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公,我們一起租過四次房子。
第一位房東把一間房隔成兩間分別出租,一大一小,小的租給一對夫妻做工作室,他們偶爾來——因此進門後,我們有一個共用玄關,那裡很自然的放了鞋櫃。
玄關內的另一個門,通往我們家。房東隔出三個房間,一間大房,兩間小房。大房給老公和朋友合開的工作室用;木頭架高的小房我們當起居室,只有一張半雙人床和一個內嵌衣櫃的空間,雙人床就舖在地上;另一間做書房,僅能放兩台電腦和一個大書櫃。另外有一個小客廳、小廚房、小收納區,廁所還兩間呢!對於只有兩個人的我們,非常剛好。
我們買了床墊、洗衣機、炒鍋和一個組合鞋櫃。大電腦桌和書櫃是老公工作室多出來的,電鍋我媽多的,小烤箱、微波爐、鍋具、餐具、電視,通通是婆家多出來的,沙發和冰箱是朋友要搬家的朋友不要的。
最後,簡單的在牆上佈置壁貼後,我們成立了一個家。
我們白天上班,晚上一起打遊戲、看影片、吃零食喝啤酒,假日睡到自然醒再決定要幹嘛。在這裡,我們決定了結婚日期、參加了COSPLAY聯合婚禮、決定了要有孩子。
住了兩年,孩子滿三個月前,我們搬家了。
第二個家,很大、很長。什麼都大,沒記錯的話房東有六個孩子。(不然也有五個)
上一間房子雖然小,但有衣櫥也有兩區的儲物櫃,當時把家當搬進去做一點排列就好——而且只有兩個人,很好處理。
這裡有三倍大,卻只有一個櫥櫃,加上舊家搬過來的家具還是不夠我們收納——尤其當時是一家四口了。於是我們買了一座沙發、很多組十六格組合櫃、幾座鐵力士架;它們被我變來變去,放過各種東西。然後收了一組婆婆不要的儲物櫃。
我們物盡其用的把現有家具規劃成適合幼兒的空間,這是我們租屋第一次大燒腦。不過因為家很大,可以盡情的嘗試不同的排列組合。
客廳很大,擺下沙發、桌子、電視後,還能擺排四片100㎝2的厚地墊,一歲後地墊移去遊戲室,他們在客廳騎電動車或三輪車。
最大的房間是長條型的,能擺七張雙人床。起初全家睡這間,用十六格組合櫃隔成寢室和收納區。直到冷氣壞了,我們移到另一間架高地板的房間,地板舖滿兩張雙人床墊,整個房間全家隨便滾。最後這個最大的房間,我當遊戲室、書房和工作室——一邊工作一邊看顧小孩。
剩下的一間,老公的工作室收了後,我想體驗獨立更衣室的快感,全部的十六格組合櫃和全家人的衣服就都移進來了。
廚房和飯廳結合在一起,空間可以開兩張十人桌,後陽台還能放一個大澡盆。點心時間我們很常在這裡,兒子甚至一邊泡涼水一邊吃水果。
有兩間廁所,其中一間大到能放一個充氣游泳池,兒子在牆上玩水蠟筆——因為玩水,三歲前的夏天,幾乎每天光溜溜。雖然忙,卻是很愜意的一段日子。離公園也近,天氣好我們就去踏青、野餐。
兒子快三歲時,房東打算賣了房子。
第三個家比第二個家小些,廚房的櫥櫃也小了一點,剩下的就是廁所門口牆上的一個內嵌小櫃——也就是說,收納依然得靠自己。
四間房,兩間做起居,一間書房兼工作室,最小的一間當我的倉庫。
一個客廳,一個飯廳,飯廳規劃成兒子的遊戲區。
起居室的地板沒架高了,所以收了嬸嬸家捨不得丟的實木床架,買了兒子的雙層大床。而且我的工作擴張了,十六格組合櫃全進了我的倉庫,於是我們買了三組可拆卸的衣架和衣櫃。
搬第三次家了。
這個家的動線與空間沒有上一個開放,我們花了很多心思編排後還是有一些不妥,於是丟了幾個非必要的家具,不足的部份則用三層櫃來改造。
十六格組合櫃、鐵力士架、三層櫃,沒有系統櫃和賣場儲櫃的設計感,可是它們很好變動,就算搬家也只要拆掉重組就好;只要巧妙的安排或改造,它們可以平實地融入居家;雖然不吸睛,但也不見得突兀。
房子的門板太舊,裂開處甚至有割手的危險,和房東說了我要把門貼皮做防護後……一切就停不下來了,因為我選的藍色木紋貼皮讓我……覺得……。
特別去調了一桶藍色漆(一桶漆可以改變很多事),再來一桶米白色和一桶黑色,也買了磁磚填縫的土(這裡的磁磚縫特別大,不少髒東西卡在裡頭)。沒能飛出國住,那就把家變成地中海吧!
磁磚填縫後,整片地板都亮起來了。
踢腳板、門框、窗框和大書櫃全漆上藍色,客廳的三層櫃米白色,部份家具改成黑色,換個沙發布、抱枕和地中海風吊飾,還有老公畫了整夜的壁畫。
嗯……改造後,氣氛全變了。
直到搬走才看見踢腳板原色,當時施工有些家具不好移動啊!
房東沒要我把顏色復原,也留下了那幅壁畫。
第四個家,老爺說他不想畫了——但無妨,我還是留了一塊牆等他。
房東留下一座大衣櫥、一座舊書櫃和一張床架。
當時我們已經有很多自己的家當了。
這裡的空間更具挑戰,不適合的家具只會壓縮我們的空間,也造成視覺凌亂。於是我們只留下房東的床架,也淘汰了過去一直勉強用著的家具。
房子很久沒人住,花了不少力氣打掃。我們將空房拍照,畫了簡單的室內圖並標上尺寸和插座位置,兩人分工規劃與構想。最後,為了讓居住環境更符合期望,我們決定入住前自己動手。
主臥
施工難易度 ★☆☆☆☆
- 僅僅是把床架塗成我要的白色而已,這樣就會和帶過來的床頭櫃變成一組了
床頭櫃能收納棉被,房東的床架是掀床,兩個都有很好的收納機能
小孩上漆玩得很開心
後陽台
施工難易度 ★★★☆☆
- 廚房拆下來的窗戶、紗窗與門板綁在鐵窗上
減少紗網的使用,也擋一些大風大雨,還有棟距過近的隱私問題 - 鐵窗全裝上紗網,防蟲防老鼠防點灰塵,也防東西掉落
整個台面變成可利用的區域,平舖晾曬或是裝箱收納雜物都很好 - 換掉發黴的竹製衣桿,把頂天立地衣架多出來的桿子裝上去
我買了四組頂天立地衣架,每兩組組合成一面大衣架,因此多了四根桿子 - 上個家的鐵力士衣架,衣桿拆下來搭配S吊鉤增加晾衣空間
至於衣架本身,被改去當收納櫃使用啦!
廚房
施工難易度 ★★★★★
- 拆掉窗戶、紗窗、流理台下的門板與牆上的老舊櫃子
流理台下的門板讓我覺得空間壓迫,牆上的櫃子已破損,且容量太小 - 廚房鐵窗大清洗後用透明塑膠布封起來
利用這個擴充的鐵窗增加收納空間,我不太能接受鍋具放流理台下
選擇有色且透光的十六格組合櫃,能保有自然光,還不用和對面臥室尷尬面對面 - 買了四門開的牆上吊櫃,全部自組
盤子、廚具們終於有家了 - 自黏木紋地板+防潮墊
地板很不平整,也刷不乾淨,施工前後感覺差非常多
飯廳
施工難易度 ★☆☆☆☆
這個空間在兒童房外,也是通往廚房與後陽台的通道,因此物件都靠牆
不使用時保留寬敞感
- 買了一個機能碗櫥櫃
這個碗櫥櫃可以拉出一張正方型大桌子,我們不在這裡用餐,桌子是機動性的存在
流動性高的碗筷杯子收這裡 - 兩座鐵力士架圍成L型,是電器與備品的家
有白色收納籃的鐵力士架是活動的,可以拉出來取物,不常用的備品放內側 - 鞋櫃隔出玄關
大門面對廚房門,利用鐵力士架和鞋櫃隔出一個玄關
兒童房
施工難易度 ★★★★☆
- 把舊家的雙層床拆過來重新組裝
這是大工程
移除房東的大衣櫥也花了不少力氣 - 一共用了十五個三層櫃
十四個新的,一個舊的,入住前有空就先來幫櫃子上漆
其中十個疊成兩面櫃子,櫃與櫃之間鎖上連接片,給孩子放書籍玩具等
其中五個改造成可折書桌
廁所
施工難易度 ★☆☆☆☆
- 拆掉所有掛勾與置物架
等找到滿意的鏡子收納櫃,打算把鏡子換掉 - 更換馬桶座
水洗還是比較乾淨、舒服
客廳
施工難易度 ★★★☆☆
- 買了沙發和機能客廳桌
為了讓掃地機器人能沙發底,買了增高款的椅腳來換掉
機能客廳桌能升降或展開,一桌多用 - 上漆
電視櫃是舊家改成地中海風時買的,藍白兩色
為了讓整排顏色一致,把電視櫃右左的書櫃全漆上藍色
沙發旁邊的兩組三層櫃用連接片鎖起來,配合沙發,漆了黑色 - 換窗簾
雖然房東的窗簾很美,但沒換掉前,整體感覺就是差那麼一點 - 修理紗門
因為款式舊,試了很多零件,終於能闔起來 - 白板牆
本想要黑板牆,但老爺不想要粉筆灰
這得趁室內濕氣低的時候才能施工,而且得上很多層
我擦了整面牆,等老爺哪天願意,幫我在邊角畫上攀援植物就好
前陽台
施工難易度 ★★☆☆☆
- 欄杆全綁上網子
整理陽台的第二天,一個大盆栽底盤跌落架子的瞬間,就從欄杆縫滾出去,落到一樓敲裂了人家的遮雨板
為了避免下次傷到的是人,想了許多方式,最後去園藝社買黑網和鋁線,算是簡單、便宜又實際的方式 - 前陽台是一連串的進化史
發現彩色掛鉤鐵花盆是個意外,忘了當時在找什麼
有了彩色花盆後,開始想在陽台坐坐
想在陽台坐坐後,少了張舒適的椅子
有了椅子後,少了張桌子
有了桌子後,覺得地板可以再美一點
地板舖上去後,發現桌子右邊有點空,似乎是得再來張椅子
(而且朋友看我的陽台進化史後一直想來喝咖啡 XD
現在進駐了兒子的玩沙桌,於是椅子和圓桌收進大袋子,變外出用
等他們再大一點,不玩沙了,我要恢復成這樣
不知道什麼時候還要再搬家
僅管沒搬,現實中,我依然持續在改造這個家,只是變動不大
就像陽台進化史一樣,一點一點的改變著
房子是別人的,但生活是自己的
後記
或許有人會好奇,租來的房子能改造嗎?
我的作法是:不能復原的會和房東溝通,能復原的我們自己處理,而且幾乎都是選擇能復原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