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有錢人,但我想過得更安心
曾經以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直到我發現——不理財真的會吃土阿
即使月光、收入不高,學會處理金錢的方式,也是一種人生的底氣。
學生沒錢也能理財?我用這5個方法練出穩穩的財務體質
我當時記帳是為了生活費不夠,每一筆都要記清楚,中間嘗試好多種存錢的方法
有些真的很容易放棄,不過把它想成是一種樂趣和挑戰就不會辛苦了
雖然我現在也不是甚麼大師,但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想跟你分享
希望可以幫到你,因為我們家從小對於談錢就是容易吵架的話題
所以我更害怕那種被錢追著跑的感覺,讓我開始想改變,突破舊有的生活
如果你現在也和當時的我一樣,很擔心未來,覺得為甚麼大人談錢就會吵架
那我想對你說,當你願意開始認識金錢、理財的內容時,我們就已經不一樣
未來的日子,真的可以改變,我們可以的,加油!
這篇文也是我想對當年的自己說的話
一、認識自己的金錢體質
- 你是容易衝動購物?還是覺得存錢好難?
- 簡單做一個「花錢性格檢測」:整理近一週花費、列出前5筆最大金額
- 初步認識自己:為什麼花?花得值得嗎?有沒有想取代的方式?
✏️感想:第一步真的是開始記帳,不用很華麗很仔細,找到一個適合自己能持之以恆的方式才是最好的,我當時用手寫,紀錄早.午.晚餐,不會很詳細,一行字就能完成。
養成這個習慣寫了大學4年,畢業後用記帳app紀錄,我是用moze app,真的記了1.2年確定會使用才開付費,免費的就超好用的了,之後也可以寫一篇和大家分享
二、建立「收支感知力」:記帳不為數字,而是為了認識自己
- 推薦簡單記帳方式:手寫 / Notion / App(可列出你在用的工具)
- 舉例:原來我每個月花最多的是外食、購物
- 記帳帶來的改變:意識到「我為什麼總覺得錢不夠用」
三、從小額開始儲蓄:每天存50元也能打造安心感
- 不用一開始就存很多,可以設定一個「輕鬆完成的目標」
- 舉例:零錢罐法、設定轉帳指令、分帳戶法(消費/儲蓄/夢想)
- 最小門檻原則:養成「有存錢=安全感」的心態
✏️感想:我試過一天存50和365存錢法,最後發現有零錢就投,每天餵存錢筒,不用特別計較金額,有這個行為就很棒了
四、重新定義「值得花錢的事」
- 將消費分類為「快樂消費」與「短暫麻痺」
- 建立價值觀:不是不能花錢,而是花在對自己真正有益的事上
✏️感想:這個是我出社會才學會的,因為要花錢投資自己我們才會升級,比如買投資理財的書籍,多看就會慢慢改變思維,學生時期我是去圖書館看書,和看理財youtrber
推薦柴鼠兄弟的頻道,真的學到很多
五、從存錢到理財:開始認識資產的世界
- 理財不是追求賺大錢,而是讓錢有更多選擇權
- 可提及自己初步嘗試 ETF、數位帳戶
✏️感想:我覺得有存到錢的下一步是了解高活存帳戶,之後存到緊急預備金(半年生活費)
接著了解ETF,有了解了再開戶,不急
結尾|慢慢來,比什麼都重要
理財不是為了變成另一個人,而是成為更安心的自己。
無論你現在月入多少,都值得擁有對金錢的掌控力與自信。
💬「你目前有在記帳/存錢的習慣嗎?留言跟我分享你的方法!」
#新手理財#月光族理財#小資理財日常#財務自由練習#理財#存錢#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