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週,我在步履不停發佈了「屬於我的夏日台灣感性:古早味挫冰」,這週為了延續這個話題,就讓我們繼續來走訪台灣最古色古香的城市,台南。
之前看旅遊節目,討論起若要請大家推薦旅遊景點給外國人,你會推薦哪裡?
有人說,若要體驗都市風情就去台北,大自然則去東部,玩水要去墾丁,但若你對古蹟文化有興趣,就一定要去台南。台南是台灣文化歷史古城,除了知名的赤崁樓和安平古堡,其中「保國衛民」四條美食街(保安街、國華街、衛民街、民權路),更是在地小吃集散地,吸引了不少外地旅人。今年清明連假,我們家也到此一遊,這幾條街上幾乎滿滿都是人,突然有種台灣人都來台南的錯覺?

國華街是台南美食一級戰區,接近中午時刻每間店滿滿都是人
其實在熱鬧的民生路、民族路與民權路上,只要轉個彎,就會進入寧靜的歷史街區。這裡的氛圍跟人擠人的國華街不太一樣,掛著滿滿的燈籠,老屋大多化身為文青小店,也有一些輕食餐廳、居酒屋與餐酒館進駐。

信義街上的百年無菜單料理
這裡,就是傳說中的「信義街、神農街與蝸牛巷」。
府城秘境:信義街、神農街與蝸牛巷
「信義街」是台南相當有名的老街,但這條老街,不賣小吃與紀念品,而是有許多年代已久的老屋,改裝成文創商店與咖啡廳,在這裡,你可以爬上兌悅門,俯瞰信義街風景,也可以挑間文創小店,逛逛台南式文青,就算什麼都不做,只是散散步,也可以在巷口的小小美術館欣賞畫作。

台南二級古蹟兌悅門,以珊瑚礁老古石建造而成的城門,是目前台南唯一可爬上城門的古蹟。

斑駁的信義街招牌與城門下的街景

在信義街牆面上,到處都是小小美術館的畫展
而另一條頗受在地年輕人喜歡的老街,就是「神農街」了,神農街給我的感覺很像葡萄牙波多的花街,不僅每一間房子的裝飾都很有特色,還掛著彩色燈籠,到了夜晚,特別有氣氛。

神農街很漂亮,兩旁的老屋都有特地改裝過,頗有葡萄牙波多花街之感。

神農街小小一條,卻有很多特色商店,非常好逛

街上滿滿的彩繪燈籠,也有百年廟宇穿插其中
最後一條可愛的街道就是「蝸牛巷」,說穿了就是民生路二段,當年文學作家葉石濤在這裡買了一個房子,自稱「蝸居」,所以這條巷就稱為蝸牛巷了。蝸牛巷目前仍非常多私人住宅,為了呼應蝸居之名,幾乎每間房子的門牌都有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在享受老街清幽氣息的同時,不妨來數數看,共有幾隻蝸牛吧!

從熱鬧的民生路轉進來二段,就是充滿寧靜氛圍的蝸牛巷

除了門牌,圍牆,牆角,真的各式各樣的蝸牛都有,非常可愛。

走進蝸牛巷,除了有民宅、餐廳、也有台灣最小的松本書店
安平古城的台灣第一街
除了市區的老街,位於台南安平也有幾處巷弄秘境,大家來到這裡大多是去古堡參觀,順道在老街吃個美食就結束,其實在熱鬧的大街旁,跟台南市區一樣有一些靜謐的老街,就是當時荷蘭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條街道,分別為「延平街、效忠街與中興街」,走進這三條街,就宛如來到另一個安平世界。

安平古堡是國內外旅人來台南的必朝聖景點
隔壁的安平老街熱鬧滾滾,但似乎有點迷失在觀光攤位裡,當一轉入「茉莉巷」,清新的花香滿溢鋪鼻而來,雜亂的心情立刻被療癒,巷弄內就像迷宮,走來走去又從某處穿越,非常好玩。

一走進來,剛剛的擁擠喧鬧全都不見,只有清新的花香陪伴我們

當初居民為了美化環境種植的花草,如今成了鬧中取靜的好所在
茉莉巷走到底就會接到「延平街」,這條街上非常多看點,除了有許多台式古厝,各式各樣的劍獅雕刻、可祈求平安的百年樹王公,還有過去清兵居住地的海山館。

這裡的房子大多是台式老屋,滿滿的磚瓦、蚵灰與土角厝

安平是劍獅的故鄉,所以這裡許多私宅門牌上也會有劍獅圖案

三百多歲的樹王公(右圖),是安平在地居民的守護神
海山館是台南第一大古宅,過去是清兵居住與活動中心,目前為免費參觀,裡面可以看到許多清兵服飾與武器,館內也有影片介紹,我們當天去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中午時分沒有導覽員,所以想參觀也無從問起,如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加「時空旅行-荷蘭人來台400年」的走讀活動,了解更多海山館歷史。
最後來到「胭脂巷」,據說這裡原本滿地狗屎黃金,經過黃淑娟建築師綠化打造後,成為充滿花香的胭脂巷,推薦大家黃昏時來到這裡,胭脂花會在這時候盛開,搭配黃昏的光線,來一場大自然帶來的色香味饗宴。


胭脂巷內隱密的咖啡廳
胭脂花在傍晚時分才會開花,所以又有煮飯花之稱,右圖為胭脂花種子,我老公說他小時候都拿這個來玩,小時候沒有太多玩具,只好拿植物來玩,現在把這招也傳承給兒子了。

在老街和遊客擠累了,不妨過來這幾條小巷轉換一下心情,感受一下最初的安平古城吧!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幫我按❤️,您的鼓勵是我的創作動力喔!
追蹤FB/IG有更多景點介紹:Ivytravel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