:出借股票。你沒看錯,股票可以借出去,還能賺利息,就像房子可以出租一樣,這讓長期持有的股票變成了另一種現金流工具。
- 類似房東收租:你是股票的擁有者(房東),借出股票給需要放空的交易者(租客)
- 你仍是股東:公司配股配息仍計入你的名下,只是實際持有會短暫由他人調用
- 借出對象通常是法人或放空交易者
過去,股票出借多為大型機構之間的專業行為。但現在,台灣越來越多券商提供一般投資人可參與的股票出借平台,讓散戶也能透過「存股 → 出借 → 收息」的方式創造穩定現金流。只要你帳戶內有現股,一般散戶也能申請,只需完成電子簽署或書面同意。你不用挑借出對象,平台自動配對。
有哪些風險與注意事項?
儘管出借股票有機會帶來額外收入,但也存在一些需要理解的風險與注意點:項目說明
- 借出股票被強制回收:當融券市場出現異常,或借方違約時,券商可能提前收回股票,可能導致你短期無法操作
- 無法自行賣出股票:出借期間你不能任意賣出股票,若要賣出,需先提前終止借出
- 借券費用不固定:借出利率視市場供需浮動,有些熱門股利率高達年化5~10%,冷門股可能只有0.01%。
- 不同券商規則不同:每家券商的出借機制與利率下限設計略有差異。務必詳讀條款。
如果你有 1 張台積電……
以目前最熱門的存股標的台積電(2330)來說,如果你持有一張,也就是 1,000 股,依現在股價約每股 960 元來算,市值大約是 96 萬元。若開通證券商的出借功能,讓這張股票參與市場借貸機制,平均年化出借利率約在 1.2% 左右。換句話說,這張股票每年可以替你額外賺進 約 11,520 元的利息收入,你什麼都沒做,只是讓券商把你的股票借給需要放空的交易者,就能穩穩收租。
但你可能會好奇:這筆利息要不要課稅?能不能像股息一樣抵稅?
股票出借獲利,屬於「利息性所得」,必須併入綜合所得稅課稅,而且不能享有股利的 8.5% 抵稅優惠。這與股息的稅制完全不同。
例如,如果你一年領到 100 萬元股息,可以享有 8.5 萬元的抵稅額(8.5% 抵稅,上限 8 萬元),但你出借股票賺的 10 萬元利息,一毛錢都不能抵稅,會被完整併入其他所得一起課稅。如果你落在較高的所得稅級距,這筆出借收入可能會讓你的稅負明顯上升。雖然看起來是穩定的被動收入,但實際上稅後報酬率可能會比你想像得低。
✅ 適合:
- 長期持有不打算短期賣出的股票
- 對風險控管有基本認知的投資人
- 想提高資產報酬率的存股族
🚫 不適合:
- 經常買賣、短線操作的投資人
- 不願放棄對股權完全主控權者
- 對借出機制感到不安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