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網路上看到很多只化妝不保養這樣的貼文出現,這次就來談談到底保養品裝的是什麼吧!
首先在身為一個業務的時候,其實我以前不是很關注保養品裡面裝的是什麼,主要知道賣點在哪裡,或是有什麼特殊成分是有效果的,通常這樣東西就都賣的出去。
基本上就跟現在廣告一樣,注重產品賣點!所以保養品就會讓很多消費者有一種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感覺,簡單而言就是今天如果長痘痘,就會去看那個有標榜處理痘痘的,然後就嘗試看看。這也造成了很多人剛開始肌膚出現問題,居然不想去找專業的皮膚科醫師或是處理經驗較多的美容師,而是自己爬文保養經驗以及廣告主打成分來試圖處理自己的肌膚問題。
重點是可以真正有治療效果的叫做“藥”,不是保養品!
雖然說有些保養品裡頭也會有一些是藥用成分,例如水楊酸這類,但是跟真的藥用的濃度比起來,法規上是有限制的,所以效果用起來一定會比醫師開給你的弱很多,所以真的要用這些成分處理問題,建議直接找醫師。
好,前言說完,進入正題:你買的保養品到底裝的是什麼?
基本上保養品成分主要是以下三種
1.保濕劑
2.抗發炎劑
3.抗菌劑
如果是乳液乳霜等產品就多一個油脂。
如果是洗卸產品則是多一個界面活性劑。
另外的就是一些修飾劑(調整產品觸感)、調和劑(調整不同成分的混合狀況)...等。
這些額外添加的成分其實都是為了讓整個產品更加穩定,不一定是對皮膚有幫助,但是基本上也不會有什麼害處。
在產品裡你看到的很多什麼金盞花萃取、蘆薈萃取...這些萃取其實去查資訊就會看到寫的都差不多,不是抗發炎劑就是保濕劑,不要覺得什麼某個植物的萃取就特別厲害,在工廠眼裡就是一種保濕成分或是抗發炎的成分而已。
那既然知道了就是保濕劑跟抗發炎成分,那自然就知道保養品是拿來做什麼的吧!
沒錯!保養品最主要就是拿來讓肌膚可以有良好的保濕,維持肌膚穩定的。
因為隨著皮膚細胞的老化,皮膚的保濕力就會逐漸下降,保養品就是透過外在補充,讓流失可以不要那麼快,去維持肌膚的一個穩定,這個才是保養品最重要的功能。
雖然說除了以上的成分,有些產品還是會添加一些聲稱對某些肌膚狀況有效的成分,但一定要記得因為保養品不是藥,縱使是有效成分,濃度基本上會有限制,就只能透過長期使用或是使用頻率拉高,這樣效果才有機會比較顯著(頻率拉高也考驗你肌膚的耐受力,不一定每個人都適合)。
因為自己的業務經驗,加上剛好親戚本身是幫很多知名品牌做代工的代工廠,又再前陣子結交了一位之前工作就是保養品研發的朋友,我也向他反覆的印證了一些我的理解,真的在製作保養品的部分,是可以憑靠著邏輯去推斷的。
也就因為如此,保養品在定位上而言應該是協助肌膚穩定的產品,而非讓你變漂亮或是治療肌膚問題的產品。
你的肌膚問題如果用了產品會好,那應該是你靠著自己的自體代謝,加上用到可以穩定你肌膚狀況的產品而產生的結果。
而這道理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換季需要換保養品,因為外在環境改變,所以你原本維持穩定的狀況就被破壞了,所以要透過調整保養品來重新找到穩定的狀態。
我在成立品牌的初期,做了不少的案例,嘗試透過保養品的調整來讓肌膚變好,真的就是透過拉高使用頻率或是拉長時間這兩個方式,但那是因為我能夠掌握產品成分的來源跟品質,如果是一般的消費者,請認清自己是拿不到那些成分品質的資訊的。
對於肌膚你可以做的,就是挑一組日常保養的保養品,讓你的肌膚可以一直乖乖的,做好照顧想變漂亮也才有本錢,那如果出現問題了,請找專業的美容工作室或是皮膚科醫師諮詢。
如果你有在使用保養品或是調整保養品的需求,歡迎參考我的品牌:專顏制所
這個品牌致力於推行:舒適穩定的日常保養,我們想告訴大家日常保養不只是簡單擦擦,各種肌膚問題都能從日常保養得到預防與逐漸自癒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