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未起,鳴靈臺的戰火卻早已止息,蘇瓦拉、卡嶺恩、艾蘭雅與希奧爾四人並肩站立於結界中央,靜靜聆聽風穿過林梢、石縫與弦影之間,彷彿昨夜的樂律殘響仍在耳畔縈繞。
族長緩步上前,行禮作揖,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們,已至音律之巔!」
長老們隨後亦齊聲朗頌,讀的是先民遺言中,對「鳴靈終契」的預言~~~~當四靈合奏之日,鳴靈臺將重啟祖音之門;旋律既不屬於人界,亦不止於樂音,而是一段能跨越界域、貫通天地的『天命之音』。
鳴靈終契‧四靈共奏
翌日清晨,風起石臺,四人排定方位,如同四象歸位。
卡嶺恩吹起《笙聲不息》如曦風初起,氣息平緩;如遠山初醒,即將啟航。希奧爾以鼓啟節,輕快的附和著。
艾蘭雅的琵琶《羅摩》隨之應和,神聖的加冕之樂,彷如歌頌穆羅嶺族的強大、睿智、高尚、 英勇、吉祥、真摯與靈巧。
蘇瓦拉最後拉響影弓,一曲《初心》道盡歷練過程的酸甜苦辣。
曲未盡,希奧爾擂起自己的旋律,與三人音律交錯融合;三擊如心跳,六響成脈,九振如雷,形塑天幕間的無形樂場。
合奏漸進,地脈隨之共振,鳴靈臺四周風勢靜止,雀鳥歇腳、山獸伏地。
就在旋律交匯的高峰,忽見天際開裂,一道彷彿星河傾瀉的光柱,灑落整座鳴靈臺。只見光柱中,笙靈、弓靈、鼓靈、琵琶靈,緩緩融合為一尊龐大而透明的樂靈虛影。
那樂靈吟誦古語,聲宏而不威、語細而清朗:「此音既定,萬靈將止;契若不破,護世千年。」
語畢,鳴靈臺上的四人身後,升起四根石柱,他們各自在石柱上,刻下自己的樂印。
禮成,石柱間光芒萬丈,旋即交織為護臺結界,自此《鳴靈終契》奏成,將佑穆羅嶺千年不破。
臨別作為‧護世傳承
鳴靈終契既已造成,四人即將分道揚鑣;雖然是同回仙庭,但天闕之寬廣無邊,也不知能否再見?但在那之前,他們決定為穆羅嶺做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將四大神器各自傳授於年輕一代。
卡嶺恩將笙法與氣律之道,傳授給來自風谷的少年塔努,讓他學會以氣牽靈、以息定調;
艾蘭雅找到一位本身擅長琴律的山村少女阿麗烏,教她如何以水律封影、以心弦撫魂;
希奧爾則在鳴靈臺開班授課,讓幾位有興趣的年輕戰士,一起練習鼓樂基礎節奏,建立戰陣應對之道;
蘇瓦拉則選中了一位沉默卻敏感的孤兒律恆,她教他如何傾聽無聲、如何感知光弦,還為他打造一把專用的縮小版影弓。
四人不僅傳授技藝,還教授信念的傳承;鼓勵眾人以虔敬的心,守護穆羅嶺。
天契誥文‧留予後世
四人聯手在鳴靈臺祭壇正中央,雕刻誥文:
此音名曰終契,誓守鳴靈。若有厄至,奏此節律,持此誥文,四靈即應誓歸,破影除災。音未絕,靈不滅。契不破,光不息。
誥文內外圈則以音律符號結印、並刻下四人各自的音靈印記,最後將其埋入封靈石中。
此誥文經由祖靈認可,成為與天界之約,亦是穆羅嶺與四靈不滅的契約。日後穆羅嶺凡遇不可抗拒之災難,可至碑前奏誥文之音,四靈將得以循聲再現。
仰望天際‧不捨穆羅嶺
那日黃昏,四人相約最後一次登上鳴靈臺,仔細觀看這面朝翠巒山澗,鎮日炊煙繚繞的村落。
艾蘭雅低聲問:
「若有來生,你們還會選擇到穆羅嶺來嗎?」。
卡嶺恩笑著回應:「我沒想過這樣的事。」
希奧爾打出一個輕快節奏:「那好像不是我們自己選擇的吧,不是嗎?」
蘇瓦拉沒有回答,只是拉了一下弓弦,風中響起一記輕微而悠遠的嗡鳴,那聲音飄向空中,似有回音傳來。
回音中,似有人喃語低語:「你們還會回來的……」
※※※※※※※※第二部小說第二章:妳不要把我丟掉
歡迎光臨、指教
https://www.kadokado.com.tw/chapter/558841?titleId=53335&ownerId=228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