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十字聖保羅醫院
在高第大道另一頭,與聖家堂遙遙相望的,是另一位現代主義建築大師路易斯·多明尼克·蒙塔內爾(Lluis Domènech i Montaner, 1849-1923)的作品,聖十字聖保羅醫院。

1926年6月7日,衣衫襤褸的高第在街上被電車撞了之後,就是被送到這所醫院的前身聖十字醫院,三天後病逝。舊的聖十字醫院目前是加泰隆尼亞圖書館。
跟聖家堂一樣,建築師本人都無緣看著作品完工落成。多明尼克過世後,這個建築群是由他的兒子接手完成的。在規劃行程的時候,我對這個建築是比聖家堂更有興趣一點的。由於鄰近聖家堂,我在排行程的時候就直接把它排在聖家堂同一天的下午。靠近大門口的馬路對面(高第大道這一邊)有個小小的水流造景,只是我沒耐性等路口淨空

過馬路之後就要準備去參觀醫院了,正面行政大樓的外觀完全不像個醫院,倒有點宮殿的感覺

整個建築群目前除了少數開放給遊客之外,也有一些給當地的非政府組織使用,最前面的行政大樓在我們到訪那天,還有研討會或者演講一類的活動使用中。目前有開放給遊客參觀的就是箭頭所指的幾棟,正中央的手術室只有部分開放。

雖然已經褪去了實際作為醫院的功能,但現場還是展示了一些上個世紀的醫療器材

這是以前的病房,不像現代的小隔間,而是一個大型的通道空間,畢竟那個年代沒有現在這麼多隔離、隱私的要求。現在則展示了Domènech的一系列作品介紹

Domènech的作品,總是隨時要注意天花板會給觀眾什麼驚喜

走進中庭,我真心覺得這個醫院會讓病患住到不想回家,畢竟這寬闊的中庭絕對不是窮苦病患家裡見得到的。

正中央的這一棟就是醫院的手術中心。
走進去以後繞到背後,可以看到明亮的手術室。不知道這樣的空間可以同時容納多少刀?別看展示的器材古色古香,就低估了這裡的醫療水準,據說這裡也是開過器官移植手術的呢。

建築群左手邊第一棟雖然有開放,但還沒有整修完畢,不知道未來整修完打算做什麼使用。因為每一棟裡面應該都大同小異,所以各個不同的建築除非有明確的用途,否則全都修復開放的話,應該看完會覺得空虛吧。

建築群右邊第三棟(有開放的第二棟)裡面維持了一小段原本病房的樣子,讓觀光客想像多年前的樣子

在中庭隨便亂逛,下午兩點多的太陽實在讓人有些吃不消
在整個建築群的最深處,看起來有點像修道院的是Institut Català de Ciències Cardiovasculars (ICCC),既然是人家的研究機構當然也就沒有開放。

從這邊回頭看向手術室/行政大樓的方向,兩座建築很巧妙的重疊在一起

走回行政大樓,粉紅色系的大廳屋頂,代表醫院的紅十字和加泰隆尼亞四紅線交錯的走廊,都在在顛覆了我印象中的「醫院」形象。走廊盡頭是個小型研討會的場地,似乎剛剛散場
我忘記在哪個角落拍到這個屋頂了,很明顯是多明尼克的風格,我知道過兩天會看到更精彩的版本出現。

加泰隆尼亞音樂宮
因為租用導覽機的價格跟真人導覽價格一樣 (22€),所以我選擇了中文的真人導覽。我們早上在博蓋利亞市場有點耽擱,遲到了幾分鐘,差點找不到集合地點(在餐廳裡面,不要懷疑)。
導覽一開始就會發下一副耳機,讓我們可以聽見解說員的講解,但我得說耳機的聲音實在不太能恭維,清楚是夠清楚,音量反正可以自由調整,但解說的聲音聽起來就變得死板,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拿下來聽原音就好很多,但遠了就聽不到。
在排練廳看完影片後,我們被帶上二樓,樓梯的下面也有玫瑰裝飾,果然建築師不輕言放過細節

音樂廳外面,是聽眾在中場休息時間可以出來走走的地方。二樓這邊等於是演奏廳的一樓,是票價比較高的區域,所以可以從吊燈和落地窗看出裝飾比樓上華麗一些。

外面的陽台也是個看點,不同的柱子上面有不同的花,於是音樂廳的陽台就有了不用澆水又不會枯萎的花園

外面參觀完之後,我們就被帶進去音樂廳,映入眼簾的就是巨大的彩繪玻璃屋頂和舞台上的管風琴,據說音樂宮的首任音樂總監,當年就住在舞台的樓上,會從舞台上面的小屋頂窺看團員演出和練習情形。

以參觀而言,大家最期待的可能還是這個屋頂的彩繪玻璃,40位女孩據說代表當初40位女合唱團團員。中央的暖色系向外面的藍綠色調漸層,是很典型的太陽到海洋/陸地的過渡安排。

解說員在這裡為我們安排了管風琴的演奏(不知道是不是隔壁英語團的解說員親自演奏的?)我趁這個時候記錄了整個音樂廳的環境。
看以前的遊記,好像遊客還有機會上到舞台,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今晚有市政管樂團的演出,所以有一些準備工作正在進行中,我們並沒有實際上到舞台去,只有在前排極佳的位子上,欣賞了幾分鐘的管風琴。
在兩旁的柱子上,一臉嚴肅的是樂聖貝多芬

而在更高處奔騰的戰馬,則呼應著華格納的歌劇「女武神的飛行Ride of the Valkyries」

隨後解說員帶我們繼續上樓,三樓的休息區被戲稱為經濟艙,裝飾和照明都明顯不如二樓,平凡到我竟然一張照片也沒拍。不過,3樓的這個入口倒是欣賞屋頂和管風琴的理想角度(但我在這裡等了好久,才等到一個勉強比較空曠的時間可以拍,實在太多人在裡面要拍屋頂了)

樓上的觀眾席可以近距離欣賞這個屋頂
或者環顧整個音樂廳,但欣賞音樂就離舞台有點遠了。
音樂宮外面,有幾個音樂家的雕像,那是我們從裡面看不到的,但如果用點耐心觀察,加上一點運氣,還是有辦法的(照片左右移動看看吧)
除了樓上的華格納胸像之外,轉角這個雕塑也很有意思,中間一手拿劍一手拿旗子的是加泰隆尼亞守護神聖喬治,下面的女性和環繞著的水手農民老人小孩,象徵這裡是大家的音樂宮。
我在安排行程的時候,就刻意選擇這天傍晚回來,欣賞市政管樂團的演出。票買得早,所以位子很不錯,近到可以看見舞台上面的天井,而且票價也不貴

從我們的位子回頭仰望,果然是市政管樂團,感覺得出來氣氛不是平常那種正襟危坐的演奏會,觀眾們似乎跟演出者很熟

演出過程依照慣例是禁止攝影的。倒是散場前我注意到彩繪玻璃屋頂,被此刻的藍調時光染上完全不同的顏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