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迎來大預言日的7/5號。
這個日子在沸沸揚揚討論幾個月後,還是來了。
而每個預言命中之前,不等到時間走到之時,是無法驗證的。
(雖然後來驗證大家都沒事XD)
「世界最後一晚,我會選擇待在書店嗎?」
不知道各位選擇為何,但我自己是有機率待著的,如同颱風天躲風雨,如果命運走向不可逆,那靜靜待在書店翻翻書,或許是維持最後一絲浪漫的僅有手段。
畢竟我這輩子,好像很難跟書店撇清關係。
細數來論,我覺得我的世界觀是逐漸從書店跟圖書館建構起來的。
我從書走進世界,那在登出世界之際還能有書陪伴,也算是有始有終。
不管世界末日論或是災難論,本來就是在人類社會中,很容易被製造的神祕資訊,只是看著誰的預言能夠一直被提起,甚至透過一種後設解釋(OS:放馬後炮)來去創造一種似假若真的氛圍。
這是資訊的魔力,但也會成為濫用資訊的濫觴。甚至有些預言透過傳播之後,被玩成了一種行動暗示的指令,而這種指令只要夠多人相信,就會有一種冥冥之中,往自己已經清楚的結局前進。
這真的很神奇,神奇到我在7/5前一晚,還在想這些奇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