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第52象:九一八事變、日本侵華與撤離、國共內戰、江山易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8 分鐘

進入正文前的小説明:

1,個人當推理遊戲在玩,但是人都會有盲點和限制,推理或有疏漏或錯誤。

2,有興趣《推背圖》的推友大可一起合理質疑、動手查資料、動腦玩推理。

3,若不喜內容,可以選擇按鍵離開本頁面,不需要還生氣動怒當噴火龍喔。

4,雖然數度試著精簡,但整個推理內容含資料,文章只有長和更長的差別。

—————————————————————————————————————

第五二象 乙卯 ䷊ 乾下坤上 泰

讖曰:彗星乍見,不利東北。踽踽何之,瞻彼樂國。

頌曰:欃槍一點現東方,吳楚依然有帝王。門外客來終不久,乾坤再造在角亢。

raw-image

【讖】

一,彗星乍見,不利東北

彗星:古時視彗星出現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也稱為「欃槍」、「帚星」、「掃星」、「掃帚星」。

乍:突然。如乍現、銀瓶乍破 。

慧星(某某的代名詞)在中國東北出人意料地突然發動戰爭,危害東北。


二,踽踽何之 

踽踽:(踽ㄐㄩˇ)孤單行走的樣子。

何之:往那裡去。

踽踽何之:一個人孤單行走,欲往何方?


三,瞻彼樂國

瞻:仰望、向上看。

瞻彼樂國:對那個地方或國家有著歡喜的憧憬。

—————————————————————————————————————

五,相關歷史事件:九一八事變、滿洲國

(一)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 ,又稱瀋陽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在中國東北瀋陽附近發動軍事行動,是日本侵略中國東北的開端。「9月19日,日軍便占領瀋陽,接著分兵進軍遼寧其他地區及吉林省、黑龍江省,至1932年2月占領東北全境。」(維基:九一八事變)


(二)滿洲國 :1932年3月1日,日本扶植的「滿洲國」宣告成立,3月9日溥儀出任滿洲國執政。1934年3月1日,「滿洲國」改為帝制,溥儀由執政成為皇帝,年號康德。康德皇帝並無實權,所有重大權力和決定都要得到日本關東軍的批准才可以實行,實為傀儡君主。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戰失敗,裕仁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18日,康德皇帝宣讀《滿洲國皇帝退位詔書》,滿洲國滅亡。

**「滿洲國⋯⋯首都為長春(後改名新京),領土包範圍包括現今遼寧、吉林和黑龍江3省全境(不含日據關東州,即今日大連),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承德。」(維基:滿洲國)


(三)全讖對照歷史解

彗星:指日本帝國以及它所帶來的戰爭、災禍。

彗星乍見,不利東北:指日本突然在東北發動軍事攻擊(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

踽踽何之,瞻彼樂國:意指溥儀隻身一人,懷抱美好的憧憬前往東北,擔任滿洲國的執政、皇帝。

——————————————————————————————————————

【頌】

一,欃槍一點現東方 

欃槍:(ㄔㄢˊ ㄔㄥ)彗星的別名之一。《爾雅.釋天》:「彗星為欃槍。」

欃槍或彗星,古人視其為不祥之兆,代表戰爭、災害、妖孽、邪惡勢力。

(一)欃槍一點、現東方

欃槍一點,表示此彗星所具意象為「一點」。

日本🇯🇵的國旗正是以一點紅丸的太陽作為旗幟,日本也位於中國的東方。

欃槍一點現東方:位於中國東方的日本帝國將會給中國帶來戰爭、災禍。


(二)對照日本帝國對中國(中華民國時期)發動的戰爭

1,1931年9月18日,日本「關東軍」於瀋陽附近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中國東北全境,並於次年成立滿洲國作為其傀儡政權。

2,1937年7月7日,日本「中國駐屯軍」在北平城外的盧溝橋發起攻撀,盧溝橋事變爆發,是中國全面抗日(八年對日抗戰)的開端。

——————————————————————————————————————

二,吳楚依然有帝王

(一)吳楚兩國簡介

1,存在於何時?

吳楚兩國並存於歷史上的春秋時代,但到了春秋末期,吳國(夫差)便被越國(勾踐)所滅,而楚國則從春秋時期跨越到戰國時期。戰國時代楚國兼併越國,其中包含當年吳國的土地一併都成為楚國的領地。

2,國境範圍?

—— 春秋時,吳國境範圍——

「(吳國)是約前12世紀-前473年活動於長江下游的諸侯國。」(維基:吳國)

「吳國國境位於今江蘇、安徽兩省長江以南部分,以及環太湖浙江北部,太湖流域是吳國的核心。」(百度百科:吳國)

—— 春秋時,楚國境範圍——

「由於楚國發源壯大於湖北,故常把湖北稱為楚。而湖南同為楚地,為避免爭議,湖北自稱荊楚,湖南稱湘楚,以示區隔。」(維基:楚國)

「現今的湖北為楚文化發源地和湖南北部為早期楚文化的中心地區;湖南大部和江西是春秋中期以後楚文化的發展地區。」(維基:楚文化)

——————————————————————————————————————

(二)「吳楚」、「帝王」、「依然」的推敲

1,「吳楚」是指「吳楚領地」嗎?

但如果重點在於「吳楚領地」範圍,那麼同樣的範圍為何不採用越兼併吳之後的「楚越」?或戰國時代楚兼併越之後,包含了吳越的「楚地」呢?

推測:「吳楚」應該還有「吳楚領地」之外的意涵。


2,本象以春秋時代的「吳楚」作比擬,是否於「吳楚」之外,還有周天子?

本象的帝王出現在吳楚(吳楚依然有帝王),這點與春秋時代並不符,周天子在雒邑(今河南洛陽),並不在吳楚,因此排除這個可能,亦即在本象的「吳楚」之外並無天子。

由此看來,本象採用「吳楚」兩國,但又並非套用整個春秋時代的局勢,在本象的「吳楚」之外並無天子,而「吳楚」又應該還有「吳楚領地」之外的意涵。


3,是「吳、楚」出一位帝王?還是「吳、楚」各出一位?

帝王是天子,春秋時代雖然是各諸侯國相互爭霸、僭越稱王的時代,但周王室的周O王仍然是唯一天子;亦即能以天子(帝王)作為稱呼的人只會有一位,就是名義上或實質上的中國的統治者,因此「吳楚」也只會有一位帝王。

「帝王」只有一位,「帝王」又出於「吳楚」之中,這表示「吳楚」雙方在爭奪天子之位,處於「吳楚爭霸」的狀況,有兩方人馬在爭奪對中國的統治權。


4,「依然有帝王」表示一直都有帝王的存在,不只未來(吳楚相爭的結果)有帝王,現在(吳楚相爭的當下)也是有帝王的。那就表示在「吳楚」之中,既有現在的帝王,也有未來的帝王,也就表示政權會發生轉移、江山將會易主、原本的帝王會在雙方爭霸戰中落敗。


5,關於「吳楚」,目前從以上可得出「吳楚」具有「吳楚爭霸」的意涵。

但春秋和戰國時期有那麼多諸侯國互相征戰兼併,如:齊楚、宋楚、晉楚、秦晉、吳越、秦魏⋯⋯等;如果只是要表達「爭霸」,為何是採用「吳楚」而不採其它?因此如同前項1的推測,採用「吳楚」應該是存在著「吳楚」才有的特殊性,「吳楚」是比擬爭霸的雙雄,兩者才特有的關聯性在哪裡?會是與什麼關聯?


6,整理以上,所得的「吳楚依然有帝王」意涵

(1)以吳楚爭霸比擬:有兩方勢力在爭奪對中國的統治權。(2)吳楚(爭霸的雙方)中有現在的帝王和未來的帝王,原本的帝王最終戰敗,江山易主。

——————————————————————————————————————

(三)相關歷史:抗日戰爭、國共內戰

1,在本象中,日本(東北的彗星、東方的欃槍)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端有二起:

(1)1931年9月18日,日軍在瀋陽附近發動攻擊,是日本侵佔中國東北全境的開端。

(2)1937年7月7日,日軍在盧溝橋發動攻擊,是中國全面抗日(八年對日抗戰)的開端。

中國的抗日戰爭(八年抗戰)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才終於宣告勝利、結束。

2,當日本帶來戰禍的時期裡,中國的內部也發生「國共內戰」,係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國共內戰分前後二階段:

(1)1927年8月1日—1937年9月22日,是「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本次內戰因為「全面抗日、共赴國難」而停止,並開啟國共的第二次合作。

(2)1945年—1950年,是「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此次內戰導致中國大陸政權轉換,中國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政府戰敗、撤遷至台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共中央與解放軍在中國大陸建立新的國家與政府。

——————————————————————————————————————

(四)與「吳楚」特有的關聯性為何?

1,會是跟「吳地人、楚地人」有關嗎?

領導中國國民黨的人物是蔣中正,領導中國共產黨的人物是毛澤東。

蔣中正是浙江寧波市奉化縣人。「春秋時,寧波所屬地區為越國地。」(維基:寧波市)

毛澤東是湖南湘潭市韶山沖人。「湖南⋯⋯,春秋、戰國時代屬於楚國。」(維基:湖南省)

毛是楚地人,蔣不是吳地人,吳地的「環太湖的浙江北部」並未包括寧波市,「吳楚」套用在這兩位人物上並未能一體適用,所以並不適合,有偏差。


2,會是跟「吳楚」之間最著名的「柏舉之戰」有關嗎?

—— 柏舉之戰 ——

《維基/楚國》:「(西元)前506年,楚昭王時,吳國君主闔閭派孫武、伍子胥率軍攻打楚國,於柏舉之戰中擊敗楚國,攻占其首都郢,楚國幾乎覆亡。這時越國允常趁機攻打吳國,秦國也出兵幫助楚國,楚國得以保全。」

《維基/吳國》:「前506年,吳軍於柏舉之戰後攻破楚國都城郢,逼得楚昭王出奔至隨地,吳國幾乎滅掉強大的楚國。但此時越國趁機進攻吳國後方,楚臣申包胥又借得秦國的援軍擊敗吳軍,吳軍只得撤退而楚國也得以復國。」


3,會是用「柏舉之戰」呼應「第五次剿共戰爭」嗎?因為這兩戰都攻破對方國都?

—— 第五次江西剿共戰爭 ——

1933年10月—1934年10月,國民革命軍進攻中央蘇區,中共紅軍被迫撤離中央蘇區(中共所建立的蘇維埃政府,首都設於江西瑞金),開始所謂的「長征」(國民黨稱流竄),最終抵達陝西北部一帶地區建立陝甘蘇區。

《維基/第五次圍剿戰爭》:「從1933年10月17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軍,開始攻打中國共產黨控制下的各個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圍剿歷時363天,直到1934年10月14日才結束;紅軍被迫撤退,離開中央蘇區根據地,標誌著國民革命軍第五次圍剿的勝利。」

《維基/中央革命根據地》:「中央革命根據地,簡稱中央蘇區,又稱中央蘇維埃區域、閩贛蘇區,主要位於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是中國共產黨在第一次國共內戰期間,建立的全中國最大的革命根據地,是全國蘇維埃運動的中心區域,是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黨、政、軍首腦機關所在地。⋯⋯⋯⋯1934年10月,與國民政府之間第五次反「圍剿」戰爭之後中央紅軍失利,中共中央及紅軍主力放棄中央蘇區而『長征』。」


4,小結論:

—— 從柏舉之戰與第五次剿共看「吳楚」與「國共」相似之處 ——

(1)「柏舉之戰」,吳國攻破楚國國都,楚昭王逃亡;「第五次江西剿共戰爭」,國民政府攻破共產黨中央蘇區(中共蘇維埃政府的中央所在地),中共逃亡(長征/流竄)。「吳國」與「國民政府」在這兩次戰役都攻破對方國都、重挫對方軍力。

(2)「楚國國君」和「中共中央」都因兵敗而出逃,離開中央所在地。

(3)「楚國」和「共產黨政權」不但沒有因此覆滅,兩者在後來反而都稱霸。吳國被越國滅,楚國後來成為戰國七雄之一;共產黨在第二次國共戰爭中打敗國民黨,取得對中國大陸的統治權。

推測:有可能是因為兩者之間有這些相似性存在,所以作者才採用「吳楚」來比喻「國共」。那麼上面的「吳楚」就是指「國共」,「吳楚爭霸」 就是指「國共爭霸」。

——————————————————————————————————————

三,門外客來終不久 

(一)「門外客來終不久」的意思

按前面的解,這個「門外客」就是位於中國東方的日本帝國。

彗星、欃槍、門外客都是指日本,帶來戰爭災禍的日本不會長久待在中國,日本會撤離、離開中國。


(二)相關歷史:日本侵華與中國抗日戰爭、日本無條件投降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 日本侵華、中國抗日戰爭 ——

「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在100天內佔領整個中國東北地區。次年3月1日,日本參謀本部及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一新傀儡政權,名為「滿洲國」。1937年(7月7日)日軍發動盧溝橋事變,日軍由北平郊外盧溝橋闖入平津地區,因拒不撤退而進犯華北地區,致使中日全面開戰。」(維基:中國抗日戰爭)

—— 日本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

1,中國加入二戰的同盟國

「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於同年7月31日發表《告抗戰全體將士書》,宣布與日本全面開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中國在亞洲孤軍作戰。1941年12月,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同年12月9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發布《國民政府對日本宣戰布告》,中華民國再度以正式公告方式對日宣戰,中華民國與美國和英國結成同盟共同對日本、德國和義大利三國軸心作戰。自此中日戰爭正式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維基:同盟國)

2,日本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 1945年7月26日,同盟國美英中(蘇)發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

—— 1945年8月6日,美軍在日本廣島市投下第一枚原子彈(代號小男孩)。

—— 1945年8月8日晚,蘇聯撕毀《日蘇中立條約》向日本宣戰,不久就「根據雅爾達會議的內容進攻日本控制的偽滿洲國,並且順利擊敗擁有日本最大規模兵力的關東軍,此外還佔領了庫頁島與千島群島等地。」(維基:第二次世界大戰)

—— 1945年8月9日,美軍在日本長崎投下第二枚原子彈(代號胖子)。

—— 1945年8月15日,昭和天皇(名裕仁)以廣播形式向全國發表《終戰詔書》,接受同盟國所提無條件投降之要求。

—— 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同盟國與日本舉行受降儀式,日本簽署《降伏文書》,正式向盟邦(中美英蘇)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宣告結束。

—— 1945年9月9日,依照聯合國最高統帥第一號命令規定,在中國戰區的日軍應向蔣委員長投降。「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簽署投降書,向同盟國代表、中國戰區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表示無條件投降。」(維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國戰區受降儀式 、向中國戰區投降降書 )

——————————————————————————————————————

(三)好奇:為什麼稱之為「客」?

日本是侵華的「彗星」與「欃槍」,前面是用帶來戰爭與災禍的名詞稱呼,怎麼到後面卻用「客」稱呼?前面認為帶來戰爭災禍的日本是邪惡的壞蛋,後面卻視帶來戰爭災禍的日本只是短期外來的客人?為何?試推敲:

1,看待或詮釋事情的角度通常會因人而異,或因人所受到的利與害而改變。那麼誰可能視日本如同「短期外來的客人」更甚於是「帶來戰爭與災禍的邪惡勢力」?

2,從局勢的改變來看,獲利最大的是中國共產黨的。共產黨藉著「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國共再次合作、共赴國難的框架裡,得以從「第一次國共內戰」的壓力下得到休戰的喘息機會,並且在後面八年的抗日戰爭裡壯大甚多,足以在抗日後立即和國民黨展開第二次國共內戰,並且戰勝國民黨。

3,查看中國共產黨紅軍軍力變化:

(1)1933年,紅軍發展到30萬人(第五次圍剿之前)

「從1930年10月到1934年10月,國民黨先後發動了五次圍剿紅軍和根據地的軍事行動,中國工農紅軍進行了五次反圍剿的鬥爭,前四次反圍剿取得勝利;到1933年秋,全國紅軍發展到30萬人;後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軍受到很大損失。」(維基:中國工農紅軍-反圍剿)

(2)1936年,紅軍餘部約3萬— 6萬多人(第五次圍剿之後—1936年會寧會師)

——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保存了力量約3萬人。」(維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

—— 「(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在甘肅靜寧縣將台堡(今屬寧夏)與紅一方面軍、紅四方面軍會師,至此長征宣告結束。此時,紅一方面軍約為21000人,紅二方面軍12000人,紅四方面軍33000人,合計約66000人。」(維基:長征-會寧會師)

(3),1945年,紅軍主力120餘萬人,民兵220餘萬人

「經過八年抗戰,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力量發展壯大,解放區面積近百萬平方公里,人口達1億,人民軍隊的主力發展到120餘萬人。民兵發展到220餘萬人,共產黨員發展到120餘萬人。這就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人民網/中國共產黨大事記-1945年 )

4,對共產黨而言,訴求抗日可以停止內戰、抗戰又得以壯大,幫助或加速爭霸成功,受益甚多,所以抗戰勝利時視之如同客人要離開了,是嗎?

——————————————————————————————————————

四,乾坤再造在角亢

(一)「乾坤再造」從字面解

乾坤:指天地、陰陽;指天下江山(國家),表該政權統治範圍;指整個大局勢。

再造:重建或更新。

「乾坤再造」字面上的可能解:

1,國家重建。表示整個國家的重新建設。

2,江山易主。表示統治江山的政權發生重置、更新。


(二)角亢

1,「角亢」在二十八星宿中是東宮青龍的第一宿(角)和第二宿(亢:頸、咽喉)。

二十八星宿與七曜(七星)和二十八種動物相配,如下表:(維基:二十八宿)

角宿:為青龍之角;七曜屬木星,動物為蛟,故稱角木蛟。

亢宿:為青龍之頸;七曜屬金星,動物為龍,故稱亢金龍。

推測:角與亢 = 蛟與龍。


2,蛟與龍的象徵意義

(1)龍:居於大海或天上,是傳說中的神獸。

龍在傳説中具有興雲布雨、統治四海的能力,是至高等級的神獸;在古代龍被視為是至高的皇帝和皇權的象徵,如真龍天子、龍袍加身。

(2)蛟:居於湖潭江河,是傳說中的水棲生物。

蛟在傳説中具有興風作浪、洪水泛濫的巨大的破壞力,蛟需要再進化才會變成龍。


3,「角亢」(蛟龍)的意涵

龍與蛟,如果兩者有涉及到身分地位的話,龍是帝王的象徵,蛟不及龍。

推測「角亢」是指實力強大的蛟與法理正統的龍,(雙方大戰,導致江山易主)。

—— 相關歷史 ——

中華民國是從大清國手上正式繼承中國的統治權。中華民國的政府歷經臨時政府、北京(北洋)政府、國民政府,再過渡到行憲後的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和中華民國政府的正統性應該是脈絡清晰、無庸置疑,而國民黨是國民政府和行憲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大陸時期的執政黨,共產黨在國共內戰時是屬於中國的分裂政權。

所以蛟是指共產黨,龍是指國民黨。


(三)「乾坤再造在角亢」的意思

乾坤再造在角亢 = 乾坤再造之事,見諸蛟與龍。

大概的意思是:在戰後國家重建之時,蛟與龍展開爭霸戰(國共內戰),而結果是蛟勝、龍敗,導致江山易主。

——————————————————————————————————————

五,再探「乾坤再造」與易經卦象

(一)從易經重卦中找乾坤相疊的卦

乾坤相疊的卦有二:

1,泰卦 (地天泰,上坤下乾),表示:小人離去、君子回歸,興然和諧。

2,否卦  (天地否,上乾下坤),表示:君子離開,小人得勢,不和不仁。

乾可表示為:陽、正、君子、剛、健、天、君、夫⋯⋯等。

坤可表示為:陰、邪、小人、柔、順、地、臣、婦⋯⋯等。

如果是指易經卦象的「乾坤再造」,得到的是:泰卦和否卦間的轉變,可能是泰卦變否卦,或否卦變泰卦。並且卜到泰卦時,要留心泰極否來;卜到否卦時,也可能否極泰來。


(二)泰卦與否卦的先後次序?

在「門外客/彗星/欃槍/外敵」離開之後才發生乾坤再造。而「外敵撤離」 代表「陰/邪/小人」的遠離,泰否兩卦中只有泰卦的上卦是此象,因此先發生的會是泰卦。

泰卦與否卦的先後次序是:先泰卦,之後轉成否卦。


(三)「戰後重建」位在哪裡?

「國家戰後的重建」代表「陽/正/剛/健」的回歸與上升,泰否兩卦裡,只有泰卦的下卦是此象。泰卦的上下卦,至此都對應完成,上卦為坤/陰/邪/小人的遠離(外敵撤離),下卦為乾/正/剛/健的回歸與上升(國家重建)。

「泰卦」呈現的是「外敵撤離後,國家重建中」的景況,但仍要留心泰極否來。


(四)「江山易主」位在哪裡?

「江山易主」本身就是個禍福吉凶難以預測的問題,產生的結果可能好、也可能不好,比較適合當作卜問吉凶的問題,而不是作解答的卦象。

「門外客來終不久,乾坤再造在角亢」所解出來的「外敵撤離、國家重建、(蛟龍爭霸導致的)江山易主、泰卦與否卦」,現在只剩「江山易主」這個禍福難料的問題和否卦還未安置好,推測「否卦」就是卜問「江山易主」所得的卦象,用來敘述「江山易主」此事之吉凶。

「江山易主」得「否卦」,表示江山易主之後的景況大約是:君子道消、小人得勢、國家混亂不。


(五)整理以上關於易經的「乾坤再造」

外敵撤離後,百廢待興、國家重建中,中國的景況正該是逐步地復興(泰卦),然而蛟龍爭霸戰(國共內戰)的開打導致江山易主,而江山易主之後中國的景況轉成(否卦):君子道消、小人得勢,國家混亂(不和諧也不人道)。

——————————————————————————————————————

【卦:地天泰】

一,關於泰卦

《易經-卦辭》:「泰,小往大來,吉亨。」

《象》曰:「天地交泰,後以財(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二,卦義(來源:易學網-泰卦)

1,「小往大來」意思:「坤陰在外為小往,乾陽在內為大來。易經以陽為大,喻君子;陰為小,喻小人。『小往大來』為小人離去,君子回來,君子通達之義。」

2,「泰卦卦象為天地交泰,原本在地下的坤陰上行,天上的乾陽下降,天地之氣互相交合而通泰。反之,坤陰若停留在下,乾陽停留在上,則為陰陽窒塞,沒有交流而成否卦。」

3,「卜到泰卦萬事如意,一片和氣,上下交融,有如春天一樣一切都那麼美好。但春光雖美,應慎防物極必反,泰極而否來。」


二,感想、猜想

1,如果泰卦是關於抗戰後的中國,那麼屬於中國的戰後春光好短暫,然後就迎來熾熱的紅太陽。

2,如果泰卦是關於國民黨的發展,那國民黨在日本投降後應該是迎來最高光的時刻了。在這段國民黨執政的時期,中國的抗日戰爭因為盟軍的關係宣告勝利,中華民國也因此站上國際舞台,成為聯合國創始會員國與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中國代表,國際地位大為提高。

——————————————————————————————————————

【看圖畫,腦洞大開】

一,官帽

圖畫人物戴著怪異的官帽,且官帽應有的左右二翼,只剩一翼。

猜測怪異的官帽代表怪異的官位代表,而單翼難飛、難以成事。

人物應該就是溥儀。

——————————————————————————————————————

*註:為什麼中國境內會有日本的關東軍?(九一八事變的關東軍)

1,1898年3月27日(光緒二十四年)俄羅斯帝國和清朝在北京協商達成《旅大租地條約》,此條約規定把旅順和大連灣沿海租給俄國25年作為軍港使用。條約裡亦約定俄國得在租借地「蓋造水、陸各軍所需處所,建築炮臺,安置防兵。」(維基:旅大租地條約)

「俄羅斯則在1899年將「旅大租借地」定名為「關東州」,意為山海關以東。」(維基:關東州(俄羅斯))

2,「1905年9月5日,日俄戰爭爆發,隨後以日本的勝利告終,雙方簽訂《樸茨茅斯和約》,日本終於取代俄國,正式接管關東州租借地,⋯⋯日本還在1905年獲得從長春到瀋陽間長885km的南滿鐵路的兩側地帶的治外法權,即滿鐵附屬地。⋯⋯為管理這一租借地,設立了關東都督府和滿鐵守備隊,即後來的關東軍,成為滿洲國建國的工具。」(維基:關東州(日本))


*註:為什麼中國境內會有日本「中國駐屯軍」?(七七盧溝橋事變的日本「中國駐屯軍」)

「1901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後,依《辛丑條約》約定,日本開始在華北駐軍。清廷被推翻後,駐華日軍由「清國駐屯軍」改名「中國駐屯軍」,駐地就在蘆溝橋所在宛平城外。」(維基:七七事變)

——————————————————————————————————————

*註:關於第一次國共內戰

1927年8月1日—1937年9月22日止,是第一次國共戰爭期間。

1,1927年8月1 日,發生的武昌起義/暴動,被視為是第一次國共內戰的開端。

武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以國民黨左派及革命委員會名義於1927年8月1日針對中國國民黨(主要目標為國民黨右派及蔣中正於寧漢分裂後在南京組建的南京政府)在江西南昌發動的武裝奪權事件。南昌暴動被視為第一次國共內戰開始。」(維基:南昌起義)

2,1930年11月—1934年10月,中原大戰一結束,蔣中正領導的國民革命軍隨即投入剿共,前後總共發動五次「(江西)剿共戰爭」。1933年9月-1934年10月國民革命軍進行第五次「剿共」,中共紅軍被迫撤離中央蘇區,開始所謂的「長征」(國民黨稱流竄),最終抵達陝西北部一帶地區建立陝甘蘇區。

3,1936年12月12日,發生西安事變。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之條件,國共內戰因此停止。

4,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1937年9月22日,中央通訊社公開發表並接受了中共的《共赴國難宣言》,第一次國共內戰正式結束,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維基:第一次國共內戰)

*註:第二次國共內戰

「(第二次國共內戰)是1940年代後期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為爭奪中國統治權而爆發的內戰,主要階段發生於1945年至1950年間;此一內戰直接導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及兩岸分治的現狀。」(維基:第二次國共內戰)

——————————————————————————————————————

*註: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為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而劃分的二十八個星區,由東方青龍、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組成。」(百度百科:二十八星宿)

——————————————————————————————————————

*註:關於否卦(來源:易學網-否卦)

1,天地否,「就卦象來看,否卦為乾天陽氣停留在上,坤地陰氣停留在下,天地陰陽之氣無法交流融和,萬物閉塞不通,政亂而人不和之象。這是君子退散,小人得勢,天下混亂的時候。」、「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

2,否卦卦辭:「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

「匪人即『非人』,不是人,意謂不人道,指時局之亂。」

意思是:「閉塞不通,慘無人道的時候,不利於君子的貞定。君子大人離去,小人回來。」、「否為天地閉塞不通的時候,萬物凋零,天下慘無人道,仁人君子的貞正之道完全不可行。君子離去,小人當道。」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批本推背圖》推理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這裡是關於《金批本推背圖》的推理。 探索範圍:第39象—第59象,共20象。
2025/07/02
進入正文前的小説明: 1,個人當推理遊戲在玩,但是人都會有盲點和限制,推理或有疏漏或錯誤。 2,有興趣《推背圖》的推友大可一起合理質疑、動手查資料、動腦玩推理。 3,若不喜內容,可以選擇按鍵離開本頁面,不需要還生氣動怒當噴火龍喔。 4,雖然數度試著精簡,但整個推理內容含資料,文章只有長和更長
2025/07/02
進入正文前的小説明: 1,個人當推理遊戲在玩,但是人都會有盲點和限制,推理或有疏漏或錯誤。 2,有興趣《推背圖》的推友大可一起合理質疑、動手查資料、動腦玩推理。 3,若不喜內容,可以選擇按鍵離開本頁面,不需要還生氣動怒當噴火龍喔。 4,雖然數度試著精簡,但整個推理內容含資料,文章只有長和更長
2025/06/27
** 驚訝!這一象竟然不是指日本侵華和日本戰敗!完全翻轉個人原本的想法。 進入正文前的小説明: 1,個人當推理遊戲在玩,但是人都會有盲點和限制,推理或有疏漏或錯誤。 2,有興趣《推背圖》的推友大可一起合理質疑、動手
2025/06/27
** 驚訝!這一象竟然不是指日本侵華和日本戰敗!完全翻轉個人原本的想法。 進入正文前的小説明: 1,個人當推理遊戲在玩,但是人都會有盲點和限制,推理或有疏漏或錯誤。 2,有興趣《推背圖》的推友大可一起合理質疑、動手
2025/06/25
進入正文前的小説明: 1,個人當推理遊戲在玩,但是人都會有盲點和限制,推理或有疏漏或錯誤。 2,有興趣《推背圖》的推友大可一起合理質疑、動手查資料、動腦玩推理。 3,若不喜內容,可以選擇按鍵離開本頁面,不需要還生氣動怒當噴火龍喔。 4,雖然數度試著精簡,但整個推理內容含資料,文章只有長和更長
2025/06/25
進入正文前的小説明: 1,個人當推理遊戲在玩,但是人都會有盲點和限制,推理或有疏漏或錯誤。 2,有興趣《推背圖》的推友大可一起合理質疑、動手查資料、動腦玩推理。 3,若不喜內容,可以選擇按鍵離開本頁面,不需要還生氣動怒當噴火龍喔。 4,雖然數度試著精簡,但整個推理內容含資料,文章只有長和更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共诛十常侍。
Thumbnail
东汉末年,十常侍和朝中大臣的对立日益明显,当时掌握大权的大将军何进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召地方诸侯进京试图共诛十常侍。
Thumbnail
詮釋《推背圖》必須謹守三點: 象有時序安排, 象有配卦, 〈頌〉是對〈讖〉的解說。 聯想不是「解釋」。 坊間太多論者妄顧時序,用一種想當然的方式來「解釋」《推背圖》,在不能解釋〈頌〉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讖〉,或在不能解釋〈讖〉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頌〉,或在不能解釋前象和後象的情況下孤立地解
Thumbnail
詮釋《推背圖》必須謹守三點: 象有時序安排, 象有配卦, 〈頌〉是對〈讖〉的解說。 聯想不是「解釋」。 坊間太多論者妄顧時序,用一種想當然的方式來「解釋」《推背圖》,在不能解釋〈頌〉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讖〉,或在不能解釋〈讖〉的情況下孤立地解釋〈頌〉,或在不能解釋前象和後象的情況下孤立地解
Thumbnail
欲知黑旗軍如何平定漢中,習近平的最終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Thumbnail
欲知黑旗軍如何平定漢中,習近平的最終命運如何,本文不可不讀!
Thumbnail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
Thumbnail
《南渡》《北歸》《傷別離》,三大本書裡描述的是民國時期學術大師們冒著抗戰的炮火,隨著中研院與西南聯大的遷徙,由中原流亡西南(昆明 重慶),再回歸中原的故事。 傅斯年、胡適、梅貽琦、錢穆、陳寅恪、吳晗、聞一多、朱自清………
Thumbnail
作者: 平泉澄 譯者: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17
Thumbnail
作者: 平泉澄 譯者: 梁曉弈, 黃霄龍, 劉晨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9/04/17
Thumbnail
近來重看新田次郎的《武田信玄:風林火山》和海音寺潮五郎 的《天與地.軍神上杉謙信》,在看的過程中常常會對提到的地名、勢力、地形、進軍路線感到困惑,不知道書中所提的佈陣是什麼情境,就算之前常玩《信長野望》系列遊戲,大抵對軍勢有些了解,即使偶爾搭配google地圖神遊戰國時代,還是不甚了解。
Thumbnail
近來重看新田次郎的《武田信玄:風林火山》和海音寺潮五郎 的《天與地.軍神上杉謙信》,在看的過程中常常會對提到的地名、勢力、地形、進軍路線感到困惑,不知道書中所提的佈陣是什麼情境,就算之前常玩《信長野望》系列遊戲,大抵對軍勢有些了解,即使偶爾搭配google地圖神遊戰國時代,還是不甚了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