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衝上4兆美元,AMD能接棒1兆俱樂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輝達7月9日正式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兆美元的公司,這個歷史性里程碑背後是Jensen Huang對AI基礎設施的絕對壟斷。相比之下,AMD目前市值約2600億美元,兩者差距高達15倍。

這個數字差距確實驚人,但更關鍵的問題是:AMD有沒有可能在未來五年內衝擊1兆美元俱樂部?從純粹的數學角度看,AMD需要年均24%的複合成長率才能達標。聽起來很瘋狂,但別忘了輝達在2023年初市值還只有3500億美元,兩年半就成長了十倍以上。

AI戰場的第二波機會

AMD正站在一個獨特的時間節點上。輝達稱霸的是AI訓練市場,但AI推理市場正在快速崛起,而且需求特性完全不同。目前輝達僅40%的GPU用於推理訓練,隨著DeepSeek這類高效模型的出現,推理需求將呈爆炸式成長。

DeepSeek事件雖然讓輝達單日蒸發5890億美元,但實際上為AMD創造了戰略機會。當AI訓練成本大幅降低後,更多企業將有能力部署AI應用,這意味著對推理晶片的需求將激增。AMD的MI300系列在推理效能上已經能與輝達H100競爭,而即將推出的MI350系列號稱推理能力比MI300提升35倍。


Lisa Su已經明確表態AI是AMD的第一優先級,公司採用年度更新策略直接對標輝達。MI350系列將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MI400系列預計2026年上市,基於全新的CDNA Next架構。這種激進的產品週期顯示AMD不再甘心當萬年老二。


資料中心成長動能強勁

從最新財務數據來看,AMD確實展現了追趕的實力。2025年Q1數據中心營收達37億美元,年增57%,總營收74億美元,年增36%。雖然絕對金額仍遠低於輝達,但成長動能非常強勁。AMD預計2025年將因出口管制損失15億美元營收,但Lisa Su仍預期AI相關營收將實現「強勁雙位數成長」。

更重要的是市場規模正在快速擴張。AMD透過收購ZT Systems,瞄準2028年5000億美元的數據中心AI加速器市場機會。即使AMD只能搶到10%的市場份額,也足以支撐500億美元的年營收,搭配30%淨利率和50倍本益比,就能達到7500億美元市值。

客戶多元化也是AMD的優勢。微軟、Google、Meta都在積極尋找輝達之外的選擇,避免過度依賴單一供應商。Oracle、Databricks等雲端大廠已經開始大規模採用AMD的MI300X,測試結果顯示在某些AI模型上效能提升超過50%。

挑戰與現實考量

但現實挑戰同樣嚴峻。AMD必須在技術、生態系統、客戶關係三個維度同時突破。輝達的CUDA軟體平台擁有龐大的開發者生態,AMD的ROCm雖然持續改進,但要追上還需要時間。

毛利率壓力是另一個關鍵考驗。輝達目前毛利率維持在73%的歷史高位,反映其技術領先地位。AMD要在價格競爭中勝出,必然面臨毛利率下降的壓力,這將直接影響獲利能力和估值水準。

地緣政治風險也不容忽視。中國市場對AMD同樣重要,但美國出口管制政策隨時可能收緊。華為、阿里雲等中國大廠正在加速自主晶片研發,這可能壓縮AMD在中國的長期市場空間。

投資展望與時間窗口

綜合評估,AMD確實具備衝擊1兆美元市值的基本條件。AI市場38%的年複合成長率、推理需求的結構性轉變、客戶多元化的迫切需求,都為AMD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窗口。


關鍵時間節點是2025年Q2財報。MI350系列的實際效能表現、數據中心營收成長幅度、與大客戶的合作進展,將決定市場對AMD長期前景的信心程度。如果一切順利,2028-2030年衝擊1兆美元並非不可能。


但投資人必須認清一個現實:當輝達已經建立起深不見底的護城河時,AMD只能靠更聰明的策略、更激進的創新,以及一點點運氣來搶灘登陸。這是一場耐力賽,不是短跑衝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echEdge
0會員
14內容數
科技、人文、科學、工人智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輝達(NVIDIA)成立於1993年,由黃仁勳(Jensen Huang)、Chris Malachowsky和Curtis Priem共同創辦,目前為市值超過3兆美元公司。作為一家專注於圖形處理單元(GPU)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領導者,輝達已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地位。
Thumbnail
輝達(NVIDIA)成立於1993年,由黃仁勳(Jensen Huang)、Chris Malachowsky和Curtis Priem共同創辦,目前為市值超過3兆美元公司。作為一家專注於圖形處理單元(GPU)和人工智能(AI)技術的領導者,輝達已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的領先地位。
Thumbnail
 雖然輝達在美國時間6月18號曾短暫站上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後便連跌三天,跌掉了4300億美金的市值,但該公司的股價長期的動向還是要從產業面的發展狀況作為判斷的依據是比較準確的,因此本文會結合《金融時報》關於輝達最新的專題報導和彭博新聞對於AI產業接下來各各巨頭的投資狀況描繪出一個較完整的圖像。
Thumbnail
 雖然輝達在美國時間6月18號曾短暫站上全世界市值最大的公司後便連跌三天,跌掉了4300億美金的市值,但該公司的股價長期的動向還是要從產業面的發展狀況作為判斷的依據是比較準確的,因此本文會結合《金融時報》關於輝達最新的專題報導和彭博新聞對於AI產業接下來各各巨頭的投資狀況描繪出一個較完整的圖像。
Thumbnail
輝達(Nvidia)在短暫奪下全球市值冠軍後,股價連跌三日,導致AI概念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6月24日,輝達股價重挫6.68%,創下6月4日以來的新低。其他AI相關公司如美超微電腦、戴爾、台積電ADR和博通的股價也分別下跌。科技股方面,高通和安謀的股價也分別下跌5.50%和5.76%。   市場
Thumbnail
輝達(Nvidia)在短暫奪下全球市值冠軍後,股價連跌三日,導致AI概念股出現獲利了結賣壓。6月24日,輝達股價重挫6.68%,創下6月4日以來的新低。其他AI相關公司如美超微電腦、戴爾、台積電ADR和博通的股價也分別下跌。科技股方面,高通和安謀的股價也分別下跌5.50%和5.76%。   市場
Thumbnail
6/4 臺北國際電腦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首度將合作的42家供應鏈公開,強化了供應鏈的合作關係,展現出未來AI相關概念的趨勢成長性。本篇文章為相關概念股的2024年5月營收概況及可轉債發行概況,提供投資朋友excel檔研究。其中包括輝達供應鏈相關公司名單、NVIDIA供應鏈營收動能和可轉債競拍整理分析。
Thumbnail
6/4 臺北國際電腦展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首度將合作的42家供應鏈公開,強化了供應鏈的合作關係,展現出未來AI相關概念的趨勢成長性。本篇文章為相關概念股的2024年5月營收概況及可轉債發行概況,提供投資朋友excel檔研究。其中包括輝達供應鏈相關公司名單、NVIDIA供應鏈營收動能和可轉債競拍整理分析。
Thumbnail
本文摘要: 輝達最新財報(截至2024年2月~2024年4月)。 數據中心營收成長以及毛利變化。 未來數據中心展望。 營收成長: 18%(26044/22103) 毛利率: 78.4%;營利率: 65%(16909/26044);淨利率: 57%(14881/26044);每股盈餘(E
Thumbnail
本文摘要: 輝達最新財報(截至2024年2月~2024年4月)。 數據中心營收成長以及毛利變化。 未來數據中心展望。 營收成長: 18%(26044/22103) 毛利率: 78.4%;營利率: 65%(16909/26044);淨利率: 57%(14881/26044);每股盈餘(E
Thumbnail
全世界最矚目的 AI 概念第一股 NVIDIA 輝達,正式在上周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5 Q1,實際日期為 2024 二月到四月期間),再次繳出了擊敗市場預期的成績單。而在財報之後,華爾街也給出了熱烈的回應,NVIDIA 的股價正式突破 1000 美元大關.....
Thumbnail
全世界最矚目的 AI 概念第一股 NVIDIA 輝達,正式在上周發布了 2024 第一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5 Q1,實際日期為 2024 二月到四月期間),再次繳出了擊敗市場預期的成績單。而在財報之後,華爾街也給出了熱烈的回應,NVIDIA 的股價正式突破 1000 美元大關.....
Thumbnail
你知道嗎?美國神秘百年傳奇羅斯柴爾德家族,從2015年 輝達 一股4美元開始買,到如今輝達每股上看500美元,靠輝達狠賺一筆,比股神 巴菲特 還要神!這波 ChatGPT 掀起的AI浪潮風起雲湧,全球各大企業爭搶輝達晶片,連特斯拉創辦人 馬斯克 都笑稱「比毒品還難買」! 「人工智慧教父」黃仁勳,短
Thumbnail
你知道嗎?美國神秘百年傳奇羅斯柴爾德家族,從2015年 輝達 一股4美元開始買,到如今輝達每股上看500美元,靠輝達狠賺一筆,比股神 巴菲特 還要神!這波 ChatGPT 掀起的AI浪潮風起雲湧,全球各大企業爭搶輝達晶片,連特斯拉創辦人 馬斯克 都笑稱「比毒品還難買」! 「人工智慧教父」黃仁勳,短
Thumbnail
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 NVIDIA,在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去年第四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4 Q4,實際日期是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底)。原本外界對於這份財報,就已經抱持著高度的期待,畢竟 AI 的熱潮所有人都可以親身感受的到......
Thumbnail
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輝達 NVIDIA,在上個月底正式發布了去年第四季的財報 (公司財務年度為 2024 Q4,實際日期是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一月底)。原本外界對於這份財報,就已經抱持著高度的期待,畢竟 AI 的熱潮所有人都可以親身感受的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