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門

含有「校門」共 19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由六甲行165縣道北往白河,經過柳營區。 柳營是第一次來(經過),剛看到「柳營」就從記憶提取一些因素。我對某孩說,看到柳營就想到當兵,某孩不知其理。 我解釋說:因為咱那時當兵每週要上莒光日課程,那課程就是在禮堂看電視,挺無聊,人多又沒冷氣,悶得很,唯一讓我覺得可以過得去的就是其中一個單元。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9/23
「果毅」!!不管來源為何,我覺得很好聽!
過百年的老校,立面的這建築(忠孝樓)就是日據時代(1911)以來的古蹟建築,就是當時「寶公學校」主體建築,可以保存到現在,真是難得。 這建築立面很值得品賞,建築成L型,轉角切圓,雙方柱和雙壁柱撐起扇形二樓陽台,山牆退縮四柱拱門窗,上崁旗竿,配以紅瓦赭紅柱飾,甚是宏偉莊嚴。 門前以「車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9/08
好特別的門面!
Claralk 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11
❦ 莊小昕 古蹟呢
既然拜訪了新校區,舊的校區怎可放過? 隔天標好路線,走149鄉道轉149甲鄉道入東和村,除了要去看東和派出所和東和小外,還要去傳說中的維多利亞私校瞧瞧。 舊校區在新校區往北約5.4公里,里程不遠,但是149鄉道路幅不寬,雖然不是叢嶺小道,但有幾段也是臨著崖邊走,車速不過40。 學校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9/06
國父銅像站在二樓穿堂上,這感覺真的很特別!😆😆
Claralk 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07
❦ 莊小昕 台北市北投國小也是
這是一座新的學校,有國中小,位在149縣道十字關旁的212-1路上,校門前路口有座方尖塔,校名全銜在上,校門往後十數公尺,也是一塔柱二進門,警衛室在左邊,整座學校在右邊駁崁坡上,此處不得見,需要爬梯子上得去。 事實上,這2.8公頃大的校地大約有十棟校舍,是沿著這山丘地形低低高高依山勢而建,建物各棟
Thumbnail
有些畫面,在童年悄悄刻下,直到多年後回望,才懂得那是心底最柔軟的嚮往。 == 下午四點整,校園廣播準時響起,一聲「喂──喂──」後緊接著: 「訓導處報告!訓導處報告!六年二十三班交通隊、六年二十四班糾察隊請就位。」 不久後,麗華戴上小黃帽,身穿小黃背心,手裡緊握著黃黑交格色長木棒,在校門口等
從半島的南邊脇野沢港到目的地的大間崎,這是一開始設定的終點(或是中點),為的就是大間崎是日本本州的最北點,也是為了這邊傳說中的黑鮪魚大肚(大トロ)--鮪魚肚子中油脂最豐,口感最是入口即化的部位。 這段山路崎嶇不說,更崎嶇的是我一路的小學探訪,車上的人是個不情願,但是握著方向盤的就是任性,走著走
Thumbnail
李英華-avatar-img
2025/08/14
Claralak真的很著迷尋訪「小學」,連到日本也去尋訪,對偏遠的少學童的學校,心裏别有一番感受,我的童年啊!我們曾有的童年時光!
Claralk C.-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8/24
李英華 沒法,就是職業病。
離開長後小學校後,瞧圖資,要到下站佐井小學校尚有13公里多,這一路行來已經過午,飢腸轆轆的一車子,有人開始啃備糧麵包了,嘴裡雖不說,但咱心底了然,該尋個飯堂祭祭。 咱目標是佐井港邊的津輕海峽文化館,那邊有三家小餐廳可以一飽,乃一路加快油門奔去。幸好這接下來的路已經進入平坦路,路幅也加大,乃可以加速
Thumbnail
離開福浦港後續行往北,一路還是山林環繞,見到的猴媽還真比人多,不!這段路壓根沒看到人。 約行8公里餘之後,突然見到頭頂的路標標示「長後漁港和長後小中學校」,這完全在我功課的意外,毅然停車,然後倒車十數公尺回到岔路,進入這長後小村。 村子比前面福浦和牛滝又更小,一樣是漁港,一樣是尖牙的河道山㘭地,
Thumbnail
離開牛滝小學校後續北行,山路更形斗折蛇行,湯匙彎、髮夾彎一個接一個,真是考驗操控,比之北宜的九彎十八拐更有過之。 路行14公里餘,進入福浦港,這裡仍是佐井村轄地,小漁村和牛滝一般,是個尖牙銳角狀村落,學校就在入村右邊。 不過這學校已經在2019年送走最後2名畢業生後,併入佐井小學校沒有營
Thumbnail
這國道338號在地圖上標示的是「海峽線」公路,對!一路爬山、一路荒涼,沿途看到的猴子比車子還多,所以這山路開起來就像是頭文字D的秋名山(榛名山)畫面,如果要我提取在台灣開車的經驗,應該就是台東台23號越領道可以比擬吧。 就這樣手上握著方向盤,腦袋卻是敲著Deja vu快節奏旋律,在山路中盤旋,一下
Thumbnail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8/11
原來老師這麼喜 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