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杜金龍杜大師分享他操作台積電的心得是這樣的,如果台積電在尾盤時呈現下跌走勢,他會進場買入一些,這樣隔天在開高時就可以出清以賺取價差,這有點像是隔日沖的操作法。
接續上一篇文章,也有主力是想要趁機拉尾盤的,因為前面如果買進的話,可能因為籌碼零亂而不好拉。等到當沖客走得差不多了,再來買入,股價就不容易跌。而杜金龍杜大師分享他操作台積電的心得是這樣的,如果台積電在尾盤時呈現下跌走勢,他會進場買入一些,這樣隔天在開高時就可以出清以賺取價差,這有點像是隔日沖的操作法。
月光認為,這樣的操作方式是著眼於如果台積電隔天開高的話,一般投資人想要買入也只能接受,所以他就可以順利脫手。其實對於這種開盤拉高股價的方式,一般是無法透過當沖的方式賺到這一段的。只能觀察標的後續的走向,如果是開高走高,才有可能作為操作的標的。
對於加碼的時機,可以思考的方向有二:
第一個方向,股價在拉回後,又開始逐步向上,此時如果適度加碼,就可以擴大獲利。第二個方向,股價陷入盤整而一直沒有表態,可以利用股價的上下震盪區間,來做適度加碼。
要特別注意的是,主力買入的量能可能只有一次,並不會多次進場買入,如果操作一次後效果不如理想,也可能會改做別的標的。最好是花少少的買入量就可以抬高股價,沒有必要花很多次買入來拉高股價。不過也不能排除,主力有將股價控制在一定區間的做法,這樣也方便拉抬。如果股價跌得太深,一樣要花比較多的量才能將股價拉回來。而且,勝率在買入當下就已經差不多決定了。為何這樣說呢?因為如果是那種已經連漲多日的標的,籌碼會變得不太穩定,因為主力的買入價比現在的股價便宜許多,忽然想到就會要倒貨,這是擋也擋不住的。
如果是那種一段時間沒上漲的,那買入的動能就會比較強勁,資金也會比較能夠留得住。而大家的成本也都差不多,至少沒有幾根漲停那麼多。操作的前提都是要找出會上漲的標的,並且允許自己看錯。也因為自己會看錯,所以加碼就不要一次加太多,要分批佈局。在加碼的同時,要小心股價有緩跌的可能性,然後就真的越攤越平了。之所以加碼是看好股市會先下後上,如果股價沒有反轉的話,那就得要有接受虧損的心理準備。換言之,有可能賺到那麼多,就有可能虧得更多。例如在每股從122元修正到120元時買入,並且分別在119.5元和119元時進行加碼。
這樣做的思考點是,如果股價回不到120元以上,那買入的第一張肯定要虧損的。而買入後發現股價在119.5元上下震盪,那麼增加119元的買入張數,就可以攤平那張成本為120元的虧損。換言之,股價走勢雖不如預期,但至少沒有持續往下跌,那這樣還可以有攤平的機會,盡量讓成本往下靠近119元。如此,只要股價不低於119元,都還有獲利的機會。換言之,加碼的時機在於在相對低點時買入,以期在趨勢重新想向上時,可以賺取到價差。要先有預期心理,這一波的上漲趨勢可能無法過前高,所以獲利點要設在前高之下比較安全,也可以讓自己的勝率更提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