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貓啃一直認為,期權應該跟正股要有關聯。什麼叫有關聯? 就是操作期權不應該只是賺取價差,而是應該做為輔助買入、賣出正股的工具。雖然老貓啃目前靠著買賣期權已經連三個月達到入袋一萬美元的目標,但還是認為期權只是手段跟工具,而非目的。
所以我們就來談談四種基本的單腿期權個別是怎樣的工具:
Buy CALL
股票操作中,有個很出名的箱型理論,由尼可拉斯·達華斯(Nicolas Darvas)所提出。核心概念是股價會在一段時間內在一個區間內波動,形成一個箱型,其中包含壓力位(箱頂)和支撐位(箱底)。 所以向上突破現處的箱體頂部時買進,在跌破現處的箱體底部時賣出。但此策略常常碰到假突破或是破底翻的欺騙而虧損。想詳細了解箱型理論,可以看一下市場先生寫得很棒很詳細的這篇"箱型理論/箱型整理是什麼?對投資人實際作用是什麼?",順便借用一下市場先生文章中的圖:

其實期權非常適合來應用箱型理論,甚至可以避過假突破跟破底翻的假動作。
以buy CALL來說,將行權價設在箱頂,到期時如果股價高於箱頂(行權價),買方可以用低於時價的行權價購入股票,買方才會選擇行權。所以老貓啃認為buy CALL其實是一種追高時進場或是加倉的操作策略或是工具。也因為期權還有時間維度,不是一突破就買進,所以有機會避過假突破,等到真突破了才以突破價格買進股票。
Buy PUT
相反的,buy PUT時將型權價設在箱底,股價如果跌破箱底(行權價),買方可以用高於時價的行權價賣出股票,此時買方沒道理不行權。所以在老貓啃的認知中,buy PUT是一種止損的操作策略或工具。同樣因為期權的時間維度,不是一跌破就停損,所以有機會避過破底翻,而是真跌破了才以行權價止損。
Sell PUT
Sell PUT則是一種抄底策略,可以將行權價設在箱底上方一點的位置,到期時如果股價低於行權價,賣方會被行權買入正股,雖然會比時價高一點,但有權利金可以幫忙壓低一點成本,達成抄底的目的。
或是在上漲趨勢中直接以九折價做為行權價,如果剛好碰到回檔整理,就有可能達到抄底的目的。就算沒機會接到股票,也賺了權利金,繼續接著賣九折PUT來賺更多的權利金。
Sell CALL
Sell CALL則是一種停利策略,如果設定好一個月賺10%就滿足,那在持有正股時,賣出一個月後到期,行權價是現價+10%的CALL,若一個月後漲超過10%,這張sell CALL合約就自動賣出正股,獲利10%+權利金。
股價就算漲超過10%,也只是少賺,再開始下一輪輪式策略就好,不要去惋惜少賺了多少,畢竟一個月都賺10%了,為何還不滿足?
總結
總結一下四種基本單腿策略的基本用途如下:

但這四種就只能這樣用? 那也未必,比如說賣一個高於時價的末日PUT,權利金很多,雖然需要用高於時價的價格買進股票,但好處是很快可以用接近時價的價格進場。
所以說學會期權,就有了一個工具箱,但重點還是用的人要如何使用這箱裡的工具。更別說還有雙腿、多腿等各種組合的工具組合,就看你的想像力跟理解,來運用工具達成你要的效果。
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各種期權的奇葩用法,互相漏氣來求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