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緣與阿興是一對夫妻,兩人住五股,年輕時在家裡的客廳做成衣,那個年代成衣景氣佳,阿興乾脆放棄工作,專心幫阿緣。阿興學的是機械,幾年後,工廠從客廳搬入正式廠房,阿興的機械設計長才就派上用場,裁布的大型機床都是阿興親手設計的。
讓阿興走入公益的貴人是太太阿緣。阿緣的哥哥原本是標準的好兒子好先生好爸爸,卻在五十歲那年染上賭博惡習,為了還賭債,將百年祖厝賣掉,阿緣很傷心,她覺得自己沒有娘家可回了。阿緣擔心阿興會像哥哥一樣臨老入賭場,所以接引他走入慈善,也因為慈善的機緣,夫妻倆在離自宅二十分鐘車程的觀音山買了一幢兩層樓的建築物,用心裝潢之後變成一幢讓山友暫歇品茗的休閒小棧。兩人更在屋外安裝逆滲透水籠頭,上面寫著「奉茶」兩字,適時提供山友一瓢乾淨的泉水解渴,阿興開心的說,這些年不知與多少位山友結緣了。
阿興和阿緣每天都待在品茗小棧幾個小時,不定期舉辦讀書會和音樂會,希望接引更多喜愛大自然的人一起為環境付出,不管是淨山、淨化環境,亦或是扶弱濟貧都好。阿緣說,接引一個人出來做好事,就可以減少一個人誤入歧途,當初她的哥哥有好因緣善知識引渡,就不會做錯路,最後連祖產都敗掉。
一位老居士說,要多跟有修行的人當朋友,跟他們當朋友會相對安全,比如過馬路不容易發生意外,也不容受騙上當,因為修身養性就是守戒律,有守有為就會有善磁場守護,不管做什麼事都會很順利很平安。相反的,如果身邊都是一些習氣深重的朋友,也就難免遭受池魚之殃,進一步說,家裡有人修行,家中成員也會一併受益。
#付出無所求
#自度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