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看見孩子心裡的光
您是否曾經在一個悠閒的午後,望著天上的白雲,想像著它們是奔跑的駿馬、沉睡的巨龍?這種在隨機中尋找意義與形象的能力,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一種想像天賦。而11歲的生命畫家小晴,正是將這份天賦,發揮到極致的一位「心靈尋寶大師」。
在協會裡,小晴總是一位帶著甜甜微笑的可愛女孩。而她的畫作《彩色的角落生物》,正是她內心那片陽光燦爛、充滿驚喜的奇幻樂園的完美展現。如她自己所說:「我把心靈意象彩色裡的形狀都找出來,拼湊一幅五顏六色的作品。」她不是在「創造」,而是在「發現」。
魔法之一:不是畫畫,是與色彩玩捉迷藏
大部分的創作,是先有想法,再將其付諸於畫布。但小晴的創作歷程,卻像一場充滿未知的冒險。她先讓色彩自由地流淌、碰撞、融合,形成一片片深淺不一、邊緣模糊的抽象色塊。這片色彩,就是她的藏寶圖。
接著,遊戲開始了。她用她那雙充滿魔法的眼睛,定睛凝視,在這些色彩的交界處、在某個不經意的渲染紋理中,去「尋找」躲藏在裡面的小生物們。「嗨!我找到你了!」她彷彿這樣輕呼著,然後用細細的線條,將這些小傢伙的輪廓、眼睛、和獨特的斑紋給「喚醒」。
這個過程,在心理學上,展現了一種極高的認知彈性與正向轉化的能力。這代表著小晴的內心,習慣於在看似混亂、無序的狀態中,去發現趣味、建立連結、創造意義。這份能力,也正是她為何總能保持微笑的秘密——因為她懂得,在生活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尋找」並「發現」快樂。
魔法之二:每個角落,都住著一個好朋友
「角落生物」這個詞,在小晴的筆下,有了更溫暖的詮釋。它不只是關於害羞、喜歡窩在角落,更是關於「生命無處不在」的信念。
在她的世界裡,沒有一塊顏色是浪費的。每一塊色彩,無論形狀多麼奇特,都能成為一個生命的家。因此,我們看到了各式各樣、超乎想像的奇妙生物:頭上長草的、有著長長鳥喙的、造型像一座山的、長著兔耳朵的……牠們共同生活在這片色彩斑斕的大地上,沒有衝突,沒有階級,只有和諧共存的熱鬧與繽紛。
這份對萬物的包容力,反映了小晴那顆善良且充滿愛的心。她接納所有的「不一樣」,並為牠們各自找到最舒適的角落安頓下來。
魔法之三:用和諧的色彩,編織一個溫柔的世界
從用色上,我們也能看見小晴內心的溫度。溫暖的鵝黃、活潑的亮粉、寧靜的寶藍、神秘的幽紫……這些顏色互相滲透、彼此交融,形成一片溫柔的視覺交響樂。畫面中沒有僵硬的邊界,也沒有尖銳的對立,一切都是流動的、和諧的。
這是一個沒有暴力的烏托邦,是小晴內心對「和平」與「美好」的嚮往。在面對「急性淋巴白血病」這個充滿挑戰的內在戰爭時,她選擇在畫布上,為自己、也為我們,構築一個所有生命都能被溫柔以待的理想國。
快樂發現家的光芒
在小晴的畫中,我們看見了孩子心裡最陽光、最富童趣的光。
這道光,是「在平凡中發現不凡」的想像力之光,是「從混亂中找到秩序」的智慧之光,更是「用微笑與包容面對世界」的溫柔之光。她是一位天生的「快樂發現家」,總能找到值得開心起來的理由。
謝謝小晴,謝謝你邀請我們一起玩了這場如此精彩的捉迷藏。也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向你學習,帶上一雙「魔法眼睛」,去發現自己生活中,那些躲在角落裡,等待被我們找到的小小的、閃閃發亮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