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6,和平國小, 1947|南投集集|大眾爺廟前的大樟樹|遙望集集大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學校的這個門位在集集大眾爺廟對面,一棵超大的樟木在門前攬著青天。

其實轉個彎,在初中一街上還有個校門,更是壯觀開拓,應該就是目前的大門。


raw-image


不過我喜歡這個門,因為一入門就迎來一大片的草坪,而且,這個方向瞧過去,集集大山就巍然矗立在校舍屋頂上,與校舍黑瓦層迭而上,甚是漂亮。


校地2.6公頃多,是集集四小中最大規模,但是娃口卻不及百人,附近田野為多,屋宇尚是稀落,特別是學校北邊,田野直達山腳,人口屋垣多者,要越過學校南邊清水溪才是密集市區,集集國小就位於該處。
raw-image


後來穿過草坪到大操場,突然發現操場邊竟然是以矮欄杆區隔一個小巷子,旁邊的人家真是幸福,只要一個跨越,整個操場就是你的運動場,這是我所見過最為私人化的公共隱形圍牆了。


@南投集集,集集街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laralk Chung的沙龍
117會員
805內容數
旅行和吃吃的囈語,走走是目的,吃吃是陪語
Claralk Chu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7
離開斗六工業區的千層蛋糕工廠後,走213縣道往東和村,目的是東和國小以及對面的舊東和派出所日式建築。 這日式建築只有單棟,是1929年建築的「溪邊厝警察官吏派出所」,正廳是辦公廳,左右是所長和職員宿舍。 原以近乎頃圮,2019年政府開始翻新,2022年給怪獸文創公司經營至今。內邊保有廳舍原貌,里
Thumbnail
2025/07/07
離開斗六工業區的千層蛋糕工廠後,走213縣道往東和村,目的是東和國小以及對面的舊東和派出所日式建築。 這日式建築只有單棟,是1929年建築的「溪邊厝警察官吏派出所」,正廳是辦公廳,左右是所長和職員宿舍。 原以近乎頃圮,2019年政府開始翻新,2022年給怪獸文創公司經營至今。內邊保有廳舍原貌,里
Thumbnail
2025/07/03
拜訪華南國小不是為了古坑的咖啡(拜訪咖啡是去#659的華山國小),完全是衝著手上的一份名單而來,這名單就是教育部在2009年評選出的「十大經典特色國民中小學」。 根據官方說法,這些學校是以「活化教室」、「結合在地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等指標所評選,獲選的學校在雲林縣境內就有華南和成功二所。 是
Thumbnail
2025/07/03
拜訪華南國小不是為了古坑的咖啡(拜訪咖啡是去#659的華山國小),完全是衝著手上的一份名單而來,這名單就是教育部在2009年評選出的「十大經典特色國民中小學」。 根據官方說法,這些學校是以「活化教室」、「結合在地文化」、「發展學校特色」等指標所評選,獲選的學校在雲林縣境內就有華南和成功二所。 是
Thumbnail
2025/06/24
學校位於八卦山台地山麓,校前道路直達大葉大學。大葉大學是彰化在地的重工具製造業葉家所創立,前身是1990創建的大葉工學院,專門培育工業工程專業人才。 這名字對我熟悉不在於大學本身,而是葉家1994年與日本高島屋集團合資在天母的百貨公司,這社區型百貨曾經陪伴我和某孩好長一段的童年生活,就是為了它地下
Thumbnail
2025/06/24
學校位於八卦山台地山麓,校前道路直達大葉大學。大葉大學是彰化在地的重工具製造業葉家所創立,前身是1990創建的大葉工學院,專門培育工業工程專業人才。 這名字對我熟悉不在於大學本身,而是葉家1994年與日本高島屋集團合資在天母的百貨公司,這社區型百貨曾經陪伴我和某孩好長一段的童年生活,就是為了它地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從角板山下來後,我沒有照著來時走北橫往大溪,而是在學校前這三叉路右轉往北,走台7乙往三峽插角走。 這條台7乙路幅不大,一路更見蜿蜒,路上也有頗多測速桿,不過這樣挺好,除了不時會有重機族竄出壓彎外,這路堪稱山明水秀,風情秀麗。 學校在三叉路口,校門口有個小小圓環,校門呈雙短柱,二丁掛素色底,腰
Thumbnail
我已經不知道第幾次經過學校的門口了,可是每一次鏡頭下拍到的校門都是這樣--停滿了車!怪誰?與其怪對面有家有名的水餃店,不如說咱的國民素質吧。 學校是雙高柱對折若拱手的校門,往左右還有矮柱襯牆延伸兩邊的圍牆,圍牆是以花圃裝扮,優雅。 左柱上標有金字直書校名,右邊圍牆內有朱瓦牌樓電子牆,上面
Thumbnail
我已經不知道第幾次經過學校的門口了,可是每一次鏡頭下拍到的校門都是這樣--停滿了車!怪誰?與其怪對面有家有名的水餃店,不如說咱的國民素質吧。 學校是雙高柱對折若拱手的校門,往左右還有矮柱襯牆延伸兩邊的圍牆,圍牆是以花圃裝扮,優雅。 左柱上標有金字直書校名,右邊圍牆內有朱瓦牌樓電子牆,上面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從大豹溪走台7乙接台3回北,這匯入銜接前500米左側就看到學校。這邊是上坡路,一層樓高的駁崁上遠遠就看到數株大王椰子在招搖著,我心底歡喜道: 「又有小學了!」 古樸的水泥框白瓶干的圍牆,一路延伸往前,紅磚校舍漸次在樹稍縫隙間分明起來。再前就看到階梯上的校門,雙柱單進,雙柱上有半圓虹桿,桿上鐵
Thumbnail
城南,南出辛亥隧道後的辛亥路和興隆路口,方圓500m周圈,大概就是這文山區學校最密集的地方。這邊有大學、專科、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通通都有了。住在這邊基本上可以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都不用出城,是好處,當然,也是壞處。 小學就有「興」字輩的興華小、興隆小、興德小三所,若要牽拖一點,遠點還有景
Thumbnail
城南,南出辛亥隧道後的辛亥路和興隆路口,方圓500m周圈,大概就是這文山區學校最密集的地方。這邊有大學、專科、高中、國中、國小、幼兒園,通通都有了。住在這邊基本上可以一路念到大學畢業,都不用出城,是好處,當然,也是壞處。 小學就有「興」字輩的興華小、興隆小、興德小三所,若要牽拖一點,遠點還有景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其實是想去看看古蹟。這學校開門的兩扇門,還有進門的紅瓦建築就是認證的古蹟。 學校雖然在1899就建校,但是這古蹟的校舍要到1934年才全部竣工,算不得百年,但是正門採古典多立克柱式建築就有特色。 從康樂街走來,圍牆後就是高高的大王椰子,真得吾心,十數米後地一個大門出現:雙抱牆四柱三進門,不論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中正紀州庵文學森林位於台北市中正區,為一處融合文學、歷史與自然景觀的文化地標。這裡的玄關入口具有獨特的設計風格,讓人一踏入便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 玄關處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木質的門框與瓦片屋頂,散發出一種古色古香的氣息。入口處設有精心佈置的花園,植栽與石燈籠相映成趣,營造出寧靜而優雅的氛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走遠遠的路,只是去豐富園區看樹,折回來沿途走入舊社區小巷到底, 以為路已到盡頭,旁邊窄巷,走看看,出口竟是另一處社區的入口。 不斷的道路拓寬,不停蓋新屋,大街小巷連連看, 穿來繞去,發現走進小時候某同學的住處, 但那些老舊木屋,屬於違建,早已拆除,建起高樓, 昔年嶄新電梯大樓,外觀也佈滿塵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七堵車站的正後方有個山邊社區,這是一個大約1700戶人家的長興社區,學校就在這邊,正對著車站的後門。 校地2.1公頃,250娃11班的規模,典型的社區小學。校門中短柱、左矮牆右警衛室的雙進口,週邊圍以小葉欖仁、黑板木等綠樹,俯瞰校地呈東西向長條狀,東邊是呈現倒C型校舍,西邊則是操場。 學校北側與
Thumbnail
這是在校門口的附近畫的,這個學校感覺很舒服,主要是沒有大門,讓人覺得很親近。鄉下小學就是這樣子,像市區的小學有比較明確的圍欄圍住,確保學生安全。這邊就沒有那麼講究,很輕鬆親近的樣子。 宜蘭縣五結鄉孝威國民小學,位於宜蘭縣五結鄉,是一所小規模的公立小學,學校創立於1921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學校佔
Thumbnail
這是在校門口的附近畫的,這個學校感覺很舒服,主要是沒有大門,讓人覺得很親近。鄉下小學就是這樣子,像市區的小學有比較明確的圍欄圍住,確保學生安全。這邊就沒有那麼講究,很輕鬆親近的樣子。 宜蘭縣五結鄉孝威國民小學,位於宜蘭縣五結鄉,是一所小規模的公立小學,學校創立於1921年,至今已有百年歷史。學校佔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Thumbnail
初二,到雲林隨意走走。 先來到北港武德宮,幾年前有一陣子曾經來這吃過幾次早午餐,很棒的一個空間。 結果一到滿滿的人。 門口有一棵大金樹,金光閃閃挺好看的金,不會感覺俗氣的設計。 排隊領錢母的隊伍長長,沒有打算排隊先入內參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