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 2022 年 2 月的日記,可愛風暴強勢襲來─四歲的小寶貝不只長得可愛,連說話都讓人忍不住嘴角上揚。
我隨口說:「阿姨是矮冬瓜!」
寶貝立刻問:「誰是高紅蘿蔔?」我笑回:「阿姨矮矮!」
寶貝又追問:「為什麼阿姨矮矮?」
我假裝可憐地說:「因為阿公阿嬤以前太忙了,沒空幫小時候的阿姨按摩腳底。」
話才說完,寶貝立刻抓住我的腳,正經八百地說:「要幫阿姨按摩!」
他的小指頭像微風般輕柔地撫過我的雙腳,一臉專注,彷彿此刻正肩負拯救世界的重責大任。
一按完,他立刻抬頭問:「阿姨有長高嗎?」
問一遍不夠,隔天一早,他睜開眼的第一句話依舊是:「阿姨有長高嗎?」
我笑著點頭:「阿姨要跟寶貝一起慢慢長高!」
後來我出了一題英文小考:「寶貝的生肖屬雞,那英文是 phoenix 還是 rooster 呀?」
寶貝回答得乾脆:「是 chicken 啦!」我當場笑出聲──只有這隻天真的小雞,才會答得這麼篤定又可愛。
聽到他一口台灣國語,唸起「萊爾戶(富)」和「活(佛)堂」,我一邊偷笑,一邊陷入天人交戰:該立刻矯正發音?還是等到哪天我聽膩了、覺得不可愛了,再糾正?阿姨壞壞!
今天只有半天課,接他回家後,樓上突然傳來劇烈碰撞聲,寶貝聽了會怕,不敢一個人待在客廳,跑來廚房躲進我懷裡,我緊緊抱住他,輕拍著說:「阿姨秀秀。」
在這個什麼都很快的大人世界裡,孩子的肢體語言和童言童語,讓我慢下來,笑意止不住地蔓延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