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你的錢留到死》讀後感:除了「財富自由」,你一定也要知道的新名詞「記憶股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書名: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作者:比爾‧柏金斯( Bill Perkins) 

譯者: 吳琪仁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3/8/30

作者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是一位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

他認為:如果你花了許多時間去賺錢,卻根本來不及在死前享受到那些金錢,那你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因為金錢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更重要的目標是享受生命。但是,很多人卻為了賺錢,犧牲了更重要的目標。

作者在書中列了九個法則,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覺得大家需要學習的新名詞「記憶股息」。

現今社會變化速度太快,資訊量爆炸,每個人都為了「金錢」,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除了「本業」收入外,也需要自行想辦法創造額外的收人來源。從2019新冠疫情以來,台灣人證券有效的交易戶數從176萬到現在333萬,足足多了157萬戶(約提升89%),也許你也是其中的一員,有在台股交易的人都知道,每年七、八月,是台股的除息潮,有買入相對應的股票,就可以拿到該公司的現金股利,又稱為股息。

raw-image

資料來源: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2812/tw-trading-account

想像一下,一家公司就像一家很大的蛋糕店,每年賺了錢,就會切一部分蛋糕(利潤)分給所有持有他們蛋糕的人(股東)。

「除息潮」的意思就是:

公司要發放「蛋糕屑屑」(現金股利)給股東了!

整個過程可以這樣理解:

  1. 誰有資格分到蛋糕?
    • 公司會先公布一個日期,叫做「除息日」。
    • 你只要在「除息日」前一天(例如:除息日是7月1號,你只要在6月30號收盤前擁有這家店的蛋糕),你就有資格分到這次的蛋糕屑屑。
  2. 蛋糕店的小動作:
    • 在「除息日」當天,這家蛋糕店的蛋糕價格會「看起來」少了一點。
    • 為什麼呢?因為蛋糕店把一部分的蛋糕利潤(也就是要發給你的蛋糕屑屑)「從蛋糕的總價中拿掉了」,準備發給你。
    • 所以,蛋糕的總價值(你手上的蛋糕+即將收到的蛋糕屑屑)其實是差不多的,只是呈現方式變了。
    • 舉例:你的蛋糕原本值 100 元,公司說要分 5 元蛋糕屑屑給你。那除息日當天,你的蛋糕就會變成 95 元,然後那 5 元公司會另外給你。你的總資產(95元蛋糕 + 5元蛋糕屑屑)還是 100 元。
  3. 何時拿到蛋糕屑屑?
    • 你不會在除息日當天立刻拿到錢。
    • 公司通常會在「除息日」後的幾週,才把這些「蛋糕屑屑」(現金股利)匯到你的銀行帳戶裡。這個日期就叫做「配息日」。

一般在股票投資中,都會建議把「股息」再投入,可以創造複利效應,在書中提供的「記憶股息」,指的是發生的「經歷」或「體驗」,因為已經變成你腦袋中的「長期記憶」,所以隨時可以拿出來「回憶」,而且愈早累積「記憶股息」,有時候會帶來超出原本經驗的體驗分數。

raw-image

資料來源:《別把你的錢留到死》P.78


也因為看了書中「記憶股息」這個觀念,我也開始列一些人生體驗清單,把過去想要去體驗但還沒有執行的事情列下來,並且用每五年為一個級距,看看自己應該在哪個階段時,該去完成這些體驗。

看到這裡,建議你找個安靜獨處的地方,花30分鐘的時間,寫下自己的人生體驗清單,並安排在每個人生級距內,可在每年做年度計劃或是每個月隨時拿出來檢視。

我把人生體驗清單設計成一個格表,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下載檔案

人生體驗清單-20250804


另外書中提供的九個法則:

■法則1 盡力最佳化你的人生

不要等到退休後才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積極去擁有你現在想要的人生體驗,多多享受有意義和難忘的體驗吧。

■法則2 儘早投資各種體驗

你的人生就是你所有體驗的總和,當你回顧時,會記得這些體驗的豐富內容。請規畫你想要的體驗並立即開始行動。

■法則3 訂下財產歸零目標

在理想情況下,你應該在死前將錢花到一毛不剩──將錢花在擁有絕佳的個人體驗、照顧家人和留名青史。這就是目標。

■法則4 應用所有規劃工具

你不知道自己究竟何時會死,但有些工具可以讓你對於預期壽命有個大概的了解。請在計劃中使用這些工具。

■法則5 該給的錢就現在給

在過世前就把你想留給孩子的部分給他們,等你過世後再給一點意義也沒有。如此一來,你便可以在對他們的生活產生最大影響時給予幫助。


■法則6 不要習以為常地過生活

關於個人理財和平衡競爭需求,沒有普世通用的規則。不要習以為常地過生活,要做好不斷更新和改變的準備。


■法則7 為人生設定時間表

人終有一死。在那之前你會經歷幾個階段或時節。務必依照不同階段去進行規劃,而不是天真地以為自己會永遠走下去。

■法則8 了解自己的頂峰

為了實現人生最大的成就,你應該在最佳的時間點停止工作。在人生結束前先弄清楚那是什麼。沒有人臨終躺在床上時,會希望自己在辦公室花費更多時間。


■法則9 大膽冒險,把握機會

你愈年輕就該承擔愈大的風險,也應該愈勇敢。找出風險很小的機會,並去冒險。一旦你年紀漸長,就沒辦法這樣做了。

作者以「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為目標,希望讀者改變自己的慣性,從賺錢、存錢和追求累積財富,變成活出能擁有的最棒人生。

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我寫的文章,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或建議,可以留言給我,或是寫信給我,讓我們一起愈來愈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承承富積
0會員
5內容數
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樣,覺得理財有點距離?我在日常與工作裡,發現許多問題都能一步步拆解解決。我把這套務實的方法用在財富累積上,發現很有趣!我深信,財富不只是數字,更是**「選擇的自由」**,聊聊那些關於「富積」的有趣故事,一起讓生活更踏實、更自在!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提早退休的心路歷程,並介紹了比爾.柏金斯的書籍《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這本書帶給讀者改變對金錢運用的思維,強調享受人生而不僅僅是工作賺錢。文章裡講述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工作經歷以及選擇回鄉生活的原因。藉由書中提出的9大金錢法則,希望能啟發讀者更好地使用金錢,提升生活品質,並分享與他人的感受。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提早退休的心路歷程,並介紹了比爾.柏金斯的書籍《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這本書帶給讀者改變對金錢運用的思維,強調享受人生而不僅僅是工作賺錢。文章裡講述了作者在科技業的工作經歷以及選擇回鄉生活的原因。藉由書中提出的9大金錢法則,希望能啟發讀者更好地使用金錢,提升生活品質,並分享與他人的感受。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是一本有趣的書,而且某種程度上可以激勵讀者活在當下。如果要用一句話形容這本書,那就是:快去花錢吧!別把你的錢留到死。   這本書的作者用很多的例子和很大的篇幅反覆論證自己的觀點,其中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他點出一個事實:大部份的人都是為了老年生活存錢,很多人害怕老了後可能需要應付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本關於新時代理財觀的書籍,內容包括如何掌握正確的金錢法則,實現財富自由,如何建立新時代理財觀,以及書籍的優點和實用建議。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一本關於新時代理財觀的書籍,內容包括如何掌握正確的金錢法則,實現財富自由,如何建立新時代理財觀,以及書籍的優點和實用建議。
Thumbnail
這本《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雖然談理財觀念,不同於《錢好好相處》,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作者認為要理性、最大效益取向的方式過人生,需要仔細思考跟規劃就可以達到死前把錢花光這件事。在忙於工作的極端中,也要好好把錢花在體驗人生,累積記憶股息。過度投入在工作,卻沒有好好花錢及時間體驗人生,這樣是「浪費生命」。
Thumbnail
這本《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雖然談理財觀念,不同於《錢好好相處》,作者從另一個角度切入,作者認為要理性、最大效益取向的方式過人生,需要仔細思考跟規劃就可以達到死前把錢花光這件事。在忙於工作的極端中,也要好好把錢花在體驗人生,累積記憶股息。過度投入在工作,卻沒有好好花錢及時間體驗人生,這樣是「浪費生命」。
Thumbnail
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Thumbnail
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Thumbnail
要獲得最大滿足的人生,不是追求財富最大化,而是追求獲得最多的回憶與體驗。 體驗是一種「投資標的」,而且還會產生「記憶股息」。
Thumbnail
要獲得最大滿足的人生,不是追求財富最大化,而是追求獲得最多的回憶與體驗。 體驗是一種「投資標的」,而且還會產生「記憶股息」。
Thumbnail
投資,還是必要的。 只是...你適合什麼投資?你會什麼投資?你有多少錢投資? 就大家都會說的,基金,黃金,郵局,保險,股票,自己存錢,爸媽幫忙管錢。 凡事,一定都是先從小開始,沒有存1元,怎會讓999變1000? 有了1000元,要想怎麼存到10000元。當你存到了10萬元,你又會是什麼
Thumbnail
投資,還是必要的。 只是...你適合什麼投資?你會什麼投資?你有多少錢投資? 就大家都會說的,基金,黃金,郵局,保險,股票,自己存錢,爸媽幫忙管錢。 凡事,一定都是先從小開始,沒有存1元,怎會讓999變1000? 有了1000元,要想怎麼存到10000元。當你存到了10萬元,你又會是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