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有錢人會「用錢賺錢」?
✅ 他們不只是「賺錢」,而是建立能自己賺錢的系統:
- 擺脫時間換錢的陷阱(停止窮忙)
- 把錢放進資產(不是存銀行)
- 用槓桿思維創造現金流
- 打造能持續放大的被動收入
🧠 核心觀念:別再問「能不能賺快錢」,而是問「能賺多久」?
這句話很有力,它背後的思維是:
- 快錢通常靠「勞動」或「運氣」
- 長尾收入靠「資產+設計+放大」
🏗 有錢人常用的「4 種被動收入系統」
設計原則是:脫離人力時間的限制,持續產出收入。
① 資產型收入(Asset Income)
- 投資買入會升值、產生現金流的資產
- 例如:股票、ETF、REITs(不動產投資信託)、債券、出租房地產
📌 核心:讓錢進入「會生錢」的地方,而不是死存
② 授權型收入(Royalty Income)
- 靠一次創作,重複獲得收入
- 例如:寫書、錄課、寫歌、授權圖片、販售數位產品(如 Notion 模板)
📌 核心:先投資創作,後續獲利自動化
③ 系統型收入(Business Systems)
- 創建可自動運作的商業系統
- 例如:加盟事業、電商自動訂單、SaaS、App、部落格聯盟行銷(Affiliate Marketing)
📌 核心:你不在也能賺錢
④ 股權型收入(Equity Income)
- 不是領薪水,而是持股 → 分紅、增值、退出獲利
- 例如:創業投資、加入新創團隊換股份、買入未上市公司股份
📌 核心:當公司成長,你跟著富起來
🧭 如何開始打造你的「被動收入組合」?
第一步:盤點你的現況
- 收入來源有幾種?
- 哪些是完全依賴勞力與時間的?
- 有沒有可以慢慢系統化、商品化、放大化的能力?
第二步:選擇你能開始的小槓桿
- 喜歡寫作 ➝ 開始寫電子書、經營內容平台
- 有金融常識 ➝ 研究 ETF / REITs,開始定期投資
- 有教學專長 ➝ 錄製線上課程或開訂閱社群
- 有創業精神 ➝ 小額參與新創股權或共創事業
第三步:建立複利模型
被動收入不是「一次投資,馬上變現」,而是要看這 3 件事:
- 會不會增值?(資本利得)
- 會不會自動流入?(現金流)
- 會不會越來越好?(複利效應)
💡 金句總結:
“The rich don’t work for money. They make money work for them.”
—— 羅勃特.清崎(Robert Kiyosaki)
「財富自由不是帳戶裡有多少錢,而是你設計了多少條不綁住時間的收入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