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 今天想分享的是在YouTube頻道《思維槓桿》的內耗的日子辛苦了,這次讓我們陪陪你 ft. 周慕姿 【S5EP42】:https://youtu.be/MLqqIrULjuQ?si=5l0KAoSr1XNle0OM
因為近期待業的關係,對人生方向感到迷惘之外,在這段過程也因為許許多多的事情而不停內耗著,所以如果你最近也感到深深地在內耗著,真的非常推薦去看這支影片。
在這支影片中,麥可&米克提出了不少問題,不少也是在自己身上所發生過的,比如說:
明明在內耗著,卻不敢讓自己停滯太久,於是逼迫自己不停地看任何可以讓自己成長、正能量的影片,看似在拉自己一把,但實際上卻是忽略了自己內心的情緒與需求,即便當下一切看似回歸正軌,但當忙碌麻木自己一段時間後,又會在下一個崩潰點,像累加一樣的方式,同時爆發出來,而這種況狀並不會因為次數多變的更好,反而讓自己的狀態變得更加嚴重。
然而,爆發時,卻又再度重複一樣的步驟,找正向影片,像洗腦自己一般,不去正視,因此,當身邊的人也陷入崩潰時,自己即便理解對方也很無助,但卻無法長時間的陪伴,因為,過去的自己也是靠自己站起來,同時,也知道自己的方式並不是最好的,再加上沒有尋求他人幫助的經驗,只能簡單的安慰幾句,以行動盡可能地聆聽與陪伴對方。
直到這一次,待業時間比以往都要在長,但由於這一段的空白讓自己有非常充足的時間感受自己、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甚麼,即使遇到一些事情,還是容易勾起自己的情緒,但至少多了一個步驟開始能夠正視情緒以及思考為什麼以前可以忍受的事情,現在漸漸變得無法忍受了。
原來,不是自己變了,是以前的自己一直都在壓抑著而已。
或許,也正因為如此,自己在無意間之下,才讓自己的待業時間變得比以往更長了,因為,這一次,不再逼迫自己一天的面試行程至少要 3 間,不再逼迫自己一定要在多短的時間內找到工作,即便都有經濟壓力,但,這一次開始思考的是...
如果,現在的職場環境自己已經越來越無法待下去了,真的還要勉強自己繼續進入嗎 ?
自己想要的生活,真的只能靠進入職場才能達成或是維繫嗎 ?
如果不是,那其他的方法又有哪一些呢 ?
如果想到的其他方法本身帶有風險,那我最多可接受冒險多久呢 ?
最後,為什麼一直以來的自己,會覺得只有「上班」,才能帶給自己想要的成就感或目標呢 ?
上班,究竟是一個甚麼樣的東西 ?
思考到這,有種越思考越清晰的感覺,也漸漸覺得似乎快要脫離一直以來的內耗,不禁覺得一直以來,自己之所以會這麼的內耗,也許正是因為自己過去從未釐清這一切的答案,才會讓自己充滿許多未定意的地方,導致自己不管是人際關係上、挫折上,總是容易吸收他人的情緒以及標準,進而忽視以及誤會真正的自己。
用著不屬於自己的想法與標準,當然不管面對甚麼事情,都容易因此受影響甚至內耗著。
雖然,分享到這邊有點小小偏離影片要講的內容,但想表達的是看影片的當下有種被理解的感覺,甚至還沒看完整部片,其實就有點在思考自己是不是也應該要購買這樣的課程,也因為如此,自己似乎可以更加有安全感的去正視及思考這些自己一直以來忽視的內心。
願 一直以來都在內耗著的朋友 也能為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策略!
討厭的事情
有時候,狀態不好,真的想像隻貓一樣,甚麼都不做,只想靜靜地發呆、耍廢、遠離人群。
但,這種時候,總是偏偏會遇到用著他自己標準生活的人,看不慣正處廢物狀態的自己,
也總在這種時候,不是先關心緣由,反而是開始長篇大論,說著他人有多不努力、不用心,應該要像他就算沒上班,也該將時間排滿各種成長課程,才算愛自己以及讓生活變得更好。
這種時候,常常都會想說:「尊重一下別人也會有想休息的選擇,很難嗎 ?」
感恩的事情
能夠身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不需要花大筆的金錢,就能夠過媒體,獲得自己想獲得的資訊,從中得到啟發,真的很棒。









