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其實是歷史上常見的市場循環,可稱為:
讓我用簡單的邏輯跟你解釋為什麼金融風暴時「股市大跌、債市大漲」這件事合理又常見:🌀 股災來臨、債市避險潮

📉 為什麼股市在金融風暴中大跌?
- 企業獲利下修 → 投資人預期公司賺錢變差
- 市場信心崩潰 → 出現恐慌性拋售(panic selling)
- 槓桿與斷頭效應 → 基金或散戶被迫砍倉,跌幅擴大
▶️ 例子:
2008、2020年初疫情爆發時,全球股市幾週內崩跌 30%~50%。
📈 為什麼債市(尤其是美債)反而上漲?
- 資金尋找避風港 → 美債是「無風險資產」,買氣大增
- 央行降息 → 債券殖利率下降,價格上升
- 通膨壓力變小 → 債券價值更穩定,吸引資金進入
▶️ 債券簡單邏輯:
當利率下降 → 舊債券(利率較高)變得更值錢 → 價格上升
📊 股災 vs 債市表現:簡單對照表
危機年份股市表現美債表現2008-37%(S&P500)+20%(美債)2020 Q1-30%(S&P500)+8%(美債)假設2025來臨?資金轉入債市?
✅ 如果你是投資人,你該怎麼操作?
- 提前布局長天期國債(如 TLT, 20年美債 ETF)
- 定期定額投入平衡型資產(股+債)如:美國60/40 ETF
- 觀察 VIX 指數、殖利率倒掛現象做避險信號
🔁 典型資金流動圖(金融風暴時期)
股票 ↓↓↓↓↓
資金轉移 →
債券 ↑↑↑↑↑
黃金 ↑(部分避險)
現金 ↑(現金為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