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 is a long song - 140
1963#35 -〈Be My Baby〉- The Ronettes
2025-08-06🎤 歌手簡介:The Ronettes
- 成軍時間:1959年,美國紐約
- 成員組成:以主唱 Ronnie Spector(原名 Veronica Bennett)為核心,搭配姐姐 Estelle Bennett 和表妹 Nedra Talley
- 風格特色:融合
Doo-Wop
、R&B 與早期流行搖滾,是1960年代「女孩團體(Girl Group)
」風潮中的代表之一 - 製作人:
Phil Spector
(Ronnie 的未來丈夫),打造出標誌性的「聲牆
(Wall of Sound)」編曲風格 - 代表形象:濃密眼線、高聳蜂巢頭、性感卻天真的舞台風格,開創女性搖滾新典範
🎼音樂與歌詞
- 主唱表現:Ronnie Spector 的嗓音甜美而堅定,帶點沙啞,傳遞出少女的渴望與信心
- 音樂特點:多層次的聲牆音響:融合弦樂、鋼琴、敲擊樂與人聲,營造宏大而浪漫的氛圍
✅ 推薦聆聽重點
- 開場鼓點(Boom-ba-boom-BOOM, snap):簡單卻強烈,成為後來無數歌曲致敬對象
- 副歌的疊唱與和聲層次:展現 Phil Spector「聲牆」的技術巔峰
- Ronnie 的唱腔:甜美中帶點哀愁,完美詮釋少女情懷與愛情勇氣
Wall of Sound(聲牆)
Wall of Sound(聲牆)是一種音樂製作與現場表演的技術與美學概念,最初由美國製作人 Phil Spector
在1960年代初期開創,對搖滾樂、流行音樂乃至後來的龐克與夢幻流行(dream pop)影響深遠。下面是詳細說明:
🌊 定義:什麼是 Wall of Sound?
Wall of Sound 是一種利用「密集的音層與混響」來創造出厚重、飽滿、寬闊、猶如洪流般的聲音質地的製作技術。


💡 影響與延伸
Brian Wilson
(Beach Boys
) 視 Phil Spector 為偶像,並在《Pet Sounds》中發揮聲牆的概念至極致。- Dream Pop、Shoegaze(如 My Bloody Valentine)進一步發展聲牆至極端密度。
- 龐克音樂雖反對其「過度裝飾」,卻在聲音密度與直接感上受其啟發。
- 電影配樂、劇場音效亦借鑑其空間包覆感。
🎬 延伸閱讀/觀看
- 📚 "He's a Rebel" by Mark Ribowsky(Phil Spector 傳記)
- 🎥 The Wrecking Crew(紀錄片,講述當時參與聲牆錄音的樂手群)
如果你想聽聽「Wall of Sound」的樣貌,可以從〈Be My Baby〉(The Ronettes)開始,專注聽每一層樂器、和聲與混響的堆疊。那是一種聽覺洪水般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