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在山裡長大,都說山中無歲月,因為杳無人跡,彷彿時光凝滯。大慶的沉默寡言跟童年生活有很大的關係,初中畢業後大慶就下山工作,但是不改低調不多話的個性,直到娶了太太,狀況依然沒有改變。
大慶原本在瓦斯行載瓦斯,做了一段時間就自己出來做,為了拼經濟,一天最多載一百五十桶瓦斯,家用一桶是一百公斤,工業用更重,所以大慶的腰脊後來去開刀,也是職業傷害造成的。大慶投入工作,美貞做完家事、記完帳就出門忙志工勤務,反正在家跟先生說不到三句話,不如把時間花在公益上。
有一天,美貞一時找不到志工載回收,只好拜託大慶,大慶不甚樂意,禁不起美貞一再拜託,便說,「我只載一趟。」然而,責心任重的大慶,載完一趟,發現還有很多,只好硬著頭全部載完,來回跑了三四趟。大慶說,「做完覺得還不錯,不會排斥,不過後來我就專心載瓦斯了,參與的機會很少,一直到九二一地震,我去南投救災和蓋學校,才又重新走入公益,就沒有再退出了。」
已經當阿公的大慶說,現在叫瓦斯的人少很多,以前一天要載一百五十桶,現在一天載個三五桶就算多了。孩子大了,瓦斯行也只剩下服務幾個零星舊客戶,大慶感謝上天的安排,從前用來載瓦斯的貨車變成資源回收車,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已經過了二十年。沉默寡言的大慶投入公益,人變得外向多了,也比較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是跟一般人比起來,依然是沉默如金的代表。
老智者說,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寡言的人禍從口出的機率少,能守口德,不造口業,更不會顛倒是非黑白,因此守得住福氣。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 ,就像上述的大慶,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言行謙虛有禮,更是孩子與孫子模仿與學習的對象,這一股沉靜的力量與德性是志工們心中最佳的人品典範。
#話多不如話少
#話少不如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