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日日增上解脫生老病死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最大的無奈,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沒有人可以代替,無人能幫助。既生之後,不可避免要面對老、病及死,不管高官巨富,還是販夫走卒,同樣要公平的接受。生死病死既是不可避免之事,如何不讓生老病死束縛,而且還能在生老病死裡逍遙自在,跳脫生老病死的框框,是人生最值得學習的本領。在此提出四點看法:

 

  • 生是前世的造作,要去改進:

 

大部分的人對於自己的「生」,毫無選擇的餘地,時間、地點、家庭、父母,都是被動的。可是,依佛教義理說,每一個生命都是果報,正報(美丑、智愚等自身條件)和依報(環境、家庭、父母等外在條件)好不好,受自己前世的行為造作的影響。因此,「生」其實還是可以自己作主的。來生的質量就由今生的作為來改良。

 

  • 老是無常的定律,要去接受:

 

老是自然現象,世間上那樣東西不在歲月裡老化?變異不停的老化就是無常的示現,無常是世間唯一的常態。要接受自己由耳聰目明的青壯少年,逐漸成為眼花耳背的佝僂老人,接受自己的容貌由鮮妍丰腴轉為雞皮鶴髮。體力隨著年齡漸增而衰弱沒關係,重要的是智慧、慈悲能隨著年齡漸增而長進。

 

  • 病是必然的現象,要去承擔:

 

人吃五穀雜糧難免會生病,要勇敢承擔。祖師大德說:「修行常帶三分病」,有病才會發道心,有病就會更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好因緣,也會更加體會眾生的苦難。身體病了除了醫藥,也要自己留意起居;心理病了,更要發奮做自己的醫師,把心理重建起來。

 

  • 死是神識的流轉,要去面對:

 

死亡不是沒有,是移民到另外的世界,所謂五趣流轉六道輪迴。我們看到親朋好友移民到國外,都會為他餞行;面對自己或親朋好友捨去這個已不堪用的色身,也不需悲傷,或許藉此能換個更好的色身,或移民到更好的世界去。滔滔江河水奔赴大海,再蒸發成氣、成雨,又下到這個地面來。人的生命也是如此流轉不停,又有何懼?


 

人的生命是永不停止的學習過程,只要能改進、接受、面對及承擔自己的生命,又何懼生老病死?

 

第一、生是前世的造作,要去改進。

 

第二、老是無常的定律,要去接受。

 

第三、病是必然的現象,要去承擔。

 

第四、死是神識的流轉,要去面對。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慧林無畏.金剛安樂
7會員
756內容數
歸依自心三寶: 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
2025/08/23
現講一講魔的境界,你如不修道,魔不來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會來找你,為什麼呢?因為人在沒有修道時,是個窮人,魔等於土匪一樣,土匪不會去搶窮人,因為知道他根本沒有東西可搶。你一修道,就等於人發財一樣,土匪就來搶你的財寶,所以修道就有魔,所謂「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磨得如秋
Thumbnail
2025/08/23
現講一講魔的境界,你如不修道,魔不來找你,你一修道,魔障就會來找你,為什麼呢?因為人在沒有修道時,是個窮人,魔等於土匪一樣,土匪不會去搶窮人,因為知道他根本沒有東西可搶。你一修道,就等於人發財一樣,土匪就來搶你的財寶,所以修道就有魔,所謂「魔是磨真道,真道才有魔,越磨越光亮,光亮更要磨,磨得如秋
Thumbnail
2025/08/22
「安清淨心」。安與清淨心相應,心安身安,也要幫助一切眾生身心安穩。我們念著自己,也得念著別人,我們自己想得到,也得幫助別人得到。怎樣安?放下就安,你要不放下,你永遠身心不能安穩。放下五欲六塵,這是外面,外面境界要放下,內裡面放下貪瞋痴慢,心就安了。活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不攀緣,什麼都好,沒有一樣
Thumbnail
2025/08/22
「安清淨心」。安與清淨心相應,心安身安,也要幫助一切眾生身心安穩。我們念著自己,也得念著別人,我們自己想得到,也得幫助別人得到。怎樣安?放下就安,你要不放下,你永遠身心不能安穩。放下五欲六塵,這是外面,外面境界要放下,內裡面放下貪瞋痴慢,心就安了。活在這個世間一切隨緣,不攀緣,什麼都好,沒有一樣
Thumbnail
2025/08/22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議的殊勝經典,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由此可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護佑,常常唸誦、隨時唸誦,福至家門,吉祥平安。
Thumbnail
2025/08/22
《地藏菩薩本願經》,是一部非常不可思議的殊勝經典,是佛經中的孝經。佛在忉利天為母說法,集結無量無邊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一同讚歎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無盡悲願。由此可知,讀誦《地藏菩薩本願經》會有無量無邊的諸佛菩薩、天龍八部前來護佑,常常唸誦、隨時唸誦,福至家門,吉祥平安。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