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子專欄|品牌人生的第四站】
作者|李俊煌(Jerry Lee),BRAND TAIWAN 首席品牌行銷顧問
2005年之後,我從連鎖加盟與旗艦品牌實戰走進另一個更具文化張力與場域挑戰的領域——J-POP CAFE TAIPEI。這是我第一次實質經營「國際品牌授權 × 大型商業空間 × 夜生活文化」的複合經營實驗,也是我真正踏上「品牌場域再造」這條充滿未知的路。
這家餐廳位於台北東區最黃金的地段——bistro98大樓的6、7樓,是日本傑尼斯事務所授權打造的海外唯一據點。開幕初期營運成績並不理想,主要因為品牌主軸仍侷限在MV播放、日系文化展示,與東區成熟夜生活消費族群產生了巨大的落差。
我臨危受命,接手「執行副總」一職,面對高達70萬元月租金的營運壓力與定位迷失的品牌困局,重新審視整體市場、空間與產品結構。當時我提出了「二毛作經營模式」:保留日間原有餐廳功能,每日21:30後轉型為夜店經營型態,引入新客層與夜間營收模式。
我們重新規劃營運流程:
前台精簡人力,強化櫃台與安全人員配置。
廚房提前製備餐點,降低夜場人員技術門檻。
吧台酒單簡化,以純酒類與品牌贊助為主。
夜間安全人員則招募拳擊社學生與黑人選手,形成高識別度且專業的駐場形象。
最關鍵的突破來自我們策畫的REOPEN Private Party。在我與資深夜店圈人物 Johny 的合作下,當晚出現了紅色保時捷列陣、二代名流雲集,甚至王力宏、小S與Mike許也出現在現場。當晚現場超過200人,氣氛宛如一場東方紐約之夜,也正式宣告品牌形象重塑成功。
更令人驚喜的是,不久後,一位來自金控家族的年輕人——林知延(當時還不為人知),為了替他的女友吳欣盈(現為時代力量立委)辦生日派對而全額包場,成為品牌轉型後最具象徵性的商務突破。此後連新光集團吳董事長也親臨造訪,餐廳最後順利被楊董轉手,完成品牌重組的完美落幕。
在J-POP CAFE這段經歷中,我真正體悟到:
品牌不是商標,是現場每一個「人」與「氣氛」的整體構成。
即便一開始品牌再強,若場域與族群無法連結,仍會面臨定位錯置與商業危機;而只要重新調整節奏、聚焦文化與氣場的轉譯,就能點燃新的品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