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基金呢?
廣義上的基金:為了達成某個目的,所集結的資金。
Ex:全民健保、社服基金、避險基金。
狹義上的基金:證券投資基金(共同基金)
如果要用一句話解釋基金?
A: 一堆證券所組成的投資組合商品
我們之後說的基金,都是狹義上的基金。
基金的重要觀念:淨值
基金淨值 (NAV)就是淨資產價值,白話說,就是讓你知道現在這檔基金每單位多少錢?注意這裡是說「每單位」,所以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基金淨值,是指是基金「每一單位的淨值」。
基金的分類
:有很種分類方式(Ex:公募與私募、主動與被動)。
介紹幾種比較重要的分類方式。
1.開放式基金 VS 封閉式基金
理解兩者的區別,對於認識基金的概念有很大幫助。
開放式基金 Open end Funds , OEF:規模不固定,一級市場交易,流通性高。
特性:
1.大部分的基金都屬於開放式,事實上,台灣現在已經找不到封閉式基金了,但國外還是有發行封閉式基金。
2.不會到期,可以一直持有下去
3.只能透過一級市場購買,且規模會一直改變。
4.可申購贖回,所以不存在折溢價問題
封閉式基金Closed end Funds , CEF:規模固定的基金。
特性:
1.會到期:到期後可以轉回原本商品
2.一二級市場都可以交易:也就是投資者可以直接向基金公司購買,或是在二級市場跟擁有該基金的投資者報價購買。
3.以「市價」交易,會有折溢價問題:所謂市價就是買賣雙方都同意價格後,就可以進行交易,因此市價可能跟基金現在的淨值(NAV) 不同
4.不存在實物申購機制:因此折溢價會一直存在
5.流通性很低:因為持有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法人公司,散戶很難參與購買。
台灣曾經有過的封閉式基金:
- 宏利精選成長基金(原封閉式,已改開放式)
- 第一金中小型基金(部分基金有過封閉期)
- 富邦精選基金系列(曾有封閉式架構)
ETF是一種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的開放式基金
2.投資標的區分
股票型基金:股票組成
債券型基金:債券組成
期貨型基金:期貨組成
貨幣市場基金:貨幣市場金融商品組成
平衡型基金:股票+債券
組合型基金:基金中的基金
其他比較特殊的基金:
REITS(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 不動產投資信託:簡單說,就是不動產的ETF,把房子證券化。
私募基金
對沖基金
//這些留在以後做介紹吧
基金費用
1.申購手續費(Front-End Load):購買時支付
股票型、平衡型:3%
債券型:1.5%
2.內扣費用:基金經理人直接扣掉了(主要當作基金經理人的薪水)
這部分就跟ETF一樣。
Ex: 保管費、經理費(管理費)…..
這些加起來會有一個總內扣費用,會自己從淨值中扣掉。
3.贖回手續費:賣出時的費用
4.轉換費用:轉換基金時,要付的手續費
一些關於基金費用的補充:
1.前收型(一般的) vs 後收型(遞延收費)
有些基金會有遞延費用與分銷費用
結論:選一般的(前收型)就好😟
基金的配息政策
基金配息可能來自
1.資本利得
2.利息收益
3.匯率收益
或 …
.4.基金淨值本身
關於基金的配息 ,我們之後做一篇來解釋
補充資料:
台灣發行的基金資訊網:
https://www.fundclear.com.tw/home
2025.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