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作者:比爾‧柏金斯( Bill Perkins)
譯者: 吳琪仁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3/8/30
作者比爾.柏金斯(Bill Perkins),是一位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人
他認為:如果你花了許多時間去賺錢,卻根本來不及在死前享受到那些金錢,那你就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因為金錢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更重要的目標是享受生命。但是,很多人卻為了賺錢,犧牲了更重要的目標。
作者在書中列了九個法則,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覺得大家需要學習的新名詞「記憶股息」。
現今社會變化速度太快,資訊量爆炸,每個人都為了「金錢」,每天忙得不可開交,除了「本業」收入外,也需要自行想辦法創造額外的收人來源。從2019新冠疫情以來,台灣人證券有效的交易戶數從176萬到現在333萬,足足多了157萬戶(約提升89%),也許你也是其中的一員,有在台股交易的人都知道,每年七、八月,是台股的除息潮,有買入相對應的股票,就可以拿到該公司的現金股利,又稱為股息。

資料來源:https://www.macromicro.me/charts/2812/tw-trading-account
想像一下,一家公司就像一家很大的蛋糕店,每年賺了錢,就會切一部分蛋糕(利潤)分給所有持有他們蛋糕的人(股東)。
「除息潮」的意思就是:
公司要發放「蛋糕屑屑」(現金股利)給股東了!
整個過程可以這樣理解:
- 誰有資格分到蛋糕?
- 公司會先公布一個日期,叫做「除息日」。
- 你只要在「除息日」前一天(例如:除息日是7月1號,你只要在6月30號收盤前擁有這家店的蛋糕),你就有資格分到這次的蛋糕屑屑。
- 蛋糕店的小動作:
- 在「除息日」當天,這家蛋糕店的蛋糕價格會「看起來」少了一點。
- 為什麼呢?因為蛋糕店把一部分的蛋糕利潤(也就是要發給你的蛋糕屑屑)「從蛋糕的總價中拿掉了」,準備發給你。
- 所以,蛋糕的總價值(你手上的蛋糕+即將收到的蛋糕屑屑)其實是差不多的,只是呈現方式變了。
- 舉例:你的蛋糕原本值 100 元,公司說要分 5 元蛋糕屑屑給你。那除息日當天,你的蛋糕就會變成 95 元,然後那 5 元公司會另外給你。你的總資產(95元蛋糕 + 5元蛋糕屑屑)還是 100 元。
- 何時拿到蛋糕屑屑?
- 你不會在除息日當天立刻拿到錢。
- 公司通常會在「除息日」後的幾週,才把這些「蛋糕屑屑」(現金股利)匯到你的銀行帳戶裡。這個日期就叫做「配息日」。
一般在股票投資中,都會建議把「股息」再投入,可以創造複利效應,在書中提供的「記憶股息」,指的是發生的「經歷」或「體驗」,因為已經變成你腦袋中的「長期記憶」,所以隨時可以拿出來「回憶」,而且愈早累積「記憶股息」,有時候會帶來超出原本經驗的體驗分數。

資料來源:《別把你的錢留到死》P.78
也因為看了書中「記憶股息」這個觀念,我也開始列一些人生體驗清單,把過去想要去體驗但還沒有執行的事情列下來,並且用每五年為一個級距,看看自己應該在哪個階段時,該去完成這些體驗。
看到這裡,建議你找個安靜獨處的地方,花30分鐘的時間,寫下自己的人生體驗清單,並安排在每個人生級距內,可在每年做年度計劃或是每個月隨時拿出來檢視。
我把人生體驗清單設計成一個格表,有需要的人,可以自行下載檔案
另外書中提供的九個法則:
■法則1 盡力最佳化你的人生
不要等到退休後才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積極去擁有你現在想要的人生體驗,多多享受有意義和難忘的體驗吧。
■法則2 儘早投資各種體驗
你的人生就是你所有體驗的總和,當你回顧時,會記得這些體驗的豐富內容。請規畫你想要的體驗並立即開始行動。
■法則3 訂下財產歸零目標
在理想情況下,你應該在死前將錢花到一毛不剩──將錢花在擁有絕佳的個人體驗、照顧家人和留名青史。這就是目標。
■法則4 應用所有規劃工具
你不知道自己究竟何時會死,但有些工具可以讓你對於預期壽命有個大概的了解。請在計劃中使用這些工具。
■法則5 該給的錢就現在給
在過世前就把你想留給孩子的部分給他們,等你過世後再給一點意義也沒有。如此一來,你便可以在對他們的生活產生最大影響時給予幫助。
■法則6 不要習以為常地過生活
關於個人理財和平衡競爭需求,沒有普世通用的規則。不要習以為常地過生活,要做好不斷更新和改變的準備。
■法則7 為人生設定時間表
人終有一死。在那之前你會經歷幾個階段或時節。務必依照不同階段去進行規劃,而不是天真地以為自己會永遠走下去。
■法則8 了解自己的頂峰
為了實現人生最大的成就,你應該在最佳的時間點停止工作。在人生結束前先弄清楚那是什麼。沒有人臨終躺在床上時,會希望自己在辦公室花費更多時間。
■法則9 大膽冒險,把握機會
你愈年輕就該承擔愈大的風險,也應該愈勇敢。找出風險很小的機會,並去冒險。一旦你年紀漸長,就沒辦法這樣做了。
作者以「死前財產歸零」(Die with Zero)為目標,希望讀者改變自己的慣性,從賺錢、存錢和追求累積財富,變成活出能擁有的最棒人生。
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我寫的文章,如果你有什麼想法或建議,可以留言給我,或是寫信給我,讓我們一起愈來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